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流差動后備保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分布式自由擴網廣域電流差動后備保護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超(特)高壓輸電線路電壓等級的提高,電網網架結構的日趨復雜。電網(高壓電力設備)的后備保護整定越來越困難,電網后備保護延時過長的缺陷越來越突出。后備保護(距離Ⅲ段或過流保護)誤動是造成國外近年的大停電的直接誘因之一。研究快速可靠的后備保護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迫切需要。目前研究及試運行的基于IEC61850的廣域后備差動保護采用先劃分電網區域,區域中的每個就地設備都和集中單元通訊交換數據,集中單元負責故障判斷,就地設備負責采集和執行。在這個系統中存在一個核心設備(集中單元),集中單元設備一旦有問題則整個系統會癱瘓;并且擴建時需要修改原有設備參數,安裝調試都要涉及非擴建部分的運行設備。綜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集中式廣域差動后備保護可靠性低、需要人為劃分電網區域,延時過長,整定困難等。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如何提供一種分布式自由擴網廣域電流差動后備保護裝置。(二)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分布式自由擴網廣域電流差動后備保護裝置,包括箱體、電源插件、模擬量輸入插件、開關量輸入插件、就地出口跳閘插件、信號插件、人機插件、本地通訊插件、通道通訊插件、CPU插件。箱體由下板、上板、背板及左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分布式自由擴網廣域電流差動后備保護裝置,包括箱體(1)、電源插件(2)、模擬量輸入插件(3)、開關量輸入插件(4)、就地出口跳閘插件(5)、信號插件(6)、人機插件(37)、本地通訊插件(38)、通道通訊插件(39)、CPU插件(40);箱體包括下板(7)、上板(8)、背板(9)及左、右板;下板(7)內側有起固定插件作用的第一軌道(10)、第二軌道(11)、第三軌道(12)、第四軌道(13)、第五軌道(14)、第六軌道(15)、第七軌道(16)、第八軌道(17)、第九軌道(18);上板(8)內側有起固定插件作用的第十軌道(19)、第十一軌道(20)、第十二軌道(21)、第十三軌道(22)、第十四軌道(23)、第十五軌道(24)、第十六軌道(25)、第十七軌道(26)、第十八軌道(27);背板(9)內有各插件相互連接的電路,背板(9)內側有連接各插件電路的第一插槽(28)、第二插槽(29)、第三插槽(30)、第四插槽(31)、第五插槽(32)、第六插槽(33)、第七插槽(34)、第八插槽(35)、第九插槽(36);電源插件(2)通過下、上側卡槽分別和箱體(1)內的第一軌道(10)、第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分布式自由擴網廣域電流差動后備保護裝置,包括箱體
(1)、電源插件(2)、模擬量輸入插件(3)、開關量輸入插件(4)、
就地出口跳閘插件(5)、信號插件(6)、人機插件(37)、本地通訊
插件(38)、通道通訊插件(39)、CPU插件(40);
箱體包括下板(7)、上板(8)、背板(9)及左、右板;下板(7)
內側有起固定插件作用的第一軌道(10)、第二軌道(11)、第三軌
道(12)、第四軌道(13)、第五軌道(14)、第六軌道(15)、第七
軌道(16)、第八軌道(17)、第九軌道(18);上板(8)內側有起
固定插件作用的第十軌道(19)、第十一軌道(20)、第十二軌道(21)、
第十三軌道(22)、第十四軌道(23)、第十五軌道(24)、第十六軌
道(25)、第十七軌道(26)、第十八軌道(27);背板(9)內有各
插件相互連接的電路,背板(9)內側有連接各插件電路的第一插槽
(28)、第二插槽(29)、第三插槽(30)、第四插槽(31)、第五插
槽(32)、第六插槽(33)、第七插槽(34)、第八插槽(35)、第九
插槽(36);
電源插件(2)通過下、上側卡槽分別和箱體(1)內的第一軌
道(10)、第十軌道(19)固定,電源插件(2)背板外側插頭和箱
體(1)內的第一插槽(28)連接;
模擬量輸入插件(3)通過下、上側卡槽分別和箱體(1)內的
第二軌道(11)、第十一軌道(20)固定,模擬量輸入插件(3)背
板外側插頭和箱體(1)內的第二插槽(29)連接;
開關量輸入插件(4)通過下、上側卡槽分別和箱體(1)內的
第三軌道(12)、第十二軌道(21)固定,開關量輸入插件(4)背
板外側插頭和箱體(1)內的第三插槽(30)連接;
就地出口跳閘插件(5)通過下、上側卡槽分別和箱體(1)內
的第四軌道(13)、第十三軌道(22)固定,就地出口跳閘插件(5)
\t背板外側插頭和箱體(1)內的第四插槽(31)連接;
信號插件(6)通過下、上側卡槽分別和箱體(1)內的第五軌
道(14)、第十四軌道(23)固定,信號插件(6)背板外側插頭和
箱體(1)內的第五插槽(32)連接;
人機插件(37)通過下、上側卡槽分別和箱體(1)內的第六軌
道(15)、第十五軌道(24)固定,人機插件(37)背板外側插頭和
箱體(1)內的第六插槽(33)連接;
本地通訊插件(3)8通過下、上側卡槽分別和箱體(1)內的第
七軌道(16)、第十六軌道(25)固定,本地通訊插件(38)背板外
側插頭和箱體(1)內的第七插槽(34)連接;
通道通訊插件(39)通過下、上側卡槽分別和箱體(1)內的第
八軌道(17)、第十七軌道(26)固定,通道通訊插件(39)背板外
側插頭和箱體(1)內的第八插槽(35)連接;
CPU插件(40)通過下、上側卡槽分別和箱體(1)內的第九軌
道(18)、第十八軌道(27)固定,CPU插件(40)背板外側插頭和
箱體(1)內的第九插槽(36)連接;CPU插件(40)連接通過箱體
(1)的后背板內的電路連接電源插件(2)、模擬量輸入插件(3)、
開關量輸入插件(4)、就地出口跳閘插件(5)、信號插件(6)、人
機插件(37)、本地通訊插件(38)、通道通訊插件(3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文全,白瑞,郭春蘭,李瑞,張悅,張群英,馬振國,宋述勇,郝偉,張曉民,王婷,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