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風遮陽帽,包括帽殼和帽圈,所述帽殼采用類S形雙弧連接結構,所述帽圈與帽殼的連接采用兩對對齒咬合鎖緊機構,該對齒咬合鎖緊機構由設在帽殼外表面上的旋轉手柄、設在帽殼內與旋轉手柄連接的半齒圈、設置在帽圈上帶有1-10cm高圓柱體的對半齒圈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佩戴牢固,具有夜光、防紫外線、防風遮陽功能的防風遮陽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防風遮陽帽,屬于日用品
技術介紹
由于人們在夏季對遮陽的需要,遮陽帽越來越被大眾接受,但現有的遮陽帽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針對騎車(自行車或電瓶車)的人群,如:佩戴不牢固,導致騎車過程中被風吹走,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對于有風沙揚塵天氣的地區,現有的遮陽帽無法阻擋灰塵對面部,特別是眼部的保護,導致騎車過程容易產生事故;夜間行駛時,沒有夜光指示,導致發生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佩戴牢固,具有夜光、防紫外線、防風遮陽功能的防風遮陽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風遮陽帽,包括帽殼和帽圈,所述帽殼采用類S形雙弧連接結構,所述帽圈與帽殼的連接采用兩對對齒咬合鎖緊機構,該對齒咬合鎖緊機構由設在在帽殼外表面上的旋轉手柄、設在帽殼內與旋轉手柄連接的半齒圈、設置在帽圈上帶有1-1Ocm高圓柱體的對半齒圈組成。進一步的,所述帽殼由內殼層和設置在內殼層上的防紫外線層組成。進一步的,所述帽圈設置帽圈內徑調節機構。更進一步的,所述帽圈內徑調節機構為兩個均帶有卡扣和卡扣孔的帽辮構成。進一步的,所述帽圈和旋轉手柄上均設置有夜光層。進一步的,所述半齒圈和對半齒圈中點與位于帽殼內的帽圈所形成的圓弧圓心,三點所構成的角度小于180°,大于140°。進一步的,所述半齒圈、對半齒圈之間,位于帽殼內的帽圈上均勻設置有透氣孔,在此段帽圈的中部設置有舌形環。本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是??類S形雙弧連接結構的帽殼結構既有利于防紫外線,削弱強光,又能將風沙灰塵或雨水遮擋在佩戴者身體外;兩對對齒咬合鎖緊機構使得佩戴時調節帽殼位置更方便,并且鎖緊牢靠,不會產生滑脫;設置在帽圈上帶有1-1Ocm高圓柱體的對半齒圈保證了帽殼寬度大于人臉寬度,防風效果好;帽圈上設置的兩個對半齒圈中點與位于帽殼內的帽圈所形成的圓弧圓心,三點所構成的角度保證了在風吹時佩戴牢固,舌形環的設置使得佩戴更加牢固,透氣孔增加了佩戴的舒適性;夜光層保證了夜間佩戴時的安全性?!靖綀D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左視圖。圖中:1、帽殼,2、帽圈,3、對齒咬合鎖緊機構,4、舌形環,31、旋轉手柄,32、半齒圈,33、對半齒圈。【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不的一種防風遮陽帽,包括帽殼I和帽圈2,所述帽殼I米用類S形雙弧連接結構,所述帽圈2與帽殼I的連接采用兩對對齒咬合鎖緊機構3,該對齒咬合鎖緊機構3由設在在帽殼外表面上的旋轉手柄31、設在帽殼內與旋轉手柄連接的半齒圈32、設置在帽圈上帶有1-1Ocm高圓柱體的對半齒圈33組成。采用類S形雙弧連接結構的帽殼結構既有利于防紫外線,削弱強光,又能將風沙灰塵或雨水遮擋在佩戴者身體外;兩對對齒咬合鎖緊機構使得佩戴時調節帽殼位置更方便,并且鎖緊牢靠,不會產生滑脫;設置在帽圈上帶有1-1Ocm高圓柱體的對半齒圈保證了帽殼寬度大于人臉寬度,防風效果好。所述帽殼I由內殼層和設置在內殼層上的防紫外線層組成。也可以是混合有防紫外線的材料直接構成,但目的是為了防紫外線的同時,不要屈光,導致亮度過低,影響視線和長時間佩戴對視力產生影響。所述帽圈2設置帽圈內徑調節機構。所述帽圈內徑調節機構為兩個均帶有卡扣和卡扣孔的帽辮構成。調節機構的方式有很多種,均未現有技術,本申請優選卡扣和卡扣孔的結構,主要是穿戴方便,同時一個人使用調節后一般無需再次調節。所述帽圈2和旋轉手柄上均設置有夜光層。夜光層為了夜間行車時給機動車提醒,減少安全隱患。所述半齒圈32和對半齒圈33中點與位于帽殼內的帽圈所形成的圓弧圓心,三點所構成的角度小于180°,大于140°。帽圈上設置的兩個對半齒圈中點與位于帽殼內的帽圈所形成的圓弧圓心,三點所構成的角度保證了在風吹時佩戴牢固,角度的限定考慮了重心和佩戴的關系,更有利于佩戴牢固。