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效的履帶式全液壓物料搬運機,包括車架、行走機構、主平臺、動力系統、閉式回轉系統、工作裝置,所述車架上端安裝閉式回轉系統,下端設置行走機構,所述主平臺坐落在閉式回轉系統上,所述主平臺上設置有動力系統、電氣控制系統,所述工作裝置后端鉸接在主平臺上且和主平臺之間還設置2個相對稱的液壓油缸,所述動力系統分別通過不同的液壓馬達連接并驅動行走機構、閉式回轉系統、工作裝置,所述行走機構為履帶機構,包括履帶、驅動輪、行走架,所述驅動輪安裝在行走架上,履帶纏繞在驅動輪上,所述履帶為加長三筋履帶板且外表面加焊了耐磨板,所述動力系統通過履帶液壓馬達連接驅動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大大的提高物料搬運的工作效率,減少設備需求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搬運機,尤其是一種高效的履帶式全液壓物料搬運機。
技術介紹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港口、碼頭、鐵路貨場及各種物料集散地的物流量急劇增加。原來的正面吊、港口吊、挖掘機、裝載機等常規物料搬運工具需要臺量大,占用面積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差,已不能滿足日常的工作需要。經過檢索,在本
沒有發現相同技術的公開文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的履帶式全液壓物料搬運機,可以大大的提高物料搬運的工作效率,減少設備需求量。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該高效的履帶式全液壓物料搬運機包括車架、行走機構、主平臺、動力系統、閉式回轉系統、工作裝置,所述車架上端安裝閉式回轉系統,下端設置行走機構,所述主平臺坐落在閉式回轉系統上,所述主平臺上設置有動力系統、電氣控制系統,所述工作裝置后端鉸接在主平臺上且和主平臺之間還設置2個相對稱的液壓油缸,所述動力系統分別通過不同的液壓馬達連接并驅動行走機構、閉式回轉系統、工作裝置,所述行走機構為履帶機構,包括履帶、驅動輪、行走架,所述驅動輪安裝在行走架上,履帶纏繞在驅動輪上,所述履帶為加長三筋履帶板且外表面加焊了耐磨板,所述動力系統通過履帶液壓馬達連接驅動輪。本技術的目的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所述車架為龍門式下車架,車架下端連接行走機構的行走架,所述車架上段內部與閉式回轉系統之間設置一個5000升的副油箱,副油箱為柴油箱,主平臺上設置相緊鄰的液壓油箱和主柴油箱,動力系統連接主柴油箱和副油箱。所述主平臺上還設置駕駛艙、電氣控制系統、檢修平臺,電氣控制系統設置在駕駛艙內,所述電氣控制系統分別連接動力系統、駕駛操縱桿、行走機構、閉式回轉系統、工作裝置,檢修平臺周邊設置護欄。所述駕駛艙包括加高式、前探式、頂防護、前防護、全防護多種結構。所述電氣控制系統包括稱重系統、過載保護系統、工作范圍設定系統、行走報警系統、緊急停車系統、風速監測系統。所述工作裝置由相鉸接的超長的后臂、前臂組成,前臂后臂都采用雙液壓油缸驅動。所述前臂的前端鉸接附具,附具都是由動力系統液壓驅動。所述回轉系統采用閉式回轉系統,由兩個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驅動,通過內齒式回轉支撐減速帶動上部結構旋轉。所述動力系統為柴油機。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龍門式下車架。龍門式下車架為整機的行走機構,動力、控制系統安裝平臺的液壓油傳至其左右兩條履帶架的液壓馬達提供支撐,馬達通過其上面的驅動輪驅動履帶在地面上行走。為了滿足起吊時的穩定性及便于下方可以通過卡車或火車等車輛,我們對下車架進行了加長加高加寬處理。為了減小加油次數,把與上工作平臺連接的中間連接架改造成了個5000升的副油箱,可以滿足整機連續多日工作需要。為了降低接地比壓,增大轉彎能力,我們在傳統的加長三筋履帶板基礎上加焊了耐磨板。動力、控制系統安裝平臺。此平臺上裝有大功率柴油發動機,發動機功率通過液壓栗轉化為液壓功率,再通過多路閥分配給各個執行機構。該平臺連接龍門式下車架和工作裝置,還連接駕駛艙、電氣控制系統、閉式回轉系統、檢修平臺等部件。工作裝置。工作裝置有超長的后臂和前臂及驅動油缸組成,前臂后臂都采用雙液壓油缸驅動。