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從鉑族金屬料液中選擇性分離有價雜質金屬的方法,其步驟是將含鉑族金屬的溶液用固體NaOH調整pH值,在熱態加入固體草酸進行恒溫反應,使銅、鎳以沉淀的形式予以分離,降溫過濾后,用純水對銅鎳渣進行洗滌至洗液無色,洗液與濾液合并后提取鉑族金屬,濾渣分離并提取銅鎳。此方法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銅鎳提取效率高,鉑族金屬幾乎不損失。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工藝對物料適應性廣,操作簡單,可以從各類含銅鎳的鉑族金屬溶液中高效分離銅鎳并產出高品位銅鎳渣。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工藝,銅鎳的提取效率分別達到95%和99%以上。該方法極大提升了鉑族金屬精煉過程中銅鎳等有價元素的資源利用率,同時有效消除了銅鎳等賤金屬對鉑族金屬分離及精煉過程造成的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金屬分離提純
,具體涉及從一種從含鉑、鈀、銠、銥等鉑族金 屬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料液中選擇性分離銅、鎳等有價雜質金屬的方法。
技術介紹
常見的鉑族金屬資源包括礦產資源及二次資源。其中,礦產鉑族金屬通常與銅、鎳 等伴生存在,在反復富集后,其富集物的溶解液中,銅、鎳常成為含量較大的雜質元素。而汽 車尾氣催化劑、化工催化劑等鉑族金屬二次資源在火法處理過程中,銅、鎳及其混合物由于 其對鉑族金屬優良的親和性,常被用作火法捕收劑使用。盡管產出的貴金屬锍可經過酸浸 等后續工藝,脫除大部分銅、鎳等雜質元素,但相應工藝產出的富集物中,銅、鎳含量依然較 高,通常達到20-50%。 傳統的鉑族金屬提取過程中,對于銅鎳等有價元素未直接提取,而隨精煉過程的 逐步進行而不斷分散。一方面,這造成鉑族金屬的精煉提純過程除雜困難增大,需反復多遍 方可將銅鎳等雜質去除干凈,使得精煉流程增長,由此造成的鉑族金屬損失也增大;另一方 面,銅鎳等雜質金屬本身價值較高,不經提取而分散于鉑族金屬的精煉流程中,造成資源的 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鉑族金屬物料中銅、鎳等有價雜質金屬未有效提取而 導致鉑族金屬提取流程長、工藝復雜、除雜困難及有價元素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而提出的 ,該方法具備工藝簡單、流程短、提取率高 的優勢。 本專利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種從鉑族金屬料液中選擇性分離銅、鎳的方法,其方法是:在含鉑族金屬的料液 加入固體NaOH調整pH值,升溫后加入固體草酸沉淀銅、鎳,反應完畢后過濾,濾渣用純水洗 滌至無色,洗液并入濾液中從中提取鉑族金屬,濾渣經煅燒、酸溶工藝處理后作為分離并提 取銅、鎳的原料。 上述的,其工藝步驟為: 步驟a、在鉑族金屬料液中加入固體NaOH調整pH值為1-1. 5,并使鉑族金屬料液pH穩 定0. 5小時以上; 步驟b、將調整好pH的鉑族金屬料液加熱至80-85°C,在攪拌狀態下在l_2min內加入 固體草酸,其中固體草酸加入量為每升鉬族金屬料液加入固體草酸3〇-35g; 步驟c、固體草酸加入后,溶液攪拌在80-85°C下保溫0. 5-lh后冷卻至30°C以下過濾, 并用純水對濾渣進行洗滌至洗液無色,洗液與濾液合并; 步驟d、濾液繼續提取鉑族金屬,濾渣主要為銅鎳,可經煅燒、酸溶等工藝處理后作為分 離并提取銅、鎳的原料。 所述步驟a中鉑族金屬料液pH調整后出現沉淀后用精密過濾,濾渣單獨存放,待 集中后回收少量貴金屬,濾液作為步驟b的原料使用。 本專利技術為一種從含鉑、鈀、銠、銥等鉑族金屬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料液中選擇性分離 銅、鎳等有價雜質金屬的方法,本方法銅鎳沉淀后液可繼續提取鉑族金屬,洗滌干凈的濾渣 經煅燒、酸溶等工藝處理后,可作為提取銅、鎳的原料。本專利技術在降低鉑族金屬料液的復雜 性的同時,對其中的銅、鎳等有價雜質金屬進行綜合回收,提高資源利用率。本專利技術的工藝 對物料適應性廣,操作簡單,可以從各類含銅鎳的鉑族金屬溶液中高效分離銅鎳,并產出高 品位銅鎳渣。該方法極大提升了鉑族金屬精煉過程中銅鎳等有價元素的資源利用率,同時 有效消除了銅鎳等雜質金屬對鉑族金屬分離及精煉過程造成的影響。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是:1.通過此法可將鉑族金屬料液中的銅鎳含量降低至總含量〈0. 5g/L,大大降低了料液 體系復雜性,有利于后續鉑族金屬的精煉與提純;2.