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護腰康復器,包括護腰板,所述護腰板包括四個同型號的第一至第四護腰片,每個所述護腰片的上端部通過螺絲固定有間接懸掛裝置,其兩側分別設置有皮帶安裝孔;所述第一、第二護腰片通過第一皮帶連接,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通過第一螺紋活動桿與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組裝;所述第三護腰片通過第二皮帶與第四護腰片連接;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通過第二螺紋活動桿與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組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護腰康復器,通過轉動旋轉手輪,帶動外桿運動,完成內桿兩端長度調節,即可調節快速調節護腰康復器對人體腰部的支撐牽引力度,護腰、支撐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康復器,具體涉及一種護腰康復器,屬于醫療康復設備
技術介紹
頂梁柱是房屋中的支柱,一旦頂梁柱變得脆弱不堪,房屋也就很容易坍塌了,同樣的,脊椎是支撐身體的頂梁柱,脊椎中尤為重要的是腰椎,腰椎承受力最大,如果腰椎不夠結實,我們的身體很容易失去平衡,容易出現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或腰酸背痛的現象,因此,我們只有先把這項頂梁柱支撐住,減輕符合,才能讓它慢慢恢復;為了支撐保護腰部軟組織損傷,或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的腰腿痛、肢體麻木、活動功能障礙等癥狀,設計一款護腰康復器。
技術實現思路
(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護腰康復器,操作簡單,且護腰、支撐效果好。( 二)技術方案本技術的護腰康復器,包括護腰板,所述護腰板包括四個同型號的的第一至第四護腰片,每個所述護腰片的上端部通過螺絲固定有間接懸掛裝置,其兩側分別設置有皮帶安裝孔;所述第一、第二護腰片通過第一皮帶連接,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通過第一螺紋活動桿與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組裝;所述第三護腰片通過第二皮帶與第四護腰片連接;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通過第二螺紋活動桿與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組裝;所述第一、第二螺紋活動桿上活動安裝有旋轉手輪。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螺紋活動桿由航天工程塑料制成,所述第一螺紋活動桿和第二螺紋活動桿包括螺旋安裝的內桿和外桿;所述外桿與旋轉手輪安裝。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皮帶的一端設置有卡扣。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為流線型結構。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護腰板為超細纖維材質。(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護腰康復器,通過第一、第二皮帶將護腰康復器固定于人體的腰部位置,且使護腰板的內側緊貼于人體,通過轉動旋轉手輪,帶動外桿運動,完成內桿兩端長度調節,即可調節第一、第二護腰片與第三、第四護腰片間的距離,從而快速調節護腰康復器對人體腰部的支撐牽引力度,操作簡單,且護腰、支撐效果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與人體的安裝示意圖。附圖中的零部件標注為:1_護腰板,2-第一護腰片,3-第二護腰片,4-第三護腰片,5-第四護腰片,6-螺絲,7-間接懸掛裝置,8-皮帶安裝孔,9-第一螺紋活動桿,10-第二皮帶,11-第二螺紋活動桿,12-旋轉手輪,13-內桿,14-外桿,15-卡扣,16-皮帶安裝孔,17-人體。【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的護腰康復器,包括護腰板1,所述護腰板1包括四個同型號的的第一至第四護腰片2、3、4、5,每個所述護腰片的上端部通過螺絲6固定有間接懸掛裝置7,其兩側分別設置有皮帶安裝孔16 ;所述第一和第二護腰片2、3通過第一皮帶8連接,所述第一和第三護腰片2、4通過第一螺紋活動桿9與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2、4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7組裝;所述第三護腰片4通過第二皮帶10與第四護腰片5連接;所述第二和第四護腰片3、5通過第二螺紋活動桿11與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3、5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7組裝;所述第一、第二螺紋活動桿9、11上活動安裝有旋轉手輪12ο所述第一、第二螺紋活動桿9、11由航天工程塑料制成,所述第一螺紋活動桿9和第二螺紋活動桿11包括螺旋安裝的內桿13和外桿14 ;所述外桿13與旋轉手輪12安裝。所述第一、第二皮帶8、10的一端設置有卡扣15。所述間接懸掛裝置7為流線型結構。 所述護腰板1為超細纖維材質。本技術的護腰康復器的使用方法,如圖2所示,通過第一、第二皮帶將護腰康復器固定于人體17的腰部位置,且使護腰板的內側緊貼于人體,通過轉動旋轉手輪,帶動外桿運動,完成內桿調節,即可調節第一護、第二護腰片與第三、第四護腰片間的距離,從而快速調節護腰康復器對人體17腰部的支撐牽引力度。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技術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請求保護的
技術實現思路
,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主權項】1.一種護腰康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護腰板,所述護腰板包括四個同型號的的第一至第四護腰片,每個所述護腰片的上端部通過螺絲固定有間接懸掛裝置,其兩側分別設置有皮帶安裝孔;所述第一、第二護腰片通過第一皮帶連接,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通過第一螺紋活動桿與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組裝;所述第三護腰片通過第二皮帶與第四護腰片連接;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通過第二螺紋活動桿與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組裝;所述第一、第二螺紋活動桿上活動安裝有旋轉手輪。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腰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螺紋活動桿由航天工程塑料制成,所述第一螺紋活動桿和第二螺紋活動桿包括螺旋安裝的內桿和外桿;所述外桿與旋轉手輪安裝。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腰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皮帶的一端設置有卡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腰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為流線型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腰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護腰板為超細纖維材質。【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護腰康復器,包括護腰板,所述護腰板包括四個同型號的第一至第四護腰片,每個所述護腰片的上端部通過螺絲固定有間接懸掛裝置,其兩側分別設置有皮帶安裝孔;所述第一、第二護腰片通過第一皮帶連接,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通過第一螺紋活動桿與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組裝;所述第三護腰片通過第二皮帶與第四護腰片連接;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通過第二螺紋活動桿與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組裝。本技術的護腰康復器,通過轉動旋轉手輪,帶動外桿運動,完成內桿兩端長度調節,即可調節快速調節護腰康復器對人體腰部的支撐牽引力度,護腰、支撐效果好。【IPC分類】A61F5/042【公開號】CN204971757【申請號】CN201520757280【專利技術人】蔡萬里 【申請人】蔡萬里【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申請日】2015年9月25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護腰康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護腰板,所述護腰板包括四個同型號的的第一至第四護腰片,每個所述護腰片的上端部通過螺絲固定有間接懸掛裝置,其兩側分別設置有皮帶安裝孔;所述第一、第二護腰片通過第一皮帶連接,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通過第一螺紋活動桿與所述第一、第三護腰片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組裝;所述第三護腰片通過第二皮帶與第四護腰片連接;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通過第二螺紋活動桿與所述第二、第四護腰片上的所述間接懸掛裝置組裝;所述第一、第二螺紋活動桿上活動安裝有旋轉手輪。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萬里,
申請(專利權)人:蔡萬里,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