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中空式液壓扳手,包括扳手本體,所述扳手本體內設有缸體,所述缸體內設有活塞,所述缸體的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密封連接的路油組件,所述缸體的另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輸出端相連接的鉤子,所述缸體通過第一連接銷軸轉動連接于所述扳手本體內,并且,所述鉤子與所述活塞的輸出端相連接處還通過第二連接銷軸活動連接有驅動板,所述驅動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棘輪,所述驅動板上還設置有與所述棘輪齒面相嚙合的棘爪組件,其中,所述鉤子與所述驅動板的連接處設有反位彈簧,所述扳手本體內還設有反抵所述棘輪反向齒面的第一棘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扳手,具體來說,涉及一種中空式液壓扳手。
技術介紹
對于一些大型的冶金、化工、礦山企業或者運輸領域中,都會遇到對大型螺母進行緊固或者松脫的情況。目前,對大型螺母的緊固或者松脫主要依靠人工借助撬杠等工具進行操作,有時還需要對結合的較緊的螺母進行局部加熱才能夠進行松脫,有的甚至將螺母割去才能將其卸離機座。上述對螺母進行拆卸的做法不僅耗費人力,而且極易損壞螺紋副,螺栓緊固力矩不均勻,勞動強度大、效率低,還會受作業空間所限。所以,研制出一種可以通過人力就達到緊固螺栓所需的扭矩力的扳手,便成為業內人士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中空式液壓扳手,能夠通過人力就達到緊固螺栓所需的扭矩力,提高工作效率。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種中空式液壓扳手,包括扳手本體,所述扳手本體內設有缸體,所述缸體內設有活塞,所述缸體的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密封連接的路油組件,所述缸體的另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輸出端相連接的鉤子,所述缸體通過第一連接銷軸轉動連接于所述扳手本體內,并且,所述鉤子與所述活塞的輸出端相連接處還通過第二連接銷軸活動連接有驅動板,所述驅動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棘輪,所述驅動板上還設置有與所述棘輪齒面相嚙合的棘爪組件,其中,所述鉤子與所述驅動板的連接處設有反位彈簧,所述扳手本體內還設有反抵所述棘輪反向齒面的第一棘爪。進一步的,所述缸體通過第三連接銷軸與所述扳手本體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棘爪組件包括兩個轉動固定于所述驅動板上的第二棘爪,并且,兩個所述第二棘爪的轉動點距所述棘輪的轉動中心距離相等。進一步的,所述缸體還通過第三連接銷軸連接有相配合的反作用力臂。進一步的,所述扳手本體的底端還設有墊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可在緊固螺栓的時候保證力矩均勻、準確,靠機動緊固,可滿足螺栓所需要求,大大提高安裝檢修質量,縮短檢修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方便實用。【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中空式液壓扳手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反作用力臂結構示意圖。圖中:1、缸體;2、活塞;3、路油組件;4、鉤子;5、第一連接銷軸;6、第二連接銷軸;7、驅動板;8、棘輪;9、棘爪組件;10、反位彈簧;11、第一棘爪;12、第三連接銷軸;13、墊塊;14、反作用力臂;15、進油孔;16、回油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中空式液壓扳手,包括扳手本體,所述扳手本體內設有缸體1,所述缸體I內設有活塞2,所述缸體I的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2密封連接的路油組件3,所述缸體I的另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2輸出端相連接的鉤子4,所述缸體I通過第一連接銷軸5轉動連接于所述扳手本體內,并且,所述鉤子4與所述活塞2的輸出端相連接處還通過第二連接銷軸6活動連接有驅動板7,所述驅動板7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棘輪8,所述驅動板7上還設置有與所述棘輪8齒面相嚙合的棘爪組件9,其中,所述鉤子4與所述驅動板7的連接處設有反位彈簧10,所述扳手本體內還設有反抵所述棘輪8反向齒面的第一棘爪1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缸體I通過第三連接銷軸12與所述扳手本體相連接。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棘爪組件9包括兩個轉動固定于所述驅動板7上的第二棘爪,并且,兩個所述第二棘爪的轉動點距所述棘輪8的轉動中心距離相等。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缸體I還通過第三連接銷軸12連接有相配合的反作用力臂14ο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扳手本體的底端還設有墊塊13。