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效環保型水簾降溫系統,包括:供水裝置、水簾裝置、噴灑裝置、風機、排風裝置和控制裝置,所述的噴灑裝置設于水簾裝置前方,所述風機設于水簾裝置的側面和后面,所述的水簾板的內部呈蜂窩狀,其表面設有圓滑型的凸塊。本發明專利技術中所述的高效環保型水簾降溫系統,其中,蜂窩狀水簾的設置能夠提高水簾的蓄水能力,從而提高其降溫的效果,所述圓滑型凸塊的設置,能夠有效的增加其工作面積,同時,風機設于水簾的后方和側面,讓風通過水簾進行降溫,從而提高其散熱降溫的效果,其中,所述導流槽提高水流的速度,進一步提高其降溫的效果,排風機的設置能夠有效的將室內的氣體排出,達到循環的效果,進而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生產裝置,具體是一種用于生產高效環保型水簾降溫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都在不斷的提高,對于生活和工作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目前,在車間、廠房等室內大面積場所,高溫氣候時需要使用中央空間進行降溫,但是中央空調耗電嚴重,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使用中央空調后,室內空氣流通不夠,空氣污濁且干燥,人員舒適感較差。水簾別名濕簾,是由原紙加工生產而成,其生產流程大概為上漿、烘干、壓制瓦楞、定型、上膠、固化、切片、修磨、去味等。水簾降溫系統的降溫過程是在其核心“濕簾紙”內完成的,當室外熱空氣被風機抽吸進入布滿冷卻水的濕簾紙時,冷卻水由液態轉化成氣態的水分子,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能從而使空氣溫度迅速下降,與室內的熱空氣混合后,通過負壓風機排出室外。然而在實際的使用中。現有的水簾降溫系統由于其只是通過水簾進行降溫,且,由于現有的水簾大多都是將其整體設計成蜂窩狀,這樣雖然能夠實現降溫的效果,但是由于其蓄水能力有限,因而其降溫的效果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影響其降溫的效果,在同樣大小的水簾降溫系統,其耗費了同樣的能耗,產生的效果缺是有限的,因而為了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現有的水簾降溫系統還有待于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效環保型水簾降溫系統。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高效環保型水簾降溫系統,包括:供水裝置、水簾裝置、噴灑裝置、風機、排風裝置和控制裝置,所述的供水裝置中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構成,所述的進水管與水簾裝置的進水端連接,所述的出水管與水簾裝置的出水端連接,所述的噴灑裝置設于水簾裝置前方,所述風機設于水簾裝置的側面和后面,所述排風裝置設于水簾裝置的上方,所述的供水裝置噴灑裝置、風機和排風裝置均與控制裝置連接;所述的水簾裝置設有水簾,所述水簾由至少兩個水簾板拼接而成,所述的水簾板的內部呈蜂窩狀,其表面設有圓滑型的凸塊,兩所述水簾板之間設有導流槽,所述的導流槽呈傾斜狀。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高效環保型水簾降溫系統,其中,蜂窩狀水簾的設置能夠提高水簾的蓄水能力,從而提高其降溫的效果,所述圓滑型凸塊的設置,能夠有效的增加其工作面積,同時,風機設于水簾的后方和側面,讓風通過水簾進行降溫,從而提高其散熱降溫的效果,其中,所述導流槽提高水流的速度,進一步提高其降溫的效果,排風機的設置能夠有效的將室內的氣體排出,與風機一起讓室內形成循環氣流,與此同時,所述的噴灑裝置的設置,通過灑水減少室內的空氣中的塵埃,從而對環境實現了一定的調節作用,進而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供水裝置中還設有水栗、水箱、減壓閥、進水閥和出水閥,所述的水栗設于進水管的端部,所述的進水管的進水端和出水管的出水端均設于水箱中,所述的減壓閥設于進水管靠近水箱一端,所述的進水閥和出水閥分別設于進水管和出水管上。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水簾裝置中還設有邊框和導水管,所述的邊框設于水簾的周圍,所述的導水管設于水簾的上方,所述的邊框中設有防水保護層,所述的水簾裝置由至少兩個水簾板拼接而成,所述的水簾裝置根據需要對其尺寸進行調整,有防水保護層能夠有效的防止水簾中的水滲出。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導水管上設有多個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處設有噴灑頭,有效的防止水流過大對水簾造成一定的沖擊,對水簾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噴灑裝置中設有噴頭,所述的噴頭采用霧式噴頭,所述的噴頭內部設有濾芯。能夠有效的保證噴灑出的水的水質,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排風裝置由吸氣裝置和排風管構成,所述的吸氣裝置由殼體和吸氣機構組成,所述殼體一側設有開敞式吸氣口,所述的殼體固定于邊框上。