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DALI接口電路,包括整流單元、電平處理單元、收發隔離單元和MOS管,收發隔離單元采用的是集成DC/DC轉換器的雙通道數字隔離器,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一通道的輸出端接RX信號,第二通道的輸入端接TX信號,DALI信號經整流單元整流后,由電平處理單元進行限流穩壓,再從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一通道輸入,由第一通道的輸出端輸出;發送端TX信號的電平高低將控制MOS管開關使DALI信號相應地變為低或高電平。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集成DC/DC轉換器的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由主電源給整個接口供電,使DALI總線信號僅提供數字信息,降低了接收信號的延遲,提高了DALI接口電路的可靠性;降低了DALI接口電路的電流需求,增加了DALI總線可接入的控制裝置和控制設備數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基于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的照明控制系統,具體涉及一種DALI接口電路。
技術介紹
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DALI)協議是目前照明控制領域唯一國際性的標準協議。基于DALI協議的照明控制系統的典型結構是主從結構,一路DALI總線由總線電源、最多64個控制裝置和最多64個控制設備組成。總線電源能提供最大250mA輸出電流,每個控制裝置和非總線供電控制設備允許從DALI總線上最多消耗2mA電流,總線供電的控制設備通常從總線上消耗1mA電流。DALI接口電路控制裝置和控制設備之間的通信電路,圖1為目前的一種常用的DALI接口電路,如圖1所示,DALI接口電路采用兩個光耦Ul和U2實現DALI總線與控制電路之間的隔離通信。上述結構的DALI接口電路存在以下一些問題:(I)為了保護光電耦合器Ul正常工作,需要Ql、Q3、R5構成一個限流高壓保護電路,增加了接口電路的復雜性。(2)光電耦合器Ul的工作電流由DALI總線提供,由于接口電路的工作電流小于2mA,不足以讓光電耦合器Ul處在額定工作狀態,造成接收信號RX的延時長達40微秒,降低了通信的可靠性。(3) DALI總線在理論上最多可以接入64個控制裝置和64個控制設備,64個控制裝置總共消耗128mA總線電流,余量不足以給64個非總線供電控制設備供電,更無法滿足總線供電控制設備的需求,造成DALI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必須減少控制裝置和控制設備的數量,并盡可能使用非總線供電的控制設備,極大的影響了系統功能,增加了系統復雜性。有鑒于此,現在急需提供一種功率更低、延時更短、結構更簡單、可靠性更高的DALI接口電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DALI接口電路的RX信號延時較長且功率較大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DALI接口電路,包括整流單元、電平處理單元、收發隔離單元和MOS管,所述收發隔離單元采用的是集成DC/DC轉換器的雙通道數字隔離器,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入端接DALI信號,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出端接所述電平處理單元和所述MOS管的漏極,所述MOS管的源極接地,所述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一通道的輸出端接RX信號,第二通道的輸入端接TX信號,所述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二通道的輸出端接所述MOS管的柵極;DALI信號經所述整流單元整流后,由所述電平處理單元進行限流穩壓,再從所述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一通道的輸入端輸入,由第一通道的輸出端輸出;TX信號由所述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二通道的輸入端輸入,根據TX信號的電平高低控制MOS管開關,使DALI信號相應地變為低電平或維持高電平。在上述方案中,電平處理單元包括電壓電流限制模塊、第四電阻和電容,所述電壓電流限制模塊由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依次串聯組成;所述第四電阻和電容并聯后,一端接所述MOS管的柵極,另一端接地。在上述方案中,還包括穩壓二極管,所述穩壓二極管的陰極接所述電壓電流限制模塊的輸出端,所述穩壓二極管的陽極接地。本技術,使用一個集成DC/DC轉換器的雙通道數字隔離器替代了兩個光耦,大大簡化了電路設計,同時,由于雙通道數字隔離器本身由集成的DC/DC轉換器工作,此轉換器是由主電源而不是DALI總線來供電的,使電路中元器件都能在額定狀態下工作,降低了 DALI接口電路信號的延時,提高了可靠性;并且數字隔離器不依靠DALI總線供電,極大地降低了 DALI總線輸入電流,從2mA降低到0.2mA,因此DALI總線可接入更多的控制裝置和控制設備。【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的DALI接口電路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DALI接口電路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一種DALI接口電路,電路結構簡單、功率低,信號延時低、可靠性高。