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勘探開發油藏描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儲層構型的剩余油描述方法。首先確定目標區沉積相,細分目標區沉積規模;根據細分目標區沉積規模進行儲層構型級次劃分,確定目標區單砂體所對應儲層構型;根據目標區取心井對應的儲層構型巖電關系,建立目標區單砂體接觸關系;根據建立的目標區單砂體接觸關系,建立覆蓋目標區的儲層構型模型,確定覆蓋目標區的儲層構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有效指導剩余油挖潛,為開發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勘探開發油藏描述
,具體設及一種基于儲層構型的剩余油描 述方法。
技術介紹
處于高含水開發后期油田很多剩余油賦存于單砂體中,單砂體的形態和接觸關系 控制著剩余油分布特征,單砂體的精確刻畫是找出剩余油的核屯、和關鍵。儲層構型分析是 描述單砂體的一種方法,目前國內儲層構型對剩余油描述主要有通過加密Ξ維建模網格方 法、沉積相控制方法、序貫指示建模方法、人機交互方法建立儲層構型模型,進行儲層構型 數值模擬分析得到剩余油分布特征。如李順明2011年8月在第38卷第四期石油勘探與開 發發表的"高尚堡油田砂質辮狀河儲集層構型與剩余油分布"采用簡單的加密網格法建立 單砂體精細構型模型;王鳳蘭2011年6月在第29卷第Ξ期沉積學報發表的"曲流河砂體內 部構型及不同開發階段剩余油分布研究"通過描述構型的基本參數,利用自動模擬擬合和 嵌入相模型的方法建立Ξ維構型模型;劉佳銘2011年9月在第32卷第5期石油學報發表 的的"辮狀河厚砂體內部內部夾層表征-W大慶卿嘛甸油田為例"采用多井對比預測屯、灘 巧內部構型展布,在內部界面約束下采用序貫指示隨機方法建立屯、灘巧構型模型;岳大力 2007年7月在第28卷第4期石油學報發表的"曲流河點巧地下儲層構型精細解剖方法"和 蘭麗鳳2010年8月在第32卷第4期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發表的"曲流河砂 體Ξ維構型地質建模及應用"采用了序貫指示建模方法和人工交互方法建立構型模型。運 些方法都是從改進建模方法上去實現儲層構型建模,難W準確描述表征剩余油分布特征的 單砂體形態和接觸關系,導致對單砂體中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描述不精確。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現有儲層構型 建模方法難W準確描述單砂體形態和接觸關系,導致對單砂體中剩余油分布特征描述不精 確的缺陷。 該方法包括W下步驟: 1、確定目標區沉積相,細分目標區沉積規模。 1. 1準備目標區沉積相分析所需資料和數據,包括:巖屯、數據、錄井數據、測井數 據、粒度分析化驗數據、地震數據、區域沉積背景資料; 1. 2根據步驟1. 1的目標區沉積相分析所需資料和數據,運用巖石相、測井相、地 震相方法,確定目標區沉積相及物源方向; 1. 3根據步驟1. 2確定的目標區沉積相,W沉積模式為指導,細分目標區沉積規 模。 2、根據步驟1. 3細分目標區沉積規模進行儲層構型級次劃分,確定目標區單砂體 所對應儲層構型。 2. 1根據步驟1. 3細分的目標區沉積規模,利用儲層構型級次劃分方法,將目標區 沉積規模由大到小劃分級次; 2. 2根據步驟2. 1將目標區沉積規模由大到小劃分的級次,確定目標區單砂體沉 積規模所對應的儲層構型。 3、根據步驟1. 1的目標區巖屯、數據、錄井數據、測井數據,通過巖屯、描述方法,建 立目標區取屯、井對應的由步驟2. 2確定的儲層構型的巖電關系。 4、根據步驟3建立的目標區取屯、井的儲層構型的巖電關系,建立目標區單砂體接 觸關系。 4. 1根據步驟3建立的目標區取屯、井的儲層構型巖電關系,確定目標區每口井的 各單井儲層構型特征; 4. 2沿著步驟1. 2確定的目標區沉積物源方向的平行和垂直方向,根據步驟4. 1得 到的目標區每口井各單井儲層構型特征,利用沉積規模、沉積厚度、古地理、吸水剖面、水淹 程度、地層壓力數據,確定覆蓋目標區的連井儲層構型特征,確定目標區井間單砂體接觸關 系; 4. 3根據步驟4. 