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混合型短纖維,包括滌綸纖維體、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所述滌綸纖維體包括橫截面為三葉形的第一部分和橫截面為圓環形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三個葉片一端連為一體,另外一端與所述第二部分的內壁連為一體,相鄰二個所述葉片之間的夾角為120°,這種混合型短纖維采用滌綸纖維、真絲纖維和薄荷纖維混合于一體,不僅具有較高的壓縮回彈性能,據有較好的通氣、吸濕和清涼性能,而且制成的織物具有優良的清涼感、蓬松感、柔軟性,另外牢固度高、使用壽命長且適應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紡織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混合型短纖維。
技術介紹
滌綸短纖是由聚酯再紡成絲束切斷后得到的纖維,聚酯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PET,由PTA和MEG聚合而成,目前利用滌綸短纖織出來的織物雖然具有較優的強度、耐熱性、耐氯性、耐光性、耐化學藥品性和定型性等性能,但是滌綸短纖所做的衣服穿著比較悶熱、透氣性較差,不適合夏天的穿著。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滌綸短纖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混合型短纖維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合型短纖維,包括滌綸纖維體、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所述滌綸纖維體包括橫截面為三葉形的第一部分和橫截面為圓環形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三個葉片一端連為一體,另外一端與所述第二部分的內壁連為一體,相鄰二個所述葉片之間的夾角為120°,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設置在相鄰二個所述葉片之間,所述葉片、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緊密貼靠,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的橫截面均為圓心角是60°的扇形,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的扇形截面的頂點與它們兩邊的所述葉片的交界點重合,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的扇形截面的圓弧與所述第二部分的圓環形截面的內圓重合。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處還具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圓柱形孔道。作為優選,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壁上涂覆有抗靜電涂層。作為優選,所述抗靜電涂層的厚度為0.lum-0.5um。作為優選,所述滌纟侖纖維體的規格為1.33dtexX38mm,單強大于5.5cN/dtex。作為優選,所述滌綸纖維體的中空度為40~60%。作為優選,所述薄荷纖維體的規格為2.04dtexX38mm,單強大于3.27cN/dtex,所述真絲纖維體的規格為1.98dtexX 38mm,單強大于2.03cN/dtex。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這種混合型短纖維采用滌綸纖維、真絲纖維和薄荷纖維混合于一體,不僅具有較高的壓縮回彈性能,據有較好的通氣、吸濕和清涼性能,而且制成的織物具有優良的清涼感、蓬松感、柔軟性,另外牢固度高、使用壽命長且適應性強。【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混合型短纖維的最優實施例的橫截面示意圖。圖中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真絲纖維體,4、薄荷纖維體,5、抗靜電涂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相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權利要求書的精神和內涵范圍內的所有變化、修改和等同物。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中的具體含義。此外,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混合型短纖維,包括滌綸纖維體、真絲纖維體3和薄荷纖維體4,滌綸纖維體包括橫截面為三葉形的第一部分1和橫截面為圓環形的第二部分2,第一部分1的三個葉片一端連為一體,另外一端與第二部分2的內壁連為一體,相鄰二個葉片之間的夾角為120°,真絲纖維體3和薄荷纖維體4設置在相鄰二個葉片之間,葉片、真絲纖維體3和薄荷纖維體4緊密貼靠,真絲纖維體3和薄荷纖維體4的橫截面均為圓心角是60°的扇形,真絲纖維體3和薄荷纖維體4的扇形截面的頂點與它們兩邊的葉片的交界點重合,真絲纖維體3和薄荷纖維體4的扇形截面的圓弧與第二部分2的圓環形截面的內圓重合,第一部分1的中心處還具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圓柱形孔道,第二部分2的外壁上涂覆有抗靜電涂層5,抗靜電涂層5的厚度為0.3um,滌纟侖纖維體的規格為1.33dtexX 38mm,單強大于5.5cN/dtex,滌給纖維體的中空度為50%,薄荷纖維體4的規格為2.04dtexX 38mm,單強大于3.27cN/dtex,真絲纖維體3的規格為1.98dtexX 38mm,單強大于2.03cN/dtex。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專利技術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所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以上述依據本專利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專利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局鳈囗棥?.一種混合型短纖維,其特征在于:包括滌綸纖維體、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所述滌綸纖維體包括橫截面為三葉形的第一部分和橫截面為圓環形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三個葉片一端連為一體,另外一端與所述第二部分的內壁連為一體,相鄰二個所述葉片之間的夾角為120°,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設置在相鄰二個所述葉片之間,所述葉片、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緊密貼靠,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的橫截面均為圓心角是60°的扇形,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的扇形截面的頂點與它們兩邊的所述葉片的交界點重合,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的扇形截面的圓弧與所述第二部分的圓環形截面的內圓重合。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短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處還具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圓柱形孔道。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型短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壁上涂覆有抗靜電涂層。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型短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靜電涂層的厚度為.0.lum-0.5um。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型短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滌綸纖維體的規格為.1.33dtexX 38mm,單強大于 5.5cN/dtex。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型短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滌綸纖維體的中空度為.40?60%。7.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型短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荷纖維體的規格為.2.04dtexX 38mm,單強大于3.27cN/dtex,所述真絲纖維體的規格為1.98dtexX 38mm,單強大于 2.03cN/dtexo【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合型短纖維,其特征在于:包括滌綸纖維體、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所述滌綸纖維體包括橫截面為三葉形的第一部分和橫截面為圓環形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三個葉片一端連為一體,另外一端與所述第二部分的內壁連為一體,相鄰二個所述葉片之間的夾角為120°,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設置在相鄰二個所述葉片之間,所述葉片、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緊密貼靠,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的橫截面均為圓心角是60°的扇形,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的扇形截面的頂點與它們兩邊的所述葉片的交界點重合,所述真絲纖維體和薄荷纖維體的扇形截面的圓弧與所述第二部分的圓環形截面的內圓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忠華,
申請(專利權)人:馬忠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