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其由枯草芽孢桿菌CGMCC?1.1413和植物乳桿菌CGMCC?1.557兩株具不同性狀和生態活性的微生物菌株,混合發酵具抑菌和提高免疫力的魚腥草、黃芪等中草藥,制成液態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本發明專利技術有效地提高了中草藥的水溶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將微生物與中草藥有機地結合,使用方便,使用量小,每畝水面每米水深的最小用量僅為0.5公斤,不受環境條件的影響;使用后效果穩定,可有效地去除或轉化養殖水體中的氨氮和亞硝酸氮,抑制和拮抗弧菌等病原生物,減少養殖中后期有害物質的積累,提高養殖生物機體的免疫力,達到生物凈水防病的目的,減輕病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保證養殖產量和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屬于水產養殖
技術介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為世界上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漁業大國。我國現有的水產養殖業大多秉承了以“密、混、輪”為技術特征的傳統養殖模式,即以多品種、高密度、大量施肥投餌而獲得高產量的養殖模式。為了提高單位水體的養殖產量,往往過分地增加水體營養,過度投餌、施肥和加大放養密度,致使水中氮、磷猛增,透明度下降,水質惡化,水體中的餌料和養殖品種的代謝物大量積聚于池塘底部,底質污染嚴重。水體和底質中過量的有機質分解不僅可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使水體環境處于缺氧狀態,同時可釋放出許多有害物質,如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直接危害水體中的養殖生物,或引起養殖生物的應激反應。對水產動物,產生應激的起因主要是環境因素造成的。低溶氧、低pH值、高水溫、高密度、感染寄生蟲以及分子氨、硫化氫等有毒物質都會造成養殖對象產生程度不同的應激反應。動物應激的生理學表現的主要指標是體內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大量產生或長期處于較高水平,使其合成代謝降低,分解代謝升高,抑制生長和繁殖活動。應激反應也會抑制動物的免疫功能,導致病害。生產中很多難以治愈的頑固性的魚病往往是長期處于應激反應的結果。據調查,除了寄生蟲病之外,所有的“細菌性”、“病毒性”病癥幾乎都與慢性、長期應激有關聯。在天然水體中,各種有益菌和致病微生物是共存的,處于一種平衡狀態。而當水體環境因子產生異常時,這種平衡狀態將被打破,導致水產動物處于一種應激狀態,生理功能紊亂,逐漸感染疾病。因此從生態學角度來看,盡管養殖水體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水生生態系統,但不論其多復雜,主要是水生生物—病原—環境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養殖水體生態環境的控制已成為發展我國水產養殖的關鍵問題。目前在水產養殖環境控制上,微生物制劑受到極大的關注。其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成本低、控制效果好,但當水體中病原生物大量繁殖時因受生物競爭的影響而效果不佳。而在病原控制上,當前的主要措施仍是消毒劑和抗生素,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存在風險隱患。中草藥因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少、資源豐富等優點,在水產動物病害防治和抗應激上日益受到重視。但中草藥成分復雜、藥理性不明確、提取困難、水溶性不佳等又影響了其在水產養殖水體環境和病害控制上的應用。