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枕頭,尤其是涉及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枕頭的松軟性、透氣性較差,并且枕頭的邊緣處沒有支撐,會對頸椎造成影響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枕套(1),所述的枕套(1)內填充有羽絨層(2),枕套的上表面靠近邊緣處連接有羽絨填充條(3),羽絨填充條內填充有羽絨,羽絨填充條與枕套留有間距,羽絨填充條的內部連接有交叉穿接在一起的編織條(4),編織條的交叉處留有間隙(5)。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枕頭,尤其是涉及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的枕頭功能單一。如枕芯枕套式的其使用時高度不可調,有些用戶被迫使用兩個枕頭;而液體枕頭中的液體被封閉在里面,用戶無法自行調整,而且使用液體枕頭同時受到季節的限制。另外頸椎處于活動范圍大,筋膜聯接多的位置,一般的枕頭無法起到對頸椎的保健作用。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頸椎牽引氣枕(授權公告號:CN 2537365Y),其有氣囊,氣囊的腔內盛裝氣體,氣囊一端設置進氣口,進氣口處設置連接頭;進氣口處設置的連接頭上連接進氣軟管,進氣軟管另一端與充氣囊連接;充氣囊上安裝閥門;氣囊橫截面呈圓狀、半圓狀或三棱狀。中國專利還公開了一種曲面形保健枕頭(授權公告號:CN201958407U),其包括枕面、枕芯和枕底,枕面為左側枕區與右側枕區相對稱的圓弧形以及中間枕區呈凹陷圓弧形的波浪式曲面結構,在左側枕區、中間枕區和右側枕區對應的枕芯中分別設有保健體,保健體為阻熱層與透氣層之間通過分隔層形成以具有上空腔和下空腔的結構,在上空腔以插入方式設有藥袋,下空腔的插入方式設有發熱體,發熱體借助導線與控制器和電源插頭相連接構成發熱控制系統。但是這兩種枕頭容易產生靜電、彈力太強、無法吸濕排汗,表面較軟,不能夠很好的緩沖頭部壓力。但是這些枕頭的松軟性、透氣性較差,并且枕頭的邊緣處沒有支撐,會對頸椎造成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提供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枕頭的松軟性、透氣性較差,并且枕頭的邊緣處沒有支撐,會對頸椎造成影響等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本技術的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包括枕套,所述的枕套內填充有羽絨層,枕套的上表面靠近邊緣處連接有羽絨填充條,羽絨填充條內填充有羽絨,羽絨填充條與枕套留有間距,羽絨填充條的內部連接有交叉穿接在一起的編織條,編織條的交叉處留有間隙。在枕套的靠近上邊緣處設置羽絨填充條,使得枕頭的邊緣處較高,可以對頸椎起到一定的托舉作用。在枕套上方設置編織條,各編織條之間產生的間隙可以起到透氣的作用,從而保證整個羽絨枕的透氣性能。作為優選,所述的枕套的上下內表面之間連接有可將羽絨隔開的分隔條。分隔條可以是豎直排列的多根,其可以將羽絨分散開來,防止其堆積在枕套的一處。作為優選,所述的枕套的內表面設有鋸齒面。鋸齒面增加了枕套內表面的粗糙度,從而會將部分羽絨留置在枕套的內表面上,從而進一步加強了羽絨枕內部的羽絨分布。作為優選,所述的編織條都為縱橫向設置。因此,本技術在枕套的邊緣處設置羽絨填充條,可以對頸椎起到支撐作用,并且利用較差設置的編織條,使得整個羽絨枕的透氣性能較好,使用較為舒適,結構簡單、合理。【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圖1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枕套1、羽絨層2、羽絨填充條3、編織條4、間隙5、分隔條6、鋸齒面7。【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本例的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如圖1、圖2、圖3,包括枕套1,枕套內填充有羽絨層2,枕套的上表面靠近邊緣處連接有羽絨填充條3,羽絨填充條內填充有羽絨,羽絨填充條與枕套留有間距,羽絨填充條的內部連接有交叉穿接在一起的編織條4,編織條的交叉處留有間隙5。枕套的上下內表面之間連接有可將羽絨隔開的分隔條6。枕套的內表面設有鋸齒面7。編織條都為縱橫向設置。使用時,在枕套1、羽絨填充條3內填充入羽絨即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但本技術的結構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技術的專利范圍之中。【主權項】1.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包括枕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套(I)內填充有羽絨層(2 ),枕套的上表面靠近邊緣處連接有羽絨填充條(3 ),羽絨填充條內填充有羽絨,羽絨填充條與枕套留有間距,羽絨填充條的內部連接有交叉穿接在一起的編織條(4),編織條的交叉處留有間隙(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套(I)的上下內表面之間連接有可將羽絨隔開的分隔條(6)。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套(I)的內表面設有鋸齒面(7)。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編織條(4)都為縱橫向設置。【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枕頭,尤其是涉及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枕頭的松軟性、透氣性較差,并且枕頭的邊緣處沒有支撐,會對頸椎造成影響等的技術問題。本技術包括枕套(1),所述的枕套(1)內填充有羽絨層(2),枕套的上表面靠近邊緣處連接有羽絨填充條(3),羽絨填充條內填充有羽絨,羽絨填充條與枕套留有間距,羽絨填充條的內部連接有交叉穿接在一起的編織條(4),編織條的交叉處留有間隙(5)。【IPC分類】A47G9/10【公開號】CN204889435【申請號】CN201520589098【專利技術人】吳國玲 【申請人】柳橋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申請日】2015年8月3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編織條的羽絨枕,包括枕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套(1)內填充有羽絨層(2),枕套的上表面靠近邊緣處連接有羽絨填充條(3),羽絨填充條內填充有羽絨,羽絨填充條與枕套留有間距,羽絨填充條的內部連接有交叉穿接在一起的編織條(4),編織條的交叉處留有間隙(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國玲,
申請(專利權)人:柳橋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