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Pb/C超級電容器電池負極的制備方法,旨在提供一種活性物質利用率高,功率特性好、漏電流小、循環壽命長,極片存儲和釋放電能性能優異的超級電容器電池負極制備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首先將5%~15%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漿料加入攪拌罐中,攪拌10~15min;再將50wt%~65wt%的負極活性物質鉛粉(氧化度75%)、1wt%~5wt%導電劑和1wt%~3wt%助劑加入攪拌罐中,攪拌5~10min;然后加入10wt%去離子水,攪拌25~30min;最后加入10wt%H2SO4(6mol/L),攪拌20min,制得儲能型或功率型超級電容器電池負極物質膏體。其中,事先經HNO3、H3PO4和90~100℃溫度尿素溶液清洗后,并負載部分金屬化合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集物理儲存電荷和化學儲存電荷于一體的儲能器件~超級電容 器電池負極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現有鉛酸電池負極活性物質利用率低,極片對電解液侵潤性較差、失水嚴重,而且 功率密度、能量密度,使用壽命、電荷存儲能力都較超級電容電池相差很多。超級電容電池 是一種兼具高能量密度與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儲能器件,它主要通過雙電層電容與歴電容兩 種方式進行"雙功能"儲能,結合了鉛酸蓄電池和雙電層電容器兩者的優點,成為近年來研 究的熱點之一。目前超級電容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高性能電極材料的制備上。因為影響 化學電池性能的所有因素中,電極材料的性能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化/C超級電容電池電極 通常是W具有雙功能儲能特性的高表面活性炭材料(AC)、人造石墨(AG)和氧化鉛粉為原 料,采用物理混合的方法制備的二氧化鉛/活性炭復合正極材料和人造石墨/活性炭復合 負極材料制備的。比表面積和孔分布是影響吸附劑儲氣性能的重要參數。目前高比表面積 石油焦基活性炭,孔徑分布大多數集中在2nmW下。由于石油焦結構致密,結晶度高,活化 困難,缺乏活化所需要的初孔,需用大量生產成本高,污染嚴重的強堿來活化成孔。因此優 化活化工藝、降低堿的用量成為石油焦基高比表面積活性炭開發研制的關鍵。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改善現有鉛酸蓄電池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提高使用壽命、電荷存儲能 力,解決現有鉛酸電池負極活性物質利用率低,極片對電解液侵潤性較差、失水嚴重等缺 點,提供一種活性物質利用率高,導電性好、化學穩定性高、功率特性好、漏電流小、蓄電池 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大,低溫性能突出,低溫(~3(TC)充放電效率大于60%,能加快極片 存儲和釋放電能,具有較高比容量和高比功率的化/C超級電容器活性炭電池負極制備方 法。 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可W通過W下措施來達到,一種Pb/c超級電容器電池負極的 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首先將固含量為20wt%~30wt%,粒徑10~30um,比表面積1200~1800m2/g, 孔徑分布為3~10皿,孔融0. 3~IcmVg,比重為0. 75~0. 9g/cm3的改性高比表面功能 化活性炭材料漿料,經HN03、H3PO4和90~IOOC溫度尿素溶液清洗后,負載部分金屬化合 物,金屬化合物為氧化鋒化0、硫酸頓BaS〇4、鐵酸鉛化S〇4,其中,高表面活性炭與金屬化合 物含量之比不低于8:1;高表面活性炭、化0、BaS〇4、PbS〇4比例為;6:1:1:2或者 6: 2 : 1 : 1;然后按重量百分比,將5%~15%的上述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漿料加 入攬拌罐中,攬拌1〇~15111;[]1;再將5〇¥1%~65¥1%的負極活性物質鉛粉化/〔和1機%~ Swt%導電劑、粘接劑和其它添加劑加入攬拌罐中,攬拌5~IOmin;再加入IOwt%去離子 水,攬拌20min;最后加入10%Wt的6mol/L的H2SO4,攬拌20min,制得儲能型或功率型超級 電容器活性炭電池負極物質膏體,上述導電劑為導電石墨、己快黑、導電碳纖維、導電炭黑、 石墨帰中的一種或幾種。 在上述負極物質中,儲能型Pb/c超級電容器電池負極是將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 活性炭材料漿料與其它組分均勻混合后將會在同一單體內形成雙電層和化學兩種儲能機 理,送就使得極板對電荷的吸收能力明顯優于單種儲能機理的極板,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 活性炭材料具有十分發達的孔隙結構,促使蓄電池中的電解液能與活性物質充分接觸,對 帶電粒子、電荷在極片表面、內部遷移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帶電粒子均勻分布在改性高比表 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表面,提高了單位面積內的儲能密度,可有效抑制負極片在儲能過程 中的硫酸化現象,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表面負載的化合物能有效抑制硫酸頓晶 體細化,提高活性物質在電解液中的析氨電位點。 