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包括摩擦發電機、電能存儲模塊和電能輸出模塊;所述摩擦發電機用于通過摩擦生成電能并將所述電能輸出至所述電能存儲模塊以進行存儲,所述電能輸出模塊用于將所述電能存儲模塊中的所述電能輸出至所述移動終端。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隨時隨地為移動終端充電,從而更好的延長用戶在戶外使用手機的時間,減少由于移動終端沒電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供電裝置攜帶、使用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供電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對移動終端依賴性越來越大,移動終端的電池容量逐漸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當人們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常會因為電量耗盡而困擾。雖然可以使用移動電源來充電,但移動電源的電量是有限的,也會有用完的時候。并且隨著移動電源容量的增加,其重量也相應增加,因此容量大的移動電源一般比較重,攜帶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電量有限的缺陷,提供一種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從而可以更好的延長用戶在戶外使用手機的時間,滿足用戶需求。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其特點在于,所述供電裝置包括摩擦發電機、電能存儲模塊和電能輸出模塊;所述摩擦發電機用于通過摩擦生成電能并將所述電能輸出至所述電能存儲模塊以進行存儲,所述電能輸出模塊用于將所述電能存儲模塊中的所述電能輸出至所述移動終端。較佳地,所述電能存儲模塊包括第一升壓電路和第二升壓電路;所述第一升壓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摩擦發電機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第一升壓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升壓電路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第二升壓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電能輸出模塊電連接;所述第一升壓電路用于對所述摩擦發電機輸出的電能進行第一次升壓并輸出至所述第二升壓電路,所述第二升壓電路用于對第一次升壓后的電能進行第二次升壓并輸出第二次升壓后的電能至所述電能輸出模塊。較佳地,所述第一升壓電路包括第一開關模塊、第二開關模塊和電容;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導通、所述第二開關模塊斷開時,所述摩擦發電機用于將所述電能輸出至所述電容以對所述電容進行充電;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斷開、所述第二開關模塊導通時,所述摩擦發電機和所述電容用于共同輸出電能至所述第二升壓電路。較佳地,所述電能存儲模塊還包括穩壓二極管,所述穩壓二極管與所述電容連接。較佳地,所述第一開關模塊包括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所述第二開關模塊包括第三開關和第四開關;當所述第一開關和所述第二開關接通,所述第三開關和所述第四開關斷開時,所述第一開關、所述電容、所述第二開關依次串聯的一路電路的兩端接入所述摩擦發電機的輸出端;當所述第一開關和所述第二開關斷開,所述第三開關和所述第四開關接通時,所述第三開關、所述電容、所述第四開關、所述穩壓二極管依次串聯的一路電路的兩端接入所述摩擦發電機的輸出端,其中所述穩壓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摩擦發電機的一個輸出端連接,負極與所述第四開關的一端連接。較佳地,所述第二升壓電路包括DC-DC升壓電路,所述DC-DC升壓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第一升壓電路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DC-DC升壓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電能輸出模塊電連接。較佳地,所述電能輸出模塊包括輸電線,所述輸電線與所述電能存儲模塊的輸出端連接。較佳地,所述電能輸出模塊還包括至少一固定夾,所述固定夾用于夾持并固定所述輸電線。較佳地,所述電能輸出模塊還包括至少一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套設于所述輸電線上。較佳地,所述移動終端包括手機、智能穿戴設備和移動電源中的任意一種。本專利技術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可以隨時隨地為移動終端充電,從而更好的延長用戶在戶外使用手機的時間,減少由于移動終端沒電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且本專利技術的供電裝置攜帶、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中的電能存儲模塊的電路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的方式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但并不因此將本專利技術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實施例1圖1示出了一種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1,包括摩擦發電機11、電能存儲模塊12和電能輸出模塊13;摩擦發電機11用于通過摩擦生成電能并將電能輸出至電能存儲模塊12以進行存儲,電能輸出模塊13用于將電能存儲模塊12中的電能輸出至移動終端2。