因此構建一種使用方便、安全無害、兼具微生物制劑凈水和中草藥抑菌抗應激功能于一體、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凈化水質、恢復水產動物生理機能、提高免疫的微生物發酵中草藥產品顯得十分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及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利用兩種特異性微生物菌種經合理組配,形成混合菌種,在以糖蜜等為基礎的培養液中發酵具抑菌和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藥,生成含微生物活菌的發酵型中草藥制劑。將制劑直接投入養殖水體,可有效地去除或轉化養殖水體中的氨氮和亞硝酸氮,抑制和拮抗弧菌等病原生物,減少養殖中后期有害物質的積累,提高養殖生物機體的免疫力,達到生物凈水防病的目的,減輕病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保證養殖產量和質量。按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的制備方法,所述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為液體制劑,由枯草芽孢桿菌CGMCC1.1413和植物乳桿菌CGMCC1.557組成混合菌在一定培養基和發酵溫度下與中草藥一同發酵,完成后加工成液體制劑;按重量份計具體步驟如下:(1)枯草芽孢桿菌的培養:從試管斜面上取一環枯草芽孢桿菌CGMCC1.1413菌苔,接種到50~100mL滅菌的肉湯培養基中,于30~35℃、100~120r·min-1搖床上培養24~30h;然后將其接入5~8L經滅菌的肉湯培養基中,于30~35℃、100~120r·min-1搖床上培養24~30h,制成菌種種子液備用;(2)植物乳桿菌的培養:從試管斜面上取一環植物乳桿菌CGMCC1.557菌苔,接種到50~100mL滅菌的MRS液體培養基中,于32~37℃靜置培養30~40h;然后將其接入5~8L經滅菌的MRS液體培養基中,于32~37℃靜置培養28~32h,制成菌種種子液備用;(3)混合菌的組合:取步驟(1)培養至活菌濃度≥108CFU·mL-1的枯草芽孢桿菌和步驟(2)中培養至活菌濃度≥108CFU·mL-1的植物乳桿菌各5~8L,放入經滅菌的25L桶中混合,得到菌種混合種子液備用;(4)中草藥的微生物發酵:在1.0噸不銹鋼發酵罐中加入總體積600~700L的液體發酵培養基,經121℃滅菌15min后冷卻備用;將步驟(3)所得菌種混合種子液10~16L接入發酵罐,在32~37℃、轉速40~80r·min-1的條件下培養28~35h,待菌液濃度≥108CFU·mL-1時,調pH值為3.2~3.8,用5L塑料桶分裝,最后包裝入庫,得到產品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步驟(1)中所述的肉湯液體培養基為:蛋白胨10g·L-1,牛肉膏5g·L-1,NaCl5g·L-1,調節pH值6.8~7.2,經121℃滅菌20min后冷卻備用;步驟(2)中所述的MRS液體培養基為,牛肉膏10g·L-1,蛋白胨10g·L-1,酵母膏5g·L-1,葡萄糖5g·L-1,檸檬酸二胺2g·L-1,吐溫801g·L-1,乙酸鈉5g·L-1,磷酸氫二鉀2g·L-1,硫酸鎂0.2g·L-1、硫酸錳0.05g·L-1,碳酸鈣20g·L-1,調節pH值6.4~6.6,經121℃滅菌15min后冷卻備用;步驟(4)中所述液體發酵培養基,其組份比例按重量份數計:糖蜜12~18份,大豆粉3~7份,酵母膏3~7份,乙酸鈉1~3份,硫酸鎂0.1~0.5份,磷酸氫二鉀1~2份,中草藥12~20份,水50~60份,于室溫下在發酵罐中溶解混合,調節溶液pH值至6.4~6.6,121℃滅菌15min,冷卻后備用。步驟(1)中所得菌種種子液的OD600值為0.9~1.2,活菌數≥108CFU·mL-1;步驟(2)中所得菌種種子液活菌數≥108CFU·mL-1。所述糖蜜中糖分含量≥55%。所述中草藥為100目以上的粉狀混合物,其組份比例按重量份數計:魚腥草35~45份,金銀花12~18份,黃芪10~20份,黃芩10~15份,甘草10~15份。采用乳酸和碳酸氫鈉調節pH值。所述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的應用,將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投放于水質待改善的養殖池塘中,用量為0.5~1kg/畝·米水深,連用3~5天。