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控制裝置中設有感應模塊、水質檢測模塊、控制器模塊和遙控器,所述的感應模塊中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所述的控制器模塊中設有數據存儲器、數據寄存器、數據譯碼器、時鐘控制器和操作控制器,所述的感應模塊、水質檢測模塊和遙控器均與控制器模塊連接。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出水管上設有三通閥,所述的三通閥的一端與水簾裝置的出水端連接,一端與出水管連接,另一端與噴灑裝置連接。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一種高效水簾降溫系統的工作方法,具體的工作方法如下: (O:首先接通電源,然后通過水栗將水箱中的水抽到進水管中; (2):當水進入進水管后,通過導水管上的出水口流向水簾中,并進入水簾中的各個蜂窩中,; (3):待水簾不斷的浸入水后,水簾板上的凸塊大大增加其工作的表面積,其將會通過蒸發的方式對周圍的熱空氣; (4):與此同時,設于水簾裝置后面和側面的風機將會向水簾方向不斷的吹,然后風經過水簾后,其溫度將會下降; (5):經水簾降溫后涼氣吹響周圍,起到進一步的降溫作用; (6):由于水會從高處向低處流,因而水簾中的水將會不斷的向下流,然后通過邊框底部的導水槽將水導出; (7):當水從導水槽流到水簾的出口后,然后通過出水管流出; (8):在水從出水管流出的過程中,一旦濕度傳感器檢測出環境的比較干燥時,其將會把信息傳送給控制裝置,然后控制裝置中的控制器將會命令噴灑裝置向外噴水; (9):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出室內的溫度低于設定值時,其同樣也把數據傳送給控制裝置中,然后控制裝置將會命令供水裝置停止工作; (10):在上述工作的過程中,排風裝置中的吸氣裝置將會將室內的氣體向外吸,并通過排風管將所吸的氣體排出室外,實現對室內環境的調節,同時從而進一步提高其運行的效率。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高效環保型水簾降溫系統,具有以下優點: 1、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一種高效環保型水簾降溫系統,通過將水簾內部設置成蜂窩狀結構來提高整個水簾的蓄水能力,從而提高其降溫的效果,且,所述圓滑型凸塊的設置,能夠有效的增加了其工作面積,進一步提高其降溫的效果;同時,風機設于水簾的后方和側面,讓風通過水簾進行降溫,從而提高其散熱降溫的效果,進而進一步提高整個降溫系統的降溫效果,與此同時,該降溫系統,在產生同樣能耗時,能夠產生更好的降溫效果,從而起到一定的節能環保的效果。2、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水簾之間導流槽的設置,能夠有效的提高水流的速度,快速的將水簾吸收的熱量帶走,從而進一步提高其降溫的效果,同時,其中所述的噴灑裝置的設置,通過灑水減少室內的空氣中的塵埃,從而對環境實現了一定的調節作用,起到很好的環保效果。3、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水簾裝置根據需要對其尺寸進行調整,有防水保護層能夠有效的防止水簾中的水滲出,同時,所述的導水管上設有多個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處設有噴灑頭,有效的防止水流過大對水簾造成一定的沖擊,對水簾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供水裝置-1、水簾裝置-2、噴灑裝置_3、風機-4、排風裝置-5、控制裝置-6、進水管-7、出水管-8、水栗-11、水箱-12、減壓閥-13、進水閥-14、出水閥-15、水簾-21。【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如圖1所示的一種高效環保型水簾降溫系統,包括:供水裝置1、水簾裝置2、噴灑裝置3、風機4、排風裝置5和控制裝置6,所述的供水裝置I中設有進水管7和出水管8構成,所述的進水管7與水簾裝置2的進水端連接,所述的出水管8與水簾裝置2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環保型水簾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裝置(1)、水簾裝置(2)、噴灑裝置(3)、風機(4)、排風裝置(5)和控制裝置(6),所述的供水裝置(1)中設有進水管(7)和出水管(8)構成,所述的進水管(7)與水簾裝置(2)的進水端連接,所述的出水管(8)與水簾裝置(2)的出水端連接,所述的噴灑裝置(3)設于水簾裝置(2)前方,所述風機(4)設于水簾裝置(2)的側面和后面,所述排風裝置(5)設于水簾裝置(2)的上方,所述的供水裝置(1)噴灑裝置(3)、風機(4)和排風裝置(5)均與控制裝置(6)連接;所述的水簾裝置(2)設有水簾(21),所述水簾(21)由至少兩個水簾板拼接而成,所述的水簾板的內部呈蜂窩狀,其表面設有圓滑型的凸塊,兩所述水簾板之間設有導流槽,所述的導流槽呈傾斜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浩,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騰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