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利用微波電路加工工藝制作在印制板圖上,包括有輸入端口、輸出端口一和輸出端口二,輸入端口與輸出端口一之間依次串聯有第一金屬微帶線、第二金屬微帶線、第三金屬微帶線、第四金屬微帶線,輸入端口與輸出端口二之間依次串聯有第五金屬微帶線、第六金屬微帶線、第七金屬微帶線、第八金屬微帶線,第一金屬微帶線與第五金屬微帶線之間連接有第一隔離電阻,第二金屬微帶線與第六金屬微帶線之間連接有第二隔離電阻,第三金屬微帶線與第七金屬微帶線之間連接有第一隔離電阻,第四金屬微帶線與第八金屬微帶線之間連接有第四隔離電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設及微波功分器領域,具體是一種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
技術介紹
多模多頻多通道多系統是移動終端發展的必然方向,運對通信技術提出了寬頻 帶、小型化的要求。傳統的微波功分器由于其性能限制,已經不能滿足寬頻帶、小型化的要 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W解決現有技術微波功 分器無法滿足需求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種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利用微波電路加工工藝制作在印制板圖上,其特 征在于:包括有輸入端口Z。、輸出端口一Zci和輸出端口二2。2,輸入端口Z。與輸出端口一Zci之間依次串聯有第一金屬微帶線2山、第二金屬微帶線221^2、第^金屬微帶線Z3L3、第四金屬 微帶線2山,由第一金屬微帶線Z山、第二金屬微帶線221^2、第;金屬微帶線Z3L3、第四金屬 微帶線2山在輸入端口Z。和輸出端口一Z。義間形成第一通路,輸入端口Z。與輸出端口二 Zc2之間依次串聯有第五金屬微帶線ZsLs、第六金屬微帶線ZeLe、第屯金屬微帶線Z山、第八 金屬微帶線ZsLs,由第五金屬微帶線ZsLs、第六金屬微帶線ZeLe、第屯金屬微帶線、第八 金屬微帶線ZsLs在輸入端口Z。和輸出端口二Z。2之間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第二通路關 于中間線對稱,第一通路中第一金屬微帶線ZiLi至第四金屬微帶線Z4L4的線寬依次增加, 第二通路中第五金屬微帶線ZsLs至第八金屬微帶線Z山8的線寬依次增加,且第一金屬微帶 線ZiLi線寬與第五金屬微帶線Z山U線寬相同,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線寬與第六金屬微帶線 ZeLe線寬相同,第S金屬微帶線Z3L3線寬與第屯金屬微帶線2去7線寬相同,第四金屬微帶線 2山4線寬與第八金屬微帶線Z山8線寬相同,第一金屬微帶線Z山與第五金屬微帶線Z山e之 間連接有第一隔離電阻Rl,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與第六金屬微帶線ZeLe之間連接有第二隔 離電阻R2,第=金屬微帶線Z3L3與第屯金屬微帶線Z 之間連接有第一隔離電阻R3,第四 金屬微帶線Z4L4與第八金屬微帶線Z山8之間連接有第四隔離電阻R4,第一隔離電阻Rl至 第四隔離電阻R4分別位于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之間中間線上,且第一隔離電阻Rl至第四 隔離電阻R4的阻值依次增加。 所述的一種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各個金屬微帶線的厚度均為 35Jim,材質為微波板材Rogers4350,各個金屬微帶線離地層的高度為0. 5mm,各個金屬微 帶線和地層之間為人工質層。 所述的一種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屬微帶線ZiLi的 線寬Wl為0. 4mm,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的線寬W2為0. 495mm,第S金屬微帶線Z3L3的線寬 W3為0. 595mm,第四金屬微帶線Z4L4的線寬W4為0. 79mm。 本技術優點為: 1)采用了PCB圖制成的微波功分器減小了電路的尺寸,減小了多系統測試儀表的 體積。 2)覆蓋TD-LTE-Advanced、TD-LTE、LTE-Advanced抑D、LTE抑D、TD-SCDMA、WCDMA、 GSM模式的小型功率分配器,工作在0. 4GHz到6GHz頻段上,從而滿足多模通信中的要求。 3)增加了儀表的可靠性,降低了儀表的成本?!靖綀D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PCB圖。 圖2為本技術的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結構原理框圖。 圖3為本技術的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Sll參數曲線圖。圖4為本技術的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S21參數傳輸曲線圖。 圖5為本技術的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S23參數傳輸曲線圖?!