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纜芯整直裝置,其將打扭芯線強制整直,且不會造成芯線的刮傷,保證了芯線的完整度及圓整度,有效減少后道工序的不良產生;且由于橡膠皮帶的耐磨性能,使得整套整直裝置的工作壽命長。其包括兩側底座,每側底座上各布置有一塊側板,兩塊側板之間為空腔,兩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均設置有中心孔,工作狀態下的兩個中心孔之間貫穿有芯線,每塊側板上分別均布有貫穿的定位孔,兩塊側板的對應位置的定位孔上通過橡膠皮帶連接,工作狀態下所述橡膠皮帶的中心部分繞轉并包覆住位于兩塊側板之間的所述芯線的中部位置,所述芯線分別貫穿兩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孔,所述芯線沿著兩個中心孔的直線方向被牽引整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纜生產的
,具體為一種纜芯整直裝置。
技術介紹
電纜生產過程中一直存在一個比較廣泛存在的問題,在絞合過程中,因多芯線材的各芯張力不一致或整體張力不穩定,容易產生芯線打扭的情況。在護套生產時,打扭的芯線會出現各種程度的不良,成品打扭、破皮或者死料等都有可能出現,在客戶加工過程中也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擾。以往會采用在擠出機頭之前過一道金屬模具來限定其擠出前的外徑,以此來控制拉直打扭芯線。但是金屬模具這類硬質模具很有可能會造成芯線的刮傷。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纜芯整直裝置,其將打扭芯線強制整直,且不會造成芯線的刮傷,保證了芯線的完整度及圓整度,有效減少后道工序的不良產生;且由于橡膠皮帶的耐磨性能,使得整套整直裝置的工作壽命長。—種纜芯整直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兩側底座,每側底座上各布置有一塊側板,兩塊側板之間為空腔,兩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均設置有中心孔,工作狀態下的兩個中心孔之間貫穿有芯線,每塊側板上分別均布有貫穿的定位孔,兩塊側板的對應位置的定位孔上通過橡膠皮帶連接,工作狀態下所述橡膠皮帶的中心部分繞轉并包覆住位于兩塊側板之間的所述芯線的中部位置,所述芯線分別貫穿兩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孔,所述芯線沿著兩個中心孔的直線方向被牽引整直。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每塊所述側板分別布置有至少三周的不同孔徑的定位孔,每周的定位孔分別周向有規律的環布于對應的所述中心孔的外圍,根據芯線線徑的大小、需要整直的張力的大小選擇安裝具體數量的橡膠皮帶;每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孔位置分別設置有過線模,所述過線模的中心貫穿有芯線,每個所述過線模的外側分別支承于對應的支架,所述支架分別支承于對應側的底座;兩塊所述側板均為圓形板結構,所述圓形板結構的外環周面上均布有徑向布置的鎖位孔,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鎖位支架,所述鎖位支架上設置有鎖位螺栓,所述鎖位螺栓的前端插裝于對應位置的鎖位孔、確保圓形板結構在整直過程中不會發生偏轉;兩塊所述側板的圓盤直徑相同,圓盤上的定位孔數、孔徑及排布型式也相同,便于制作安裝。采用本技術的結構后,在生產過程中,芯線通過兩塊側板所對應的中心孔形成的直線,轉動其中一塊側板,使得橡膠皮帶的中心部分繞轉包覆住位于兩塊側板之間的所述芯線的中部位置,橡膠皮帶的松緊可調,橡膠皮帶包覆于芯線上,通過速度牽引形成力的作用,將打扭的芯線帶直,因為橡膠有一定彈性,不會刮傷線材,而且其裹覆在成纜芯線上,順著絞距,不會影響絞距的變化,且由于橡膠皮帶的耐磨性能,使得整套整直裝置的工作壽命長;綜上,其將打扭芯線強制整直,且不會造成芯線的刮傷,保證了芯線的完整度及圓整度,有效減少后道工序的不良產生。【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側板的側視圖結構示意圖;圖中各序號所對應的標注名稱如下:底座1、側板2、芯線3、定位孔4、橡膠皮帶5、過線模6、支架7、鎖位孔8、鎖位支架9、鎖位螺栓10。【具體實施方式】—種纜芯整直裝置,見圖1:其包括兩側底座I,每側底座I上各布置有一塊側板2,兩塊側板2之間為空腔,兩塊側板2的中心均設置有中心孔,工作狀態下的兩個中心孔之間貫穿有芯線3,每塊側板2上分別均布有貫穿的定位孔4,兩塊側板2的對應位置的定位孔4上通過橡膠皮帶5連接,工作狀態下橡膠皮帶5的中心部分繞轉并包覆住位于兩塊側板2之間的芯線3的中部位置,芯線3分別貫穿兩塊側板2的中心孔,芯線3沿著兩個中心孔的直線方向被牽引整直。每塊側板2分別布置有至少三周的不同孔徑的定位孔4,每周的定位孔4分別周向有規律的環布于對應的中心孔的外圍,根據芯線線徑的大小、需要整直的張力的大小選擇安裝具體數量的橡膠皮帶;每塊側板2的中心孔位置分別設置有過線模6,過線模6的中心貫穿有芯線3,每個過線模6的外側分別支承于對應的支架7,支架7分別支承于對應側的底座I ;兩塊側板2均為圓形板結構,圓形板結構的外環周面上均布有徑向布置的鎖位孔8,底座I上設置有鎖位支架9,鎖位支架9上設置有鎖位螺栓10,鎖位螺栓10的前端插裝于對應位置的鎖位孔8、確保圓形板結構在整直過程中不會發生偏轉;兩塊側板2的圓盤直徑相同,圓盤上的定位孔數、孔徑及排布型式也相同,便于制作安裝。