功率型Pb/C超級電容器電池的負極是將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均勻涂 覆在鉛酸蓄電池負極片表面,該種制備方法不但是在同一單體內實現雙電層、化學儲能,而 且雙電層儲能在儲能過程中最早發生作用;孔隙結構發達的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 料能快速的吸附帶電粒子,傳輸電荷,送種作用能加快極片存儲和釋放電能,提高了單位面 積內的功率密度;另外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能吸附大量的電解液到材料表面, 使得電解液在較低環境溫度條件下不會因電解液固化而降低或抑制帶電離子的遷移。 本專利技術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專利技術采用將活性炭進行表面化學改性處理,改變活性炭的表面酸、堿性,在 炭表面引入或去除某些官能團,能使活性炭具有某種特殊的吸附性能和催化特性,制出對 不同極性物質、金屬離子、金屬單質等污染物具有高效深度凈化的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 性炭材料制備的電池負極,使得蓄電池大電流充放電能力得到加強,活性物質利用率提高, 蓄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明顯提升,是普通蓄電池的1. 5~2倍,另外使用循環壽命明 顯提升,蓄電池低溫性能突出,~3(TC充放電效率達到60% ; 本專利技術采用具有發達微孔和極大的比表面積的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 作為負極材料的一部分,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積大、比電容大、孔徑分布窄、導電性好、化學穩 定性高等優點,能增強極片電滲析作用,增強了電解液對極片的浸潤,改善電極電導率,增 加極板孔隙率,送種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的微晶質碳素材料可W充分發揮雙電 層、不對稱電容器的功率密度高、電容量大、漏電流小、充放電過程快W及循環壽命長等特 點。 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大、微孔分布集中且吸附性 能優良,性能指標遠遠高于普通活性炭,比表面積在1800~2500m7g。經過硝酸和尿素 清洗、高溫處理后的高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表面會形成部分含氧、氮官能團?;蛘咄ㄟ^ H2SO4、HN03、&〇2、(NH4)2S208等氧化性溶液來增加多孔炭材料表面的駿基、撰基、酪居基等 官能團的數量在負載BaS〇4、PbS〇4、ZnO等金屬化合物過程中,含氧、氮官能團會與PK化、 Ba等金屬離子形成金屬配合物,使負載的化合物更能穩定的吸附在高表面活性炭材料表 面;另外,送種含氧、氮官能團能改善了高表面活性炭表面的親水性,有利于電解質離子的 吸附,增加形成雙電層的能力,在化/C電池體系中形成的C/化化、C/C超級電容器原理會大 大提高正極活性物質利用率,一般可提高了 15~18 %,電荷傳輸能力提高了20%,充放電 循環壽命提高到2000次W上。 采用本專利技術的化/c超級電容器電池正極與之相應對的負極形成的化/c超級電容 器電池可應用與電動車輛動力電源、啟動電源,亦可用作風力、光伏儲能設備,各種備用電 源,錯峰儲能,通信、電力等領域。【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和對比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公開的化/C超級電容器電 池負極包括成儲能型、功率型兩種,是在負極集流體(泡沫石墨、炭集流體、巧合金鉛板) 上按不同添加比例添加了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漿料5~15%、活性物質50~ 65%、導電劑1~5%、粘接劑0. 5~1. 5%、其它添加劑0. 5~1%而形成儲能型、功率型兩 種化/C超級電容器電池的負極制備方法。 在W下實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Pb/C超級電容器電池負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固含量為20wt%~30wt%,粒徑10~30um,比表面積1200~1800m2/g,孔徑分布為3~10nm,孔融0.3~1cm3/g,比重為0.75~0.9g/cm3的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漿料,經HNO3、H3PO4和90~100℃溫度尿素溶液清洗后,負載部分金屬化合物,金屬化合物為氧化鋅ZnO、硫酸鋇BaSO4、鈦酸鉛PbSO4,其中,高表面活性炭與金屬化合物含量之比不低于8∶1;高表面活性炭、ZnO、BaSO4、PbSO4比例為:6∶1∶1∶2或者6∶2∶1∶1;然后按重量百分比,將5%~15%的上述改性高比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漿料加入攪拌罐中,攪拌10~15min;再將50wt%~65wt%的負極活性物質鉛粉Pb/C和1wt%~5wt%導電劑、粘接劑和其它添加劑加入攪拌罐中,攪拌5~10min;再加入10wt%去離子水,攪拌20min;最后加入10%wt的6mol/L的H2SO4,攪拌20min,制得儲能型或功率型超級電容器活性炭電池負極物質膏體,上述導電劑為導電石墨、乙炔黑、導電碳纖維、導電炭黑、石墨烯中的一種或幾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彬,吳孟強,漆長席,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能寶電源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