揪唧w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利用微波電路加工工藝制作在 印制板圖上,包括有輸入端口Z。、輸出端口一Zci和輸出端口二Z。2,輸入端口Z。與輸出端口 一Zdi之間依次串聯有第一金屬微帶線Z山、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第S金屬微帶線Z3L3、第 四金屬微帶線Z4L4,由第一金屬微帶線ZiLi、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第=金屬微帶線Z3L3、第 四金屬微帶線Z4L4在輸入端口Z。和輸出端口一Z。1之間形成第一通路,輸入端口Z。與輸 出端口二Zu2之間依次串聯有第五金屬微帶線ZsLs、第六金屬微帶線2山3、第屯金屬微帶線 、第八金屬微帶線ZsLs,由第五金屬微帶線ZsLs、第六金屬微帶線ZeLe、第屯金屬微帶線 、第八金屬微帶線ZsLs在輸入端口Z。和輸出端口二Z。2之間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第 二通路關于中間線對稱,第一通路中第一金屬微帶線ZiLi至第四金屬微帶線Z山4的線寬依 次增加,第二通路中第五金屬微帶線ZsLs至第八金屬微帶線ZsLs的線寬依次增加,且第一金 屬微帶線ZiLi線寬與第五金屬微帶線Z山U線寬相同,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線寬與第六金屬 微帶線ZeLe線寬相同,第S金屬微帶線Z3L3線寬與第屯金屬微帶線Z山線寬相同,第四金 屬微帶線Z4L4線寬與第八金屬微帶線Z山8線寬相同,第一金屬微帶線Z山與第五金屬微帶 線ZsLs之間連接有第一隔離電阻Rl,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與第六金屬微帶線Z山之間連接 有第二隔離電阻R2,第=金屬微帶線Z3L3與第屯金屬微帶線Z去7之間連接有第一隔離電阻 R3,第四金屬微帶線Z4L4與第八金屬微帶線ZsLs之間連接有第四隔離電阻R4,第一隔離電 阻Rl至第四隔離電阻R4分別位于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之間中間線上,且第一隔離電阻Rl 至第四隔離電阻R4的阻值依次增加。 各個金屬微帶線的厚度均為35Jim,材質為微波板材Rogers4350,各個金屬微帶 線離地層的高度為0. 5mm,各個金屬微帶線和地層之間為人工質層。[001引第一金屬微帶線ZiLi的線寬Wl為0. 4mm,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的線寬W2為 0. 495臟,第;金屬微帶線Z3L3的線寬W3為0. 595臟,第四金屬微帶線Z山4的線寬W4為 0. 79mm0 第一隔離電阻Rl的阻值為90. 9Q,第二隔離電阻R2的阻值為205Q,第S隔離電 阻R3的阻值為301Q,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型化超寬帶微波功分器,利用微波電路加工工藝制作在印制板圖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輸入端口Z0、輸出端口一Z01和輸出端口二Z02,輸入端口Z0與輸出端口一Z01之間依次串聯有第一金屬微帶線Z1L1、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第三金屬微帶線Z3L3、第四金屬微帶線Z4L4,由第一金屬微帶線Z1L1、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第三金屬微帶線Z3L3、第四金屬微帶線Z4L4在輸入端口Z0和輸出端口一Z01之間形成第一通路,輸入端口Z0與輸出端口二Z02之間依次串聯有第五金屬微帶線Z5L5、第六金屬微帶線Z6L6、第七金屬微帶線Z7L7、第八金屬微帶線Z8L8,由第五金屬微帶線Z5L5、第六金屬微帶線Z6L6、第七金屬微帶線Z7L7、第八金屬微帶線Z8L8在輸入端口Z0和輸出端口二Z02之間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第二通路關于中間線對稱,第一通路中第一金屬微帶線Z1L1至第四金屬微帶線Z4L4的線寬依次增加,第二通路中第五金屬微帶線Z5L5至第八金屬微帶線Z8L8的線寬依次增加,且第一金屬微帶線Z1L1線寬與第五金屬微帶線Z5L15線寬相同,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線寬與第六金屬微帶線Z6L6線寬相同,第三金屬微帶線Z3L3線寬與第七金屬微帶線Z7L7線寬相同,第四金屬微帶線Z4L4線寬與第八金屬微帶線Z8L8線寬相同,第一金屬微帶線Z1L1與第五金屬微帶線Z5L5之間連接有第一隔離電阻R1,第二金屬微帶線Z2L2與第六金屬微帶線Z6L6之間連接有第二隔離電阻R2,第三金屬微帶線Z3L3與第七金屬微帶線Z7L7之間連接有第一隔離電阻R3,第四金屬微帶線Z4L4與第八金屬微帶線Z8L8之間連接有第四隔離電阻R4,第一隔離電阻R1至第四隔離電阻R4分別位于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之間中間線上,且第一隔離電阻R1至第四隔離電阻R4的阻值依次增加。...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政,徐波,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