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采血手墊及采血手墊組,解決現有采血方式耗費大量消毒紙巾和壓脈帶,產生大量感染性廢物的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血手墊,包括手墊和側翼,手墊呈長條狀,手墊沿長度方向的兩個側均設置側翼。采血時,受檢者將手臂放在手墊上,用側翼將手臂圍住再用壓脈帶捆扎,避免壓脈帶和受檢者的皮膚接觸,故壓脈帶可多次使用,減少感染性廢物的產生。采血手墊選用布料制成,經清洗和消毒后可再次使用,且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方便實用。將多張采血手墊縫合在一起形成采血手墊組,縫合位置為手墊未設置側翼的一邊,便于回收,也便于清洗和消毒后的整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用采血手墊以及由多張采血手墊縫合在一起的采血手墊組。
技術介紹
目前,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采血時應該一人一巾,在進行采血時,將受檢者的手臂放于消毒紙巾上再進行采血,下一位受檢者換用新的消毒紙巾,消毒紙巾使用后即廢棄,產生大量的感染性廢物;由此,壓脈帶只能直接接觸到受檢者的皮膚,使用后必須清洗消毒后才能使用,其過程中也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提供一種采血手墊,消毒后可多次使用,解決現有采血方式耗費大量的消毒紙巾和壓脈帶,產生大量感染性醫療廢物的問題。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血手墊,包括手墊和側翼,手墊呈長條狀,手墊沿長度方向的兩個側邊均設置側翼。進行采血時,受檢者將手臂放在手墊上,用側翼將手臂圍住再用壓脈帶捆扎,壓脈帶捆扎于側翼上,由于側翼的隔離,壓脈帶不會與受檢者的皮膚直接接觸,故壓脈帶可多次使用,減少感染性廢物的產生,同時節約耗材。進一步的是,所述手墊和側翼均由布料制成,手墊和側翼的邊緣為包邊縫紉結構。這樣每位受檢者可使用一張采血手墊,使用過的采血手墊經過清洗和消毒處理可以再次使用,減少感染性廢物的產生。進一步的是,所述手墊和側翼均呈長方形狀,手墊和側翼互相垂直,采血手墊呈“十”字形。進一步的是,所述手墊和側翼均呈長方形狀,手墊的兩側分別設置左側翼和右側翼,并且采血手墊沿手墊長度方向的中線呈軸對稱狀。具體地,所述手墊和側翼均呈長方形狀,手墊的長寬尺寸為400mmX 150mm,左側翼和右側翼的長寬尺寸均為120mmX 60mm,且左側翼和右側翼長度方向的中線距離手墊寬度方向側邊的距離為90mmo此外,為了使受檢者舒適及便于整理上述采血手墊,可將多張上述任意一種采血手墊縫合在一起,形成采血手墊組,縫合位置為手墊未設置側翼的一邊。例如將30至50張上述任意一種采血手墊縫合在一起,形成采血手墊組,便于回收,也便于清洗和消毒后的整理。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避免采血過程中壓脈帶和受檢者的皮膚直接接觸,壓脈帶可多次使用,同時也對受檢者的手臂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采血手墊用布料制成,清洗消毒后可再次使用,實現多次使用,減少了感染性廢物的產生;采血手墊可由兩塊布料縫在一起即可,加工容易,成本低,且方便實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采血手墊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手墊1、左側翼2、右側翼3。【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采血手墊包括手墊1和側翼,手墊1呈長條狀,手墊1沿長度方向的兩個側邊中,至少一個側邊設置側翼。如圖1所示,采血手墊沿手墊1長度方向的中線軸對稱,手墊1和側翼均呈長方形狀,手墊1和側翼互相垂直,呈“十”字形,手墊1的長寬尺寸為400_x 150mm ;側翼包括左側翼2和右側翼3,左側翼2和右側翼3的長寬尺寸均為120mmX60mm,左側翼2和右側翼3上邊緣距手墊1頂端的距離為60mm,也就是左側翼2和右側翼3長度方向的中線距離手墊1寬度方向側邊的距離為90mm。手墊1為一塊長方形布料,側翼也為一塊長方形布料,手墊1和側翼的邊緣為包邊縫紉結構。將側翼垂直地縫紉于手墊1上,側翼布料超出手墊1的兩側分別形成左側翼2和右側翼3。進行采血時,受檢者將手臂放在手墊1上,用左側翼2和右側翼3將手臂合圍再用壓脈帶捆扎,壓脈帶捆扎于采血手墊的左側翼2和右側翼3上,由于采血手墊的隔離,壓脈帶不會與受檢者的皮膚直接接觸,故壓脈帶可多次使用,減少感染性廢物的產生。而且,采血手墊用布料制成,清洗消毒后可再次使用,實現多次使用,可減少感染性廢物的產生;采血手墊可由兩塊布料縫在一起即可,加工容易,成本低,且使用方便。此外,為了使受檢者舒適以及便于整理上述采血手墊,可將多張上述任意一種采血手墊縫合在一起,形成采血手墊組,縫合位置為手墊1未設置側翼的一邊,即就是長條狀手墊1的遠離設置側翼的短邊上。例如將10至30張上述采血手墊縫合在一起,形成采血手墊組。這樣便于采血手墊的回收,也便于采血手墊的清洗及消毒后的整理。【主權項】1.采血手墊,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墊(1)和側翼,手墊(1)呈長條狀,手墊(1)沿長度方向的兩個側邊均設置側翼。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墊(1)和側翼均由布料制成,手墊(1)和側翼的邊緣為包邊縫紉結構。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墊(1)和側翼均呈長方形狀,手墊(1)和側翼互相垂直,采血手墊呈“十”字形。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墊(1)和側翼均呈長方形狀,手墊(1)的兩側分別設置左側翼(2)和右側翼(3),并且采血手墊沿手墊(1)長度方向的中線呈軸對稱。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采血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墊(1)和側翼均呈長方形狀,所述手墊(1)和側翼均呈長方形狀,手墊(1)的長寬尺寸為400mmX 150mm,左側翼(2)和右側翼(3)的長寬尺寸均為120mmX60mm,且左側翼(2)和右側翼(3)長度方向的中線距離手墊(1)寬度方向側邊的距離為90mmo6.采血手墊組,其特征在于:由多張上述權利要求1至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采血手墊縫合而成,縫合位置為手墊(1)未設置側翼的一邊。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采血手墊組,其特征在于:采血手墊組由30至50張采血手墊縫合而成。【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采血手墊及采血手墊組,解決現有采血方式耗費大量消毒紙巾和壓脈帶,產生大量感染性廢物的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血手墊,包括手墊和側翼,手墊呈長條狀,手墊沿長度方向的兩個側均設置側翼。采血時,受檢者將手臂放在手墊上,用側翼將手臂圍住再用壓脈帶捆扎,避免壓脈帶和受檢者的皮膚接觸,故壓脈帶可多次使用,減少感染性廢物的產生。采血手墊選用布料制成,經清洗和消毒后可再次使用,且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方便實用。將多張采血手墊縫合在一起形成采血手墊組,縫合位置為手墊未設置側翼的一邊,便于回收,也便于清洗和消毒后的整理。【IPC分類】A61B5/15【公開號】CN204971316【申請號】CN201520712584【專利技術人】趙淑珍, 何曉俐, 代興容, 陳慧 【申請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申請日】2015年9月1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采血手墊,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墊(1)和側翼,手墊(1)呈長條狀,手墊(1)沿長度方向的兩個側邊均設置側翼。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淑珍,何曉俐,代興容,陳慧,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