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升降式縫紉設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升降式縫紉設備,包括基座,還包括載物架、升降架、電機、縫紉部件;所述縫紉部件包括主驅動軸、承載環、固定框架、推進座、輔助桿、集合件、滑動套接件、內調節桿、針座和旋設于所述針座的下側的針;于所述推進座的端部凹設有第一旋接凹槽;沿著所述推進座的軸向于其內穿設有調節導向孔;沿著所述集合件的徑向于其內穿設有第一固定腔;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下部凹設有第二旋接凹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升降式縫紉設備操作方便,調節方便,縫紉效率高,縫紉質量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升降式縫紉設備。
技術介紹
在布匹生產過程中通常采用縫紉設備對其進行處理。但是,傳統的縫紉設備調節不方便,操作不方便,縫紉效率低下,縫紉質量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操作方便,調節方便,縫紉效率高,縫紉質量好的縫紉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升降式縫紉設備,解決傳統的縫紉設備調節不方便,操作不方便的問題。本技術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升降式縫紉設備,包括基座,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基座的上端的一側的載物架、設置于所述基座的上端的另一側的升降架、設置于所述升降架的上部的電機、旋接于所述電機上且處于所述載物架的上側的縫紉部件;所述縫紉部件包括主驅動軸、旋設于所述主驅動軸的一端的承載環、設置于所述主驅動軸的另一端的固定框架、套設于所述主驅動軸上的推進座、旋設于所述推進座上且頂緊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側壁上的輔助桿、旋設于所述輔助桿上的集合件、設置于所述集合件內的滑動套接件、沿著所述推進座的軸向穿設于所述推進座內且旋接于所述集合件上的內調節桿、設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下部的針座和旋設于所述針座的下側的針;所述輔助桿為圓柱狀;所述推進座為圓臺狀,于所述推進座的端部凹設有第一旋接凹槽,所述第一旋接凹槽和所述輔助桿相適應;沿著所述推進座的軸向于其內穿設有調節導向孔,所述調節導向孔和所述內調節桿相適應;所述集合件為橢球狀;沿著所述集合件的徑向于其內穿設有第一固定腔,所述第一固定腔和所述滑動套接件相適應;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下部凹設有第二旋接凹槽,所述第二旋接凹槽和所述針座相適應。其中,所述針座包括主連接桿段、設置于所述主連接桿段的上端的第一安裝件和設置于所述主連接桿段的下端的第二安裝件;所述主連接桿段為圓柱狀;所述第一安裝件為橢球狀;所述第二安裝件為球狀;沿著所述第二安裝件的徑向于其內穿設有第一針孔,所述第一針孔和所述針相適應。其中,所述升降架包括基礎固定框、旋設于所述基礎固定框內的內旋轉盤、旋設于所述內旋轉盤的外壁上的搖桿、旋設于所述基礎固定框的上部的主升降桿、旋設于所述主升降桿的上部的輔助承載件、設置于所述主升降桿的上端的底板和設置于所述底板的外壁上的外擋板。其中,所述基礎固定框為圓臺狀,于所述基礎固定框內設置有第一安裝腔,所述第一安裝腔和所述內旋轉盤相適應;所述內旋轉盤為圓盤狀;于所述內旋轉盤的上部凹設有第一驅動安裝槽,所述第一驅動安裝槽和所述主升降桿相適應;所述主升降桿為圓柱狀;所述輔助承載件包括承載板和穿設于所述承載板內的第一鎖定環;所述第一鎖定環和所述主升降桿相適應。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本技術的升降式縫紉設備,包括基座,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基座的上端的一側的載物架、設置于所述基座的上端的另一側的升降架、設置于所述升降架的上部的電機、旋接于所述電機上且處于所述載物架的上側的縫紉部件;所述縫紉部件包括主驅動軸、旋設于所述主驅動軸的一端的承載環、設置于所述主驅動軸的另一端的固定框架、套設于所述主驅動軸上的推進座、旋設于所述推進座上且頂緊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側