所述半齒圈32、對半齒圈33之間,位于帽殼內的帽圈上均勻設置有透氣孔,在此段帽圈的中部設置有舌形環4。舌形環的設置使得佩戴更加牢固,透氣孔增加了佩戴的舒適性。盡管上文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給予了詳細描述和說明,但是應該指明的是,我們可以依據本技術的構想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各種等效改變和修改,其所產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局鳈囗棥?.一種防風遮陽帽,包括帽殼(I)和帽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殼(I)采用類S形雙弧連接結構,所述帽圈(2)與帽殼(I)的連接采用兩對對齒咬合鎖緊機構(3),該對齒咬合鎖緊機構(3)由設在在帽殼外表面上的旋轉手柄(31)、設在帽殼內與旋轉手柄連接的半齒圈(32)、設置在帽圈上帶有I?1cm高圓柱體的對半齒圈(33)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風遮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殼(I)由內殼層和設置在內殼層上的防紫外線層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風遮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圈⑵設置帽圈內徑調節機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風遮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圈內徑調節機構為兩個均帶有卡扣和卡扣孔的帽辮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風遮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圈(2)和旋轉手柄(31)上均設置有夜光層。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風遮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齒圈(32)和對半齒圈(33)中點與位于帽殼內的帽圈所形成的圓弧圓心,三點所構成的角度小于180°,大于140°。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風遮陽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齒圈(32)、對半齒圈(33)之間,位于帽殼內的帽圈上均勻設置有透氣孔,在此段帽圈的中部設置有舌形環(4)。【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防風遮陽帽,包括帽殼和帽圈,所述帽殼采用類S形雙弧連接結構,所述帽圈與帽殼的連接采用兩對對齒咬合鎖緊機構,該對齒咬合鎖緊機構由設在帽殼外表面上的旋轉手柄、設在帽殼內與旋轉手柄連接的半齒圈、設置在帽圈上帶有1-10cm高圓柱體的對半齒圈組成。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佩戴牢固,具有夜光、防紫外線、防風遮陽功能的防風遮陽帽。【IPC分類】A42B1/18【公開號】CN204861367【申請號】CN201520230628【專利技術人】楊家強 【申請人】楊家強【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申請日】2015年4月8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風遮陽帽,包括帽殼(1)和帽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殼(1)采用類S形雙弧連接結構,所述帽圈(2)與帽殼(1)的連接采用兩對對齒咬合鎖緊機構(3),該對齒咬合鎖緊機構(3)由設在在帽殼外表面上的旋轉手柄(31)、設在帽殼內與旋轉手柄連接的半齒圈(32)、設置在帽圈上帶有1~10cm高圓柱體的對半齒圈(33)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家強,
申請(專利權)人:楊家強,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