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帶有麥克風的終端。所述終端包括前殼、后殼、電路板和麥克風,所述麥克風設置在所述電路板上;所述終端還包括硅膠套,所述硅膠套上設置有凹槽以及貫穿所述硅膠套的孔洞;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麥克風;所述前殼上設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過所述孔洞,以將所述硅膠套固定在所述前殼上;所述后殼蓋設在所述硅膠套上。在所述帶有麥克風的終端中,通過在所述硅膠套上設置孔洞并且在所述前殼上設置用于穿過所述孔洞的定位柱,以實現在保證硅膠套密封效果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出現硅膠套脫落、裝反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實施例涉及終端設備密封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帶有麥克風的終端。
技術介紹
隨著移動終端,如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以及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普及,這些移動終端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這些移動終端內部通常設置有麥克風,麥克風密封性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質量。現有的麥克風的密封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利用泡棉進行密封,一種是利用硅膠套進行密封。利用泡棉進行密封,操作簡單,成本低廉。而利用硅膠套密封,其密封效果較佳。現有的這兩種密封方式,也各自存在一些缺陷。由于麥克風定位不是很好,利用泡棉進行密封時,容易使泡棉偏離預定的位置導致堵塞用于傳聲的麥克風聲孔,影響聲音的質量。用于密封的硅膠套形狀為方塊狀,其上面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麥克風。所述凹槽可以位于所述硅膠套的中心位置,也可以位于所述硅膠套的非中心位置,在實際設計時往往根據麥克風周邊空隙的大小形狀設置凹槽的位置。利用這種硅膠套進行密封時,由于其并沒有區分上下左右的特定標志,容易在裝配過程中裝反。另外,在用戶使用帶著這種麥克風密封結構的移動終端時,隨著人體行走、拿起或放下移動終端等,可能會造成因硅膠套脫落而堵塞麥克風聲孔,出現音質不佳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帶有麥克風的終端,以實現利用硅膠套密封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出現硅膠套脫落、裝反等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帶有麥克風的終端,該終端包括前殼、后殼、電路板和麥克風,所述麥克風設置在所述電路板上;其中,該終端還包括硅膠套,所述硅膠套上設置有凹槽以及貫穿所述硅膠套的孔洞;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麥克風;所述前殼上設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過所述孔洞,以將所述硅膠套固定在所述前殼上;所述后殼蓋設在所述硅膠套上。進一步的,所述凹槽開口處朝向所述前殼設置,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后殼的位置開設有露出所述麥克風聲孔的第一開口。進一步的,所述前殼、所述后殼或位于所述前殼和所述后殼中間的所述終端的側邊框上設置有第二開口 ;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開口通過聲音通道連接,用于將聲音導入到麥克風中。進一步的,所述凹槽設置有所述第一開口的一側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與所述后殼過盈配合。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進一步的,所述硅膠套的形狀為柱形,其橫截面形狀為T形、橢圓形或多邊形。進一步的,所述孔洞個數為至少兩個,分別設置于所述凹槽的周邊。進一步的,所述孔洞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所述定位柱的形狀為柱形,其橫截面形狀與所述孔洞的形狀對應。進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形狀為圓形或多邊形。進一步的,所述電路板通過雙面膠貼合固定在所述前殼上。本技術實施例通過在所述硅膠套上設置孔洞并且在所述前殼上設置用于穿過所述孔洞的定位柱,解決了現有技術裝配過程中硅膠套容易脫落、裝反導致麥克風所接收到得聲音音質不理想的問題,以實現在保證硅膠套密封效果良好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出現硅膠套脫落、裝反等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帶有麥克風終端局部分解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帶有麥克風終端中硅膠套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非對本技術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技術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結構。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帶有麥克風的終端局部結構分解圖。該終端包括前殼1、后殼2、電路板3和麥克風4,所述麥克風4設置在所述電路板3上;還包括硅膠套5,所述硅膠套5上設置有凹槽51以及貫穿所述硅膠套5的孔洞52 ;所述凹槽51用于放置所述麥克風4 ;所述前殼1上設置有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穿過所述孔洞52,以將所述硅膠套5固定在所述前殼1上;所述后殼2蓋設在所述硅膠套5上。所述前殼和所述后殼可以為麥克風的專用前殼和專用后殼,也可以為移動終端的前殼和后殼,優選是,移動終端的前殼和后殼。這樣的設計可以有效減小移動終端的厚度。所述麥克風通過表面組裝技術與電路板電連接。所述電路板用于為所述麥克風供電,并控制所述麥克風的打開和關閉等。所述電路板為印制電路板,可以為柔性電路板,也可以為剛性電路板。所述電路板與所述前殼固定,其中固定的方法有多種,例如可以在電路板的非電路區域設置貫穿所述電路板的孔洞,所述孔洞用于與所述前殼的定位柱配合定位。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所述定位柱穿過所述電路板上的所述孔洞,從而限制所述電路板的移動,實現對電路板的定位。優選是,所述電路板通過雙面膠貼合固定在所述前殼上,這樣設計,一方面,不需要根據定位柱的位置、大小、形狀重新規劃所述電路板上各走線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將所述電路板與前殼固定的過程中,簡單方便,易操作。為了使聲音能夠有效地進入到麥克風中,同時又不影響其音效,優選是,在所述硅膠套上設置用于使聲音進入所述麥克風聲孔的開口。所述開口可以設置在所述硅膠套上的任何位置,只需要保證所述開口可以直接連通所述凹槽即可。優選是,如圖1所不,凹槽5開口處朝向前殼1設置,凹槽5朝向后殼2的位置開設有露出麥克風聲孔的第一開口 53。這樣設計,由于第一開口 53與麥克風的聲孔直接連通,音效最佳,同時制造工藝最為簡單。此外,在充分考慮了客戶的需求以及移動終端自身內部其他零件的結構、大小等因素的情況下,還可以在所述前殼、所述后殼或位于所述前殼和所述后殼中間的所述終端的側邊框上設置有第二開口 ;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開口通過聲音通道連接,用于將聲音導入到麥克風中。所述聲音通道可以為人工特制的由橡膠或者塑料制成的空心管道,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麥克風的終端,包括前殼、后殼、電路板和麥克風,所述麥克風設置在所述電路板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硅膠套,所述硅膠套上設置有凹槽以及貫穿所述硅膠套的孔洞,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麥克風;所述前殼上設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過所述孔洞,以將所述硅膠套固定在所述前殼上;所述后殼蓋設在所述硅膠套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左州全,熊國訪,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