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出詳細的說明。如圖2所示,本技術提供的DALI接口電路由整流單元10、電平處理單元20與收發隔離單元30組成。電平處理單元20由電壓電流限制模塊201、第四電阻R6、M0S管Q2、電容Cl、穩壓二極管D2組成,電壓電流限制模塊201由第一電阻R2、第二電阻R3、第三電阻R4依次串聯組成。收發隔離單元30采用的是集成DC/DC轉換器的雙通道數字隔離器,本技術中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型號為ADUM5211。整流單元10由輸入保護電阻FRl和整流橋Dl組成,輸入保護電阻FRl的輸入端和整流橋Dl的3腳分別連接DALI總線DAl、DA2,輸入保護電阻FRl輸出端連接整流橋Dl的I腳,整流橋Dl的4腳接地。整流橋Dl的輸出端(2腳)接入電壓電流限制模塊201的輸入端和MOS管Q2的漏極;電壓電流限制模塊201的輸出端連接雙通道數字隔離器Via腳(第一通道輸入端);第四電阻R6和電容Cl并聯后,一端接MOS管Q2的柵極和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V J卻(第二通道輸出端),另一端接地,第四電阻R6用于為MOS管Q2提供穩定的啟動電壓,電容Cl用于減小電流干擾;M0S管Q2的源極接地,雙通道數字隔離器GND1腳和GND 2腳接地,雙通道數字隔離器VJ腳(第一通道輸出端)連接RX信號,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Vib腳(第二通道輸入端)連接TX信號,雙通道數字隔離器VDD1腳和VDD 2腳分別連接輸入電壓VCCI和VCC0電平處理單元20中還設有一個穩壓二極管D2,穩壓二極管D2的陽極接地,陰極接電壓電流限制模塊201的輸出端,以保證雙通道數字隔離器Via腳的輸入電平處于規定的范圍內。下面結合圖2介紹電路的工作原理:當DALI總線發送信號時,TX信號保持低電平,MOS管Q2截止,DALI總線的DAl經整流單元整流后,經整流橋對輸入信號整流后,由電壓電流限制模塊201限流進入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一通道,由第一通道在內部進行隔離后輸出,RX信號的電平高低與DALI總線的DAl的輸入電平一致,只是高電平經電壓電流限制模塊201后降至5V左右。DALI總線接收信號時,發送端TX的高低電平將控制MOS管Q2的導通或截止,使DALI總線的DAl被拉低為低電平或維持高電平,具體地說,當發送端TX發送高電平時,信號經過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二通道輸入,進行內部隔離后輸入MOS管Q2的柵極,使MOS管Q2導通,DALI總線上的高電平被拉低;當發送端TX發送低電平時,此時MOS管Q2截止,DALI總線上保持高電平。本技術,采用集成DC/DC轉換器的雙通道數字隔離器不僅實現了信號隔離,同時,雙通道數字隔離器不依靠DALI總線提供工作電流,DALI總線僅提供低至0.2mA電流用于信號傳遞,因此,降低了傳送信號延時和DALI接口電路的供電需求,同時提高了 DALI接口電路的可靠性。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技術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技術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DALI接口電路,包括整流單元、電平處理單元、收發隔離單元和MOS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發隔離單元采用的是集成DC/DC轉換器的雙通道數字隔離器,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入端接DALI總線,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出端接所述電平處理單元和所述MOS管的漏極,所述MOS管的源極接地,所述雙通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DALI接口電路,包括整流單元、電平處理單元、收發隔離單元和MOS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發隔離單元采用的是集成DC/DC轉換器的雙通道數字隔離器,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入端接DALI總線,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出端接所述電平處理單元和所述MOS管的漏極,所述MOS管的源極接地,所述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一通道的輸出端接RX信號,第二通道的輸入端接TX信號,所述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二通道的輸出端接所述MOS管的柵極;DALI信號經所述整流單元整流后,由所述電平處理單元進行限流穩壓,進入所述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一通道的輸入端,再從第一通道的輸出端輸出;TX信號由所述雙通道數字隔離器的第二通道的輸入端輸入,根據TX信號的電平高低控制MOS管開關,使DALI信號相應地變為低電平或維持高電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敬恒,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易能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