采用此法,銅鎳提取效率可分別達到 95%和99%以上;3.所得銅鎳渣品位較高,銅鎳總含量為20-27% ;4.在提取銅鎳過程中,鉑 族金屬完全不產生化學損失,由于夾帶等造成的鉑族金屬機械損失總量不足〇. 5%。【附圖說明】 圖1本專利技術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的應用實例:該技術已成功應用于鉑族金屬分離提純過程中銅鎳的提取生 產。 實施例1 取含鉑、鈀的鉑族金屬料液1L,加入固體Na0H76. 3g至鉑族金屬料液pH=l且使鉑族金 屬料液pH穩定0. 5小時以上。將調整好pH的鉑族金屬料液升溫至80°C,在攪拌狀態下在 lmin內加入固體草酸32. 7g,80°C恒溫反應30分鐘后降溫至30°C以下過濾,濾渣用140ml 純水分3次反復翻動洗滌,洗液并入濾液。濾液轉至相應工序提取鉑族金屬,濾渣即為高 含銅鎳的原料。對連續三批產出的銅鎳渣進行分析,銅的提取效率分別為95. 86%、96. 13%、 96. 56% ;鎳的提取率分別達到99. 21%、99. 26%、99. 3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銅鎳渣分析結果統計(單位%)實施例2 取含鉑、鈀、銠、銥的鉑族金屬料液800L,加入固體Na0H75kg至鉑族金屬料液pH=l. 5且 使鉑族金屬料液pH穩定0. 5小時以上。鉑族金屬料液pH調整后出現沉淀后用精密過濾,濾 渣單獨存放,待集中后回收少量貴金屬,濾液作為步驟b的原料使用。將濾液升溫至85°C, 在攪拌狀態下在lmin內加入固體草酸24kg,80°C恒溫反應1小時后降溫至30°C以下,放料 過濾,濾渣用120L純水分4次反復翻動洗滌,洗液并入濾液。濾液轉至相應工序提取鉑族 金屬,濾渣即為高含銅鎳的原料。對連續三批產出的銅鎳渣進行分析,銅的提取效率分別為 95. 69%、96. 63%、95. 27% ;鎳的提取效率分別為99. 74%、99. 56%、99. 87%。具體結果如表2所 示: 表2銅鎳渣分析結果統計(單位%)實施例3 取含鉑、鈀的鉑族金屬料液600L,加入固體NaOH51kg至鉑族金屬料液pH=l且使鉑族 金屬料液pH穩定0. 5小時以上。將調整好pH的鉑族金屬料液升溫至80°C,在攪拌狀態下 在2min內加入固體草酸21kg,85°C恒溫反應30分鐘后降溫至30°C以下,放料過濾,濾渣 用80L純水分3次反復翻動洗滌,洗液并入濾液。濾液轉至相應工序提取鉑族金屬,濾渣 即為高含銅鎳的原料。對連續三批產出的銅鎳渣進行分析,銅的提取效率分別為97. 54%、 97. 21%、98. 13%,鎳的提取效率分別為99. 38%、99. 65%、99. 30%。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表3銅鎳渣分析結果統計(單位%)【主權項】1. ,其特征在于:在含鉑族金屬的料 液加入固體NaOH調整pH值,升溫后加入固體草酸沉淀銅、鎳,反應完畢后過濾,濾渣用純水 洗滌至無色,洗液并入濾液中從中提取鉑族金屬,濾渣經煅燒、酸溶工藝處理后作為分離并 提取銅、鎳的原料。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 于工藝步驟為: 步驟a、在鉑族金屬料液中加入固體NaOH調整pH值為1-1. 5,并使鉑族金屬料液pH穩 定0. 5小時以上; 步驟b、將調整好pH的鉑族金屬料液加熱至80-85°C,在攪拌狀態下加入固體草酸,其 中固體草酸加入量為每升鉬族金屬料液加入固體草酸3〇-35g; 步驟c、固體草酸加入后,溶液攪拌在80-85°C下保溫0. 5-lh完畢冷卻至30°C以下過 濾,并用純水對濾渣進行洗滌至洗液無色,洗液與濾液合并; 步驟d、濾液繼續提取鉑族金屬,濾渣主要為銅鎳,可經煅燒、酸溶等工藝處理后作為分 離并提取銅、鎳的原料。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驟a中鉑族金屬料液pH調整后出現沉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從鉑族金屬料液中選擇性分離銅、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鉑族金屬的料液加入固體NaOH調整pH值,升溫后加入固體草酸沉淀銅、鎳,反應完畢后過濾,濾渣用純水洗滌至無色,洗液并入濾液中從中提取鉑族金屬,濾渣經煅燒、酸溶工藝處理后作為分離并提取銅、鎳的原料。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虎軍,潘從明,黃國生,李明,謝振山,郭曉輝,王立,劉成,
申請(專利權)人: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甘肅;6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