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防靜電面料,屬于面料
技術介紹
傳統的面料通常為單層結構,功能較為單一。近幾年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出現了雙層面料,雙層面料為三維結構,具有立體層次感,厚實度和強度都比較好,但不具備防靜電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立體層次感較好的防靜電面料。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防靜電面料,包括面料本體,所述面料本體表面設有細紋面料層,細紋面料層與面料本體用線連接,所述細紋面料層上分布粗紋長方形短條布,所述短條布在水平方向上交錯排列,并用線固定在細紋面料層上,所述面料本體的底面設有絨毛層,絨毛層底面設有防靜電層,所述防靜電層上開設有下層氣孔,所述細紋面料層上開設有上層氣孔。制作防靜電面料的工藝方法為:1)、紗線品種設計:選用羊毛纖維、竹炭滌綸纖維和聚乳酸纖維,對羊毛纖維、竹炭滌綸纖維和聚乳酸纖維進行抗起球處理、酶處理和柔軟處理,抗起球處理選用磷酸酯三氧化二銻混合物作為抗起球劑,磷酸酯三氧化二銻混合物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1.5-4%,酶處理系使用蛋白酶進行處理,蛋白酶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的0.1-0.2%,柔軟處理選用的柔軟劑為水溶性有機硅柔軟劑,水溶性有機硅柔軟劑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的6-8%;2)、紡紗工藝:將染色后70%的細支羊毛纖維,30%的聚酯纖維通過和毛→打毛→開松→梳毛(成條)→并條(一并、二并)→氣流紡→自動絡筒,其中紡紗工藝流程中控制相對濕度50%~55%,溫度25℃~30℃。在和毛工藝中,選用Ni ...
【技術保護點】
防靜電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體(1),所述面料本體(1)表面設有細紋面料層(2),細紋面料層(2)與面料本體(1)用線連接,所述細紋面料層(2)上分布粗紋長方形短條布(3),所述短條布(3)在水平方向上交錯排列,并用線固定在細紋面料層(2)上,所述面料本體(1)的底面設有絨毛層(4),絨毛層(4)底面設有防靜電層(5),所述防靜電層(5)上開設有下層氣孔(6),所述細紋面料層(2)上開設有上層氣孔(7)。
【技術特征摘要】
1.防靜電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體(1),所述面料本體(1)表面設有細紋面料層(2),細紋面料層(2)與面料本體(1)用線連接,所述細紋面料層(2)上分布粗紋長方形短條布(3),所述短條布(3)在水平方向上交錯排列,并用線固定在細紋面料層(2)上,所述面料本體(1)的底面設有絨毛層(4),絨毛層(4)底面設有防靜電層(5),所述防靜電層(5)上開設有下層氣孔(6),所述細紋面料層(2)上開設有上層氣孔(7)。
2.制作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靜電面料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
1)、紗線品種設計:
選用羊毛纖維、竹炭滌綸纖維和聚乳酸纖維,對羊毛纖維、竹炭滌綸纖維和聚乳酸纖維進行抗起球處理、酶處理和柔軟處理,抗起球處理選用磷酸酯三氧化二銻混合物作為抗起球劑,磷酸酯三氧化二銻混合物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1.5-4%,酶處理系使用蛋白酶進行處理,蛋白酶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的0.1-0.2%,柔軟處理選用的柔軟劑為水溶性有機硅柔軟劑,水溶性有機硅柔軟劑用量為羊毛纖維重量的6-8%;
2)、紡紗工藝:
將染色后70%的細支羊毛纖維,30%的聚酯纖維通過和毛→打毛→開松→梳毛(成條)→并條(一并、二并)→氣流紡→自動絡筒,其中紡紗工藝流程中控制相對濕度50%~55%,溫度25℃~3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耿志興,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博特紡織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