壁上的輔助桿、旋設于所述輔助桿上的集合件、設置于所述集合件內的滑動套接件、沿著所述推進座的軸向穿設于所述推進座內且旋接于所述集合件上的內調節桿、設置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下部的針座和旋設于所述針座的下側的針;所述輔助桿為圓柱狀;所述推進座為圓臺狀,于所述推進座的端部凹設有第一旋接凹槽,所述第一旋接凹槽和所述輔助桿相適應;沿著所述推進座的軸向于其內穿設有調節導向孔,所述調節導向孔和所述內調節桿相適應;所述集合件為橢球狀;沿著所述集合件的徑向于其內穿設有第一固定腔,所述第一固定腔和所述滑動套接件相適應;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下部凹設有第二旋接凹槽,所述第二旋接凹槽和所述針座相適應;本技術的升降式縫紉設備操作方便,調節方便,縫紉效率高,縫紉質量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升降式縫紉設備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縫紉部件的主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升降架的主視圖。1-基座;2_升降架;21_底板;22_外擋板;23_輔助承載件;24_搖桿;25_基礎固定框;26_內旋轉盤;27_主升降桿;3_電機;4_縫紉部件;41_固定框架;42_主驅動軸;43-滑動套接件;44_推進座;45_內調節桿;46_承載環;47_集合件;48_輔助桿;49_針座;410-針;5_載物架。【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結合圖1至圖3對本技術的升降式縫紉設備進行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升降式縫紉設備,包括基座1,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基座I的上端的一側的載物架5、設置于所述基座I的上端的另一側的升降架2、設置于所述升降架2的上部的電機3、旋接于所述電機3上且處于所述載物架5的上側的縫紉部件4 ;所述縫紉部件4包括主驅動軸42、旋設于所述主驅動軸42的一端的承載環46、設置于所述主驅動軸42的另一端的固定框架41、套設于所述主驅動軸42上的推進座44、旋設于所述推進座44上且頂緊于所述固定框架41的側壁上的輔助桿48、旋設于所述輔助桿48上的集合件47、設置于所述集合件47內的滑動套接件43、沿著所述推進座44的軸向穿設于所述推進座44內且旋接于所述集合件47上的內調節桿45、設置于所述固定框架41的下部的針座49和旋設于所述針座49的下側的針410 ;所述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升降式縫紉設備,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的一側的載物架(5)、設置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的另一側的升降架(2)、設置于所述升降架(2)的上部的電機(3)、旋接于所述電機(3)上且處于所述載物架(5)的上側的縫紉部件(4);所述縫紉部件(4)包括主驅動軸(42)、旋設于所述主驅動軸(42)的一端的承載環(46)、設置于所述主驅動軸(42)的另一端的固定框架(41)、套設于所述主驅動軸(42)上的推進座(44)、旋設于所述推進座(44)上且頂緊于所述固定框架(41)的側壁上的輔助桿(48)、旋設于所述輔助桿(48)上的集合件(47)、設置于所述集合件(47)內的滑動套接件(43)、沿著所述推進座(44)的軸向穿設于所述推進座(44)內且旋接于所述集合件(47)上的內調節桿(45)、設置于所述固定框架(41)的下部的針座(49)和旋設于所述針座(49)的下側的針(410);所述輔助桿(48)為圓柱狀;所述推進座(44)為圓臺狀,于所述推進座(44)的端部凹設有第一旋接凹槽,所述第一旋接凹槽和所述輔助桿(48)相適應;沿著所述推進座(44)的軸向于其內穿設有調節導向孔,所述調節導向孔和所述內調節桿(45)相適應;所述集合件(47)為橢球狀;沿著所述集合件(47)的徑向于其內穿設有第一固定腔,所述第一固定腔和所述滑動套接件(43)相適應;于所述固定框架(41)的下部凹設有第二旋接凹槽,所述第二旋接凹槽和所述針座(49)相適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佩明,
申請(專利權)人:嘉善明達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