具有起吊能力大,工作范圍廣,定位準確,操作速度快、安全等特點。附具。附具可以是抓散料的哈式斗,也可以是抓木頭的抓木器,也可以是吊鋼管的吊管器等。總之,根據使用工況要求,可以配備多達幾十種的工作附具,真正實現了一機多能。這些附具都是由液壓驅動,通過液壓快速連接接頭切換,可以實現抓取、旋轉等功能。駕駛艙。駕駛艙有加高式、前探式、頂防護、前防護、全防護等多種結構,可以盡可能的方便駕駛員操作及提供安全防護。電氣控制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具備稱重系統、過載保護系統、工作范圍設定系統、行走報警系統、緊急停車系統、風速監測系統等。稱重系統可以準確衡量駕駛員每天的工作量,方便量化管理。過載保護系統在起吊物體超出設備在該范圍的起吊能力時發出報警,防止誤操作。工作范圍設定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的工作空間設定工作范圍,以免對周圍物體造成意外損壞。總之,該設備具備詳盡的電控系統,可以極大的方便駕駛員的操作。閉式回轉系統。回轉系統采用閉式回轉系統,由兩個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驅動,通過內齒式回轉支撐減速帶動上部結構旋轉。馬達與栗組成閉式回路,回轉啟動迅速平穩,效率高。檢修平臺。為了方便日常的上下設備及必要的檢修,設計了方便寬敞的檢修平臺,檢修平臺任何位置承載能力都不低于1噸,且周圍都有護欄防護,十分安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側視圖。圖中:龍門式下車架1 ;動力、控制系統安裝平臺2 ;工作裝置3 ;附具4 ;駕駛艙5 ;電氣控制系統6 ;閉式回轉系統7 ;檢修平臺8 ;副油箱9。【具體實施方式】有關本技術的詳細說明及
技術實現思路
,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技術加以限制。根據圖1,該高效的履帶式全液壓物料搬運機包括車架、行走機構、主平臺即動力、控制系統安裝平臺2、動力系統、閉式回轉系統7、工作裝置3,所述車架上端安裝閉式回轉系統,下端設置行走機構,所述主平臺坐落在閉式回轉系統上,所述主平臺上設置有動力系統、電氣控制系統,所述工作裝置后端鉸接在主平臺上且和主平臺之間還設置2個相對稱的液壓油缸,所述動力系統分別通過不同的液壓馬達連接并驅動行走機構、閉式回轉系統、工作裝置,所述行走機構為履帶機構,包括履帶、驅動輪、行走架,所述驅動輪安裝在行走架上,履帶纏繞在驅動輪上,所述履帶為加長三筋履帶板且外表面加焊了耐磨板,所述動力系統通過履帶液壓馬達連接驅動輪。所述車架為龍門式下車架1,車架下端連接行走機構的行走架,所述車架上段內部與閉式回轉系統之間設置一個5000升的副油箱。所述主平臺上還設置駕駛艙5、電氣控制系統6、檢修平臺8,電氣控制系統設置在駕駛艙內,所述電氣控制系統分別連接動力系統、駕駛操縱桿、行走機構、閉式回轉系統、工作裝置,檢修平臺8周邊設置護欄。當物料搬運機正常工作時,啟動柴油機,主栗工作把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然后通過多路閥把流量分配到各個執行機構。1、行走:龍門式下車架1下端為整機的行走機構,駕駛員在駕駛艙5內操作,動力、控制系統安裝平臺2的液壓油傳至部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高效的履帶式全液壓物料搬運機,包括車架、行走機構、主平臺、動力系統、閉式回轉系統、工作裝置,所述車架上端安裝閉式回轉系統,下端設置行走機構,所述主平臺坐落在閉式回轉系統上,所述主平臺上設置有動力系統、電氣控制系統,所述工作裝置后端鉸接在主平臺上且和主平臺之間還設置2個相對稱的液壓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系統分別通過不同的液壓馬達連接并驅動行走機構、閉式回轉系統、工作裝置,所述行走機構為履帶機構,包括履帶、驅動輪、行走架,所述驅動輪安裝在行走架上,履帶纏繞在驅動輪上,所述履帶為加長三筋履帶板且外表面加焊了耐磨板,所述動力系統通過履帶液壓馬達連接驅動輪。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季輝,王維磊,賈峰,張寶華,龐朝利,王貴華,宋祥獻,
申請(專利權)人:力士德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