其工作原理如下:芯線3通過兩塊側板2所對應的中心孔形成的直線,轉動其中一塊側板2,使得橡膠皮帶5的中心部分繞轉包覆住位于兩塊側板之間的芯線3的中部位置,根據實際芯線的線徑大小,對應設置定位孔4之間的橡膠皮帶5的數量和位置、且包覆的圈數可以為1、2、3...等任意自然數,橡膠皮帶5的松緊可調,橡膠皮帶5包覆于芯線3上,通過速度牽引形成力的作用,將打扭的芯線帶直,因為橡膠有一定彈性,不會刮傷線材,而且其裹覆在成纜芯線3上,順著絞距,不會影響絞距的變化,且由于橡膠皮帶5的耐磨性能,使得整套整直裝置的工作壽命長。以上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內容僅為本技術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技術創造的實施范圍。凡依本技術創造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專利涵蓋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纜芯整直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兩側底座,每側底座上各布置有一塊側板,兩塊側板之間為空腔,兩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均設置有中心孔,工作狀態下的兩個中心孔之間貫穿有芯線,每塊側板上分別均布有貫穿的定位孔,兩塊側板的對應位置的定位孔上通過橡膠皮帶連接,工作狀態下所述橡膠皮帶的中心部分繞轉并包覆住位于兩塊側板之間的所述芯線的中部位置,所述芯線分別貫穿兩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孔,所述芯線沿著兩個中心孔的直線方向被牽引整直。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纜芯整直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塊所述側板分別布置有至少三周的不同孔徑的定位孔,每周的定位孔分別周向有規律的環布于對應的所述中心孔的外圍。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纜芯整直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孔位置分別設置有過線模,所述過線模的中心貫穿有芯線,每個所述過線模的外側分別支承于對應的支架,所述支架分別支承于對應側的底座。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纜芯整直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塊所述側板均為圓形板結構,所述圓形板結構的外環周面上均布有徑向布置的鎖位孔,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鎖位支架,所述鎖位支架上設置有鎖位螺栓,所述鎖位螺栓的前端插裝于對應位置的鎖位孔。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纜芯整直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塊所述側板的圓盤直徑相同,圓盤上的定位孔數、孔徑及排布型式也相同。【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纜芯整直裝置,其將打扭芯線強制整直,且不會造成芯線的刮傷,保證了芯線的完整度及圓整度,有效減少后道工序的不良產生;且由于橡膠皮帶的耐磨性能,使得整套整直裝置的工作壽命長。其包括兩側底座,每側底座上各布置有一塊側板,兩塊側板之間為空腔,兩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均設置有中心孔,工作狀態下的兩個中心孔之間貫穿有芯線,每塊側板上分別均布有貫穿的定位孔,兩塊側板的對應位置的定位孔上通過橡膠皮帶連接,工作狀態下所述橡膠皮帶的中心部分繞轉并包覆住位于兩塊側板之間的所述芯線的中部位置,所述芯線分別貫穿兩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孔,所述芯線沿著兩個中心孔的直線方向被牽引整直。【IPC分類】H01B13/00【公開號】CN20492690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纜芯整直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兩側底座,每側底座上各布置有一塊側板,兩塊側板之間為空腔,兩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均設置有中心孔,工作狀態下的兩個中心孔之間貫穿有芯線,每塊側板上分別均布有貫穿的定位孔,兩塊側板的對應位置的定位孔上通過橡膠皮帶連接,工作狀態下所述橡膠皮帶的中心部分繞轉并包覆住位于兩塊側板之間的所述芯線的中部位置,所述芯線分別貫穿兩塊所述側板的中心孔,所述芯線沿著兩個中心孔的直線方向被牽引整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宏雪,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泓淋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