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重癥監護心力衰竭的中藥丸劑及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黃芪、當歸、龍眼肉、枸杞子、羊紅膻、肉桂、黨參、海馬、白術、艾實、干姜、熟地、川斷、澤蘭、三七、酸棗仁、甘草、刺五加、月季花、益母草、遠志、延胡索、防己、川楝子、附子。本發明專利技術選用藥材藥性相適相輔,針對病因對癥下藥,具有溫陽化氣、利濕行水、補氣養血、活血祛淤之功效,治病求源標本兼治,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及臨床不良反應,經臨床驗證對心力衰竭治愈率較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所屬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重癥監護心力衰竭的中藥丸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心力衰竭又稱“心肌衰竭”,是重癥監護中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是指由于心臟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不能將靜脈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臟,導致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起心臟循環障礙癥候群。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并由此產生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心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內分泌疾患、細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氣腫或其他慢性肺臟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臟病而產生心力衰竭的表現。妊娠、勞累、靜脈內迅速大量補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臟的負擔,而誘發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在老年人中很常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隨年齡增高,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顯著上升。老年人心衰的高發病率與左心室功能的老化、高血壓及其他慢性致病因素的累加效應有關。老年患者,由于增齡性呼吸功能減退、心輸出量降低、肺淤血、肺通氣血流比例失調等原因容易出現低氧血癥,即使輕度心衰即可出現明顯的低氧血癥?,F代醫學對本病發生的基本原理尚缺乏明確的全面認識。心力衰竭的關鍵環節是心輸出量的絕對減少或相對不足,而心輸出量的多少與心肌收縮性的強弱、前負荷和后負荷的高低以及心率的快慢密切相關。因此,凡是到能夠減弱心肌收縮性、使心臟負荷過度和引起心率顯著加快的因素都可能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心力衰竭本身癥狀的一般西醫治療要從減輕心臟負荷、增加心排血量、控制體內的鈉和水等方面考慮。通常采用藥物、介入及手術治療改善心肌缺血等一般治療。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洋地黃類藥物、醛固酮桔抗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鈣拮抗劑等藥物治療,以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療。但西醫治療后的復發率較高,而且長期使用上述西醫藥物治療有一定的副作用,會對病人身體有所損害,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本病在祖國醫學中屬“心悸怔忡”、“水腫”,“喘證”、“痰飲”等范疇。一般分為心腎氣虛、陽虛、氣陽兩虛或心腎陰虛、陰陽兩虛等。心主血脈的功能失常,以致心失所養而心悸怔忡,或陽虛水飲不化,致水飲凌心射肺的驚喘而現咯血之癥,或水飲泛溢而水腫。氣虛陽微可致血行無力而成痰滯,見有紫紺、肝腫大?,F有的中醫治療方案一般集中在溫補心脾,行水化瘀方面,一般見效慢,不太適用重癥監護的心力衰竭患者。本專利技術的藥丸通過長期臨床驗證,將血淤、水飲為標,氣陽虧虛為本作為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對癥下藥標本兼治,方中配有相應的溫陽化氣、利濕行水、補氣養血、活血祛淤的中藥,藥性相適相輔,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及臨床不良反應,經臨床驗證對心力衰竭治愈率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重癥監護心力衰竭的中藥丸劑及制備方法,具有溫陽化氣、利濕行水、補氣養血、活血祛淤之功效,治病求源標本兼治,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均具有很好的療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一種用于治療重癥監護心力衰竭的中藥丸劑,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黃芪60~75g當歸58~73g龍眼肉55~70g枸杞子53~68g羊紅膻51~65g肉桂48~62g黨參45~59g海馬41~54g白術39~52g艾實36~50g干姜34~47g熟地32~45g川斷30~42g澤蘭27~40g三七24~37g酸棗仁21~35g甘草18~34g刺五加15~30g月季花12~27g益母草10~25g遠志8~20g延胡索6~15g防己5~14g川楝子3~9g附子1~6g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黃芪62~73g當歸60~71g龍眼肉58~68g枸杞子55~65g羊紅膻54~62g肉桂50~60g黨參48~55g海馬44~51g白術42~50g艾實39~47g干姜36~45g熟地35~42g川斷33~40g澤蘭30~37g三七27~35g酸棗仁25~32g甘草22~30g刺五加18~27g月季花15~25g益母草12~22g遠志10~18g延胡索9~13g防己7~11g川楝子4~6g附子2~5g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黃芪70g當歸68g龍眼肉65g枸杞子62g羊紅膻58g肉桂55g黨參50g海馬48g白術45g艾實43g干姜40g熟地38g川斷35g澤蘭34g三七31g酸棗仁29g甘草25g刺五加23g月季花20g益母草17g遠志15g延胡索10g防己8g川楝子5g附子3g一種用于治療重癥監護心力衰竭的中藥丸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1)將黃芪、龍眼肉、枸杞子、羊紅膻、肉桂、海馬、干姜、澤蘭、三七、酸棗仁、甘草、月季花、川楝子、附子洗凈、晾干后混合均勻,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5~7倍量的水,加熱煮沸3~4小時,冷卻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3~6倍量的水,加熱煮沸2~3小時,冷卻后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熱,蒸發濃縮為相對密度1.15~1.20的稠膏,備用;(2)將當歸、黨參、熟地、川斷、刺五加、防己放入容器中,加入4~6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放涼,繼續浸泡3~5小時,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放晾,繼續浸泡2~4小時,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蒸蒸發濃縮為相對密度1.10~1.20的稠膏,備用;(3)將白術放入鐵鍋中,文火微炒,炒至表皮變黃后,噴灑即墨老酒,繼續炒至表皮焦黃后,取出放涼,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分,備用;(4)將艾實洗凈烘干,粉碎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5)將益母草洗凈切段,晾干后噴灑黃酒拌勻,悶潤至酒吸盡,炒干,取出放涼,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6)將遠志粉碎后放入容器,在容器中加入3~4倍量的陳醋,浸泡4~6小時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2~3倍量的陳醋,浸泡3~4小時后,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入2~3倍量的水,加熱蒸發濃縮為相對密度1.30~1.40的稠膏,備用;(7)將延胡索洗凈后加定量的米醋拌勻,悶潤至醋被吸盡后,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8)將步驟(1)、步驟(2)、步驟(6)所得的稠膏與步驟(3)、步驟(4)、步驟(5)、步驟(7)中所得的細粉混合,加入煉蜜攪拌均勻后,制備為每粒8g的藥丸。本專利技術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治療重癥監護心力衰竭的中藥丸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治療重癥監護心力衰竭的中藥丸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重癥監護心力衰竭的中藥丸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重癥監護心力衰竭的中藥丸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
4.一種用于治療重癥監護心力衰竭的中藥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黃芪、龍眼肉、枸杞子、羊紅膻、肉桂、海馬、干姜、澤蘭、三七、酸棗仁、甘草、月季花、川楝子、附子洗凈、晾干后混合均勻,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5~7倍量的水,加熱煮沸3~4小時,冷卻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3~6倍量的水,加熱煮沸2~3小時,冷卻后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熱,蒸發濃縮為相對密度1.15~1.20的稠膏,備用;
(2)將當歸、黨參、熟地、川斷、刺五加、防己放入容器中,加入4~6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放涼,繼續浸泡3~5小時,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放晾,繼續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匡榮巖,修雪梅,唐興武,尹倩倩,夏文騫,
申請(專利權)人:匡榮巖,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