本專利技術中各組分的作用原理如下:(1)枯草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Basillussubtilis)是芽孢桿菌屬的一種,單個菌體0.7~0.8μm×2~3μm,著色均勻。無莢膜,周生鞭毛,能運動。革蘭氏陽性菌,芽孢大小為0.6~0.9μm×1.0~1.5μm,橢圓至柱狀,位于菌體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體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黃色。枯草芽孢桿菌菌液是枯草芽孢桿菌的發酵生產的,在菌體生長過程中能產生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桿菌肽等活性物質,對水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桿菌可刺激水產養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為液體制劑,由枯草芽孢桿菌CGMCC1.1413和植物乳桿菌CGMCC1.557組成混合菌在一定培養基和發酵溫度下與中草藥一同發酵,完成后加工成液體制劑;按重量份計具體步驟如下:(1)枯草芽孢桿菌的培養:從試管斜面上取一環枯草芽孢桿菌CGMCC?1.1413菌苔,接種到50~100mL滅菌的肉湯培養基中,于30~35℃、100~120r·min?1搖床上培養24~30h;然后將其接入5~8L經滅菌的肉湯培養基中,于30~35℃、100~120r·min?1搖床上培養24~30h,制成菌種種子液備用;(2)植物乳桿菌的培養:從試管斜面上取一環植物乳桿菌CGMCC?1.557菌苔,接種到50~100mL滅菌的MRS液體培養基中,于32~37℃靜置培養30~40h;然后將其接入5~8L經滅菌的MRS液體培養基中,于32~37℃靜置培養28~32h,制成菌種種子液備用;(3)混合菌的組合:取步驟(1)培養至活菌濃度≥108?CFU·mL?1的枯草芽孢桿菌和步驟(2)中培養至活菌濃度≥108?CFU·mL?1的植物乳桿菌各5~8L,放入經滅菌的25L桶中混合,得到菌種混合種子液備用;(4)中草藥的微生物發酵:在1.0噸不銹鋼發酵罐中加入總體積600~700L的液體發酵培養基,經121℃滅菌15?min后冷卻備用;將步驟(3)所得菌種混合種子液10~16L接入發酵罐,在32~37℃、轉速40~80r·min?1的條件下培養28~35h,待菌液濃度≥108?CFU·mL?1時,調pH值為3.2~3.8,用5L塑料桶分裝,最后包裝入庫,得到產品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產養殖用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發酵型中草藥水質改良劑為液體制劑,由枯草芽孢桿菌CGMCC1.1413和植物乳桿菌CGMCC1.557組成混合菌在一定培養基和發酵溫度下與中草藥一同發酵,完成后加工成液體制劑;按重量份計具體步驟如下:(1)枯草芽孢桿菌的培養:從試管斜面上取一環枯草芽孢桿菌CGMCC1.1413菌苔,接種到50~100mL滅菌的肉湯培養基中,于30~35℃、100~120r·min-1搖床上培養24~30h;然后將其接入5~8L經滅菌的肉湯培養基中,于30~35℃、100~120r·min-1搖床上培養24~30h,制成菌種種子液備用;(2)植物乳桿菌的培養:從試管斜面上取一環植物乳桿菌CGMCC1.557菌苔,接種到50~100mL滅菌的MRS液體培養基中,于32~37℃靜置培養30~40h;然后將其接入5~8L經滅菌的MRS液體培養基中,于32~37℃靜置培養28~32h,制成菌種種子液備用;(3)混合菌的組合:取步驟(1)培養至活菌濃度≥108CFU·mL-1的枯草芽孢桿菌和步驟(2)中培養至活菌濃度≥108CFU·mL-1的植物乳桿菌各5~8L,放入經滅菌的25L桶中混合,得到菌種混合種子液備用;(4)中草藥的微生物發酵:在1.0噸不銹鋼發酵罐中加入總體積600~700L的液體發酵培養基,經121℃滅菌15min后冷卻備用;將步驟(3)所得菌種混合種子液10~16L接入發酵罐,在32~37℃、轉速40~80r·min-1的條件下培養28~35h,待菌液濃度≥108CFU·mL-1時,調pH值為3.2~3.8,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偉,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