為了方便理解本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以下通過具體使用方式上對本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在具體使用時,根據本技術所述的中空式液壓扳手,鎖緊螺母時,首先將扳手放在要鎖緊的螺母上(棘輪8六方與鎖緊螺母六方配合),有必要時通過第三連接銷軸12連接反作用力臂固定扳手,施加壓力,當進油時,油通過油路組件3導入缸體I的進油孔,對活塞2施加壓力,進而推動鉤子4運動,鉤子4在扳手本體內定軸轉動的同時,便會通過驅動板7間隔帶動驅動機構的棘爪組件9,從而帶動棘輪8運動,當回油時,第一棘爪抵住棘輪8,防止棘輪8反轉運動,進而使驅動機構復位。其中,所述墊塊13可以在扳手本體中保證左右外板的距離與棘輪厚度相同。拆松螺母時,扳手本體反放置,即可達到螺母的拆松。優選的,還可以通過第三連接銷軸12將油路組件3、缸體1、活塞2、鉤子4整體和工作頭部分連接在一起,如有必要,還可同時連接反作用力臂,反作用力臂正反放置時即可達到螺栓螺母的鎖緊和拆分,方便有效。綜上所述,借助于本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可在緊固螺栓的時候保證力矩均勻、準確,靠機動緊固,可滿足螺栓所需要求,大大提高安裝檢修質量,縮短檢修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方便實用。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中空式液壓扳手,包括扳手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體內設有缸體(1),所述缸體(1)內設有活塞(2),所述缸體(1)的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2)密封連接的路油組件(3),所述缸體(1)的另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2)輸出端相連接的鉤子(4),所述缸體(1)通過第一連接銷軸(5)轉動連接于所述扳手本體內,并且,所述鉤子(4)與所述活塞(2)的輸出端相連接處還通過第二連接銷軸(6 )活動連接有驅動板(7 ),所述驅動板(7 )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棘輪(8),所述驅動板(7)上還設置有與所述棘輪(8)齒面相嚙合的棘爪組件(9 ),其中,所述鉤子(4 )與所述驅動板(7 )的連接處設有反位彈簧(10 ),所述扳手本體內還設有反抵所述棘輪(8 )反向齒面的第一棘爪(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式液壓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1)通過第三連接銷軸(12)與所述扳手本體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式液壓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組件(9)包括兩個轉動固定于所述驅動板(7)上的第二棘爪,并且,兩個所述第二棘爪的轉動點距所述棘輪(8)的轉動中心距離相等。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式液壓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1)還通過第三連接銷軸(12)連接有相配合的反作用力臂(14)。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式液壓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體的底端還設有墊塊(13)。【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中空式液壓扳手,包括扳手本體,所述扳手本體內設有缸體,所述缸體內設有活塞,所述缸體的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空式液壓扳手,包括扳手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體內設有缸體(1),所述缸體(1)內設有活塞(2),所述缸體(1)的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2)密封連接的路油組件(3),所述缸體(1)的另一端設有與所述活塞(2)輸出端相連接的鉤子(4),所述缸體(1)通過第一連接銷軸(5)轉動連接于所述扳手本體內,并且,所述鉤子(4)與所述活塞(2)的輸出端相連接處還通過第二連接銷軸(6)活動連接有驅動板(7),所述驅動板(7)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棘輪(8),所述驅動板(7)上還設置有與所述棘輪(8)齒面相嚙合的棘爪組件(9),其中,所述鉤子(4)與所述驅動板(7)的連接處設有反位彈簧(10),所述扳手本體內還設有反抵所述棘輪(8)反向齒面的第一棘爪(1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樹國,
申請(專利權)人:張樹國,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