摩擦發電機11將腳底和地面摩擦產生的電能收集起來,將電能存儲至電能存儲模塊12,再通過電能輸出模塊13將電能輸出至移動終端2,以給移動終端2充電,從而用戶在戶外可以隨時給移動終端2充電。另外,由于本實施例需要通過腳底與地面產生摩擦來產生電能,從而可以鼓勵用戶多運動,促進身體健康。且摩擦產生的電能屬于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有利于環境保護。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電能存儲模塊12可以包括第一升壓電路121和第二升壓電路122。第一升壓電路121的輸入端A與摩擦發電機11的輸出端電連接,第一升壓電路121的輸出端與第二升壓電路122的輸入端電連接,第二升壓電路122的輸出端B與電能輸出模塊13電連接。第一升壓電路121對摩擦發電機11輸出的電能進行第一次升壓并輸出至第二升壓電路122,第二升壓電路122對第一次升壓后的電能進行第二次升壓并輸出第二次升壓后的電能至電能輸出模塊13。具體的,第一升壓電路121包括第一開關模塊、第二開關模塊和電容C;當第一開關模塊導通、第二開關模塊斷開時,摩擦發電機11將電能輸出至電容C以對電容C進行充電;當第一開關模塊斷開、第二開關模塊導通時,摩擦發電機11和電容C共同輸出電能至第二升壓電路122,起到電路第一次升壓的作用。第二升壓電路122包括DC-DC(直流-直流)升壓電路,DC-DC升壓電路的輸入端與第一升壓電路121的輸出端電連接,DC-DC升壓電路的輸出端與電能輸出模塊13電連接。由于DC-DC升壓電路轉換效率和可靠性高,因此采用DC-DC升壓電路對摩擦發電機11的輸出電壓進行升壓,而由于DC-DC升壓電路對于微弱的電壓,其升壓效果不佳,因此需要采用第一升壓電路121來將電路電壓抬升,再用DC-DC電路來進行二次升壓,以將足夠的電能輸出至移動終端2,為其充電。為了穩定電壓,保護移動終端2的充電電池,電能存儲模塊13還包括與電容C連接的穩壓二極管D,穩壓二極管D使得充電電壓不會過高而對手機電池壽命產生影響。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開關模塊包括第一開關S1和第二開關S2,第二開關模塊包括第三開關S3和第四開關S4;當第一開關S1和第二開關S2接通,且第三開關S3和第四開關S4斷開時,第一開關S1、電容C、第二開關S2依次串聯的一路電路的兩端接入摩擦發電機11的輸出端,此時給電容C充電。充電結束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裝置包括摩擦發電機、電能存儲模塊和電能輸出模塊;所述摩擦發電機用于通過摩擦生成電能并將所述電能輸出至所述電能存儲模塊以進行存儲,所述電能輸出模塊用于將所述電能存儲模塊中的所述電能輸出至所述移動終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裝置包括摩擦發
電機、電能存儲模塊和電能輸出模塊;
所述摩擦發電機用于通過摩擦生成電能并將所述電能輸出至所述電能
存儲模塊以進行存儲,所述電能輸出模塊用于將所述電能存儲模塊中的所述
電能輸出至所述移動終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能
存儲模塊包括第一升壓電路和第二升壓電路;
所述第一升壓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摩擦發電機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第
一升壓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升壓電路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第二升壓電
路的輸出端與所述電能輸出模塊電連接;
所述第一升壓電路用于對所述摩擦發電機輸出的電能進行第一次升壓
并輸出至所述第二升壓電路,所述第二升壓電路用于對第一次升壓后的電能
進行第二次升壓并輸出第二次升壓后的電能至所述電能輸出模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升壓電路包括第一開關模塊、第二開關模塊和電容;
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導通、所述第二開關模塊斷開時,所述摩擦發電機
用于將所述電能輸出至所述電容以對所述電容進行充電;
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斷開、所述第二開關模塊導通時,所述摩擦發電機
和所述電容用于共同輸出電能至所述第二升壓電路。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能
存儲模塊還包括穩壓二極管,所述穩壓二極管與所述電容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移動終端的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博,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摩軟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