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包括帽體、帽頂、第一葉輪、第二葉輪、第三葉輪、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三儲電板,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太陽能儲電板進行發電,通過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和第三儲電板分別向第一葉輪、第二葉輪、第三葉輪供電,且在工作需要的時候帶動葉輪進行轉動,葉輪轉動后得到的風使人涼爽防曝曬,太葉輪產生的風力還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本發明專利技術設計的太陽帽設計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防曝曬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種防曝曬太陽帽
本專利技術設及帽子領域,尤其是一種防曝曬太陽帽。 【
技術介紹
】 傳統的太陽帽由帽頂和帽沿構成,運種帽子可W很好的遮住陽光,但是隨著人們 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在勞作時戴上普通的太陽帽并不能減輕勞動人的疲勞強度,也容易 出汗。 【
技術實現思路
】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農民在太陽下勞動易曝曬和勞動強度增加的不足,提 供一種一種防曝曬太陽帽,運種防曝曬太陽帽不僅可W防止曝曬,并且能夠產生風力W減 輕勞動強度,另外,本專利技術設計的太陽帽設計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防曝曬 作用。 本專利技術通過W下技術方案達到上述目的: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包括帽體、帽頂、第 一葉輪、第二葉輪、第=葉輪、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儲電板,帽體內側等距離設置 有第一加強肋、第二加強肋、第=加強肋、第四加強肋、第五加強肋、第六加強肋、第屯加強 肋及第八加強肋;所述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第=葉輪安裝在帽體內側上,第一葉輪固定安 裝在第一加強肋和第二加強肋之間弧形的中間位置上,第二葉輪安裝在第四加強肋的中間 位置上,第=葉輪安裝在第六加強肋第屯加強肋之間弧形的中間位置上;所述帽體外側與 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第=葉輪相對應的位置分別安裝有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 儲電板,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第=葉輪與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儲電板之間通過 較鏈連接在一起。 陽〇化]優選地,所述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和第=儲電板能夠分別向第一葉輪、第二葉 輪、第=葉輪供電。 優選地,所述帽體直徑為60畑1,帽頂直徑為15畑1。 優選地,所述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第=葉輪等距離分布在帽體內側的一圓周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第=葉輪,葉片長度均為8畑1。 優選地,所述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S儲電板長度均為12cm,寬度均為 12cm〇 優選地,所述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和第=儲電板等距離分布在帽體外側的一 圓周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加強肋、第二加強肋、第=加強肋、第四加強肋、第五加強肋、第 六加強肋、第屯加強肋和第八加強肋長度均為22. 5畑1。 相對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專利技術設計的防曝曬太陽帽,通過太陽能發電帶動葉輪轉動,清潔無污染,節約 能源; 2、本專利技術設計的防曝曬太陽帽,葉輪轉動后,可給人涼爽,防止曝曬;[001引 3、本專利技術工藝簡易、制造成本低、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防曝曬太陽帽的仰視結構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防曝曬太陽帽的俯視結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及圖2,在本專利技術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包括帽體 1、帽頂2、第一葉輪3、第二葉輪4、第=葉輪5、第一儲電板6、第二儲電板7及第=儲電板 8。[002引帽體1內側設有若干加強肋,若干加強肋等距離分布在帽體1的內側;在本實施方 式中,若干加強肋的數量為八根,并分別是第一加強肋9、第二加強肋10、第=加強肋11、第 四加強肋12、第五加強肋13、第六加強肋14、第屯加強肋15、第八加強肋16。 所述第一葉輪3、第二葉輪4和第=葉輪5安裝在帽體1內側上,在本實施方式中, 所述所述第一葉輪3、第二葉輪4和第=葉輪5等距離分布在所述帽體1內側的一圓周上; 第一葉輪3固定安裝在第一加強肋9和第二加強肋10之間弧形的中間位置上,第二葉輪4 安裝在第四加強肋12的中間位置上,第=葉輪5安裝在第六加強肋14第屯加強肋15之間 弧形的中間位置上,且等距離分布在所述帽體1上。 