2得到的目標區井間單砂體接觸關系,分析目標區單砂體接觸關 系模式,建立目標區單砂體接觸關系。 5、根據步驟4建立的目標區單砂體接觸關系,建立覆蓋目標區的儲層構型模型, 確定覆蓋目標區的儲層構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 5. 1根據步驟4. 3得到的目標區單砂體接觸關系,確立表征目標區單砂體的特征 參數,應用改進布爾模擬方法建立目標區單砂體儲層構型模型; 5. 2根據步驟5. 1建立的目標區單砂體儲層構型模型數據,進行儲層構型數值模 擬,確定覆蓋目標區的儲層構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 本專利技術是在儲層構型分析基礎上,通過確定目標區沉積相,細分目標區沉積規模, 根據細分目標區沉積規模進行儲層構型級次劃分,確定目標區單砂體所對應儲層構型,根 據目標區取屯、井對應的儲層構型巖電關系,得到儲層構型單砂體形態和接觸關系,利用改 進布爾模擬方法建立表征單砂體形態和接觸關系的儲層構型模型進行數值模擬,得到儲層 構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能有效指導剩余油挖潛,為開發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附圖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技術流程圖。 圖2為文檢3井儲層構型柱狀圖。 圖3為25-23井單井儲層構型柱狀圖。 圖4為順物源方向連井儲層構型剖面圖。圖5為垂直物源方向連井儲層構型剖面圖。 陽0%] 圖6為砂體接觸關系模式圖。 圖7為儲層構型模型。 陽02引圖8為儲層構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一注兩采物性正韻律變化。 圖9為儲層構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一注兩采物性均勻。 圖10為儲層構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兩注一采物性正韻律變化。 圖11為儲層構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兩注一采物性均勻。【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中原油田東濃凹陷文25 東油藏剩余油分布描述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由圖1可知,本專利技術實 施例包括W下步驟。 1、確定文25東沉積相,細分文25東沉積規模。 1. 1準備文25東沉積相分析所需資料和數據,主要包括:巖屯、數據、錄井數據、測 井數據、粒度分析化驗數據、地震數據、區域沉積背景資料。 1. 2根據步驟1. 1的文25東沉積相分析所需資料和數據,運用巖石相、測井相、地 震相方法,確定文25東為辮狀河Ξ角洲沉積環境,物源方向來自于南西。 1. 3通過辮狀河Ξ角洲沉積模式指導,細分文25東辮狀河Ξ角洲為Ξ角洲平原、 辮狀河Ξ角洲前緣、辮狀河前Ξ角洲;辮狀河Ξ角洲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儲層構型的剩余油描述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目標區沉積相,細分目標區沉積規模;(2)根據步驟(1)細分目標區沉積規模進行儲層構型級次劃分,確定目標區單砂體所對應儲層構型;(3)根據目標區巖心數據、錄井數據、測井數據,通過巖心描述方法,建立目標區取心井對應的由步驟(2)確定的儲層構型的巖電關系;(4)根據步驟(3)建立的目標區取心井的儲層構型的巖電關系,建立目標區單砂體接觸關系;(5)根據步驟(4)建立的目標區單砂體接觸關系,建立覆蓋目標區的儲層構型模型,確定覆蓋目標區的儲層構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喬勇,國殿斌,聶法健,戴厚柱,郭立強,孫靜,王坤,高玉鋒,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