所述帽體1外側與第一葉輪3、第二葉輪4和第S葉輪5相對應的位置分別安裝有 第一儲電板6、第二儲電板7及第=儲電板8,=個葉輪和=個儲電板之間通過較鏈連接在 一起。所述第一儲電板6、第二儲電板7和第=儲電板8等距離分布在所述帽體1的外側, 優選地,所述第一儲電板6、第二儲電板7和第=儲電板8等距離分布在所述帽體1外側的 一圓周上。 使用時,通過第一儲電板6、第二儲電板7和第=儲電板8分別向第一葉輪3、第二 葉輪4、第=葉輪5供電,W帶動=個葉輪進行轉動,葉輪轉動后得到的風使人涼爽。 所述帽體1直徑為60畑1,帽頂2直徑為15cm。 所述第一葉輪3、第二葉輪4和第S葉輪5的葉片長度均為8cm。 所述第一儲電板6、第二儲電板7及第S儲電板8長度均為12cm,寬度均為12cm。 所述第一加強肋9、第二加強肋10、第S加強肋11、第四加強肋12、第五加強肋13、 第六加強肋14、第屯加強肋15和第八加強肋16長度均為22. 5cm。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專利技術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W限定本發 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專利技術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 于本專利技術所涵蓋專利范圍。【主權項】1. 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體、帽頂、第一葉輪、第二葉輪、第三葉輪、 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三儲電板,帽體內側等距離設置有第一加強肋、第二加強肋、 第三加強肋、第四加強肋、第五加強肋、第六加強肋、第七加強肋及第八加強肋;所述第一葉 輪、第二葉輪和第三葉輪安裝在帽體內側上,第一葉輪固定安裝在第一加強肋和第二加強 肋之間弧形的中間位置上,第二葉輪安裝在第四加強肋的中間位置上,第三葉輪安裝在第 六加強肋第七加強肋之間弧形的中間位置上;所述帽體外側與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第三 葉輪相對應的位置分別安裝有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三儲電板,第一葉輪、第二葉輪 和第三葉輪與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三儲電板之間通過鉸鏈連接在一起。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 板和第三儲電板能夠分別向第一葉輪、第二葉輪、第三葉輪供電。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體直徑為60cm,帽頂 直徑為15cm。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 第三葉輪等距離分布在帽體內側的一圓周上。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 第三葉輪,葉片長度均為8cm。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 板及第三儲電板長度均為12cm,寬度均為12cm。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 板和第三儲電板等距離分布在帽體外側的一圓周上。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強肋、第二加強 肋、第三加強肋、第四加強肋、第五加強肋、第六加強肋、第七加強肋和第八加強肋長度均為 22. 5cm〇【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包括帽體、帽頂、第一葉輪、第二葉輪、第三葉輪、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三儲電板,本專利技術利用太陽能儲電板進行發電,通過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和第三儲電板分別向第一葉輪、第二葉輪、第三葉輪供電,且在工作需要的時候帶動葉輪進行轉動,葉輪轉動后得到的風使人涼爽防曝曬,太葉輪產生的風力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曝曬太陽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體、帽頂、第一葉輪、第二葉輪、第三葉輪、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三儲電板,帽體內側等距離設置有第一加強肋、第二加強肋、第三加強肋、第四加強肋、第五加強肋、第六加強肋、第七加強肋及第八加強肋;所述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第三葉輪安裝在帽體內側上,第一葉輪固定安裝在第一加強肋和第二加強肋之間弧形的中間位置上,第二葉輪安裝在第四加強肋的中間位置上,第三葉輪安裝在第六加強肋第七加強肋之間弧形的中間位置上;所述帽體外側與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第三葉輪相對應的位置分別安裝有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三儲電板,第一葉輪、第二葉輪和第三葉輪與第一儲電板、第二儲電板及第三儲電板之間通過鉸鏈連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韋永華,
申請(專利權)人:韋永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