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分區保暖羽絨被,包括被芯,所述被芯包括依次并排設置的頸肩區域、胸部區域、腹部區域、足部區域及尾部區域,所述頸肩區域與所述尾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較少,所述腹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較多,所述胸部區域與所述足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介于腹部區域與頸肩區域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分區保暖羽絨被,根據人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對被子進行分區,填充不同量的羽絨,從而滿足人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更具針對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床上用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區保暖羽絨被。
技術介紹
對于人體而言,身體的各個部位對溫度的感覺及保暖的需求是不同的,但是現有的羽絨被一般采用單獨區域的設計理念,也就是一條被子的各處的厚薄是一樣的,未進行區分,因此不能很好地滿足人身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區保暖羽絨被,根據人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對被子進行分區,填充不同量的羽絨,以滿足人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分區保暖羽絨被,包括被芯,所述被芯包括依次并排設置的頸肩區域、胸部區域、腹部區域、足部區域及尾部區域,所述頸肩區域與所述尾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較少,所述腹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較多,所述胸部區域與所述足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介于腹部區域與頸肩區域之間。進一步地,所述頸肩區域與胸部區域之間切穿縫合,所述胸部區域與腹部區域之間設有第一立襯條,所述腹部區域與足部區域之間設有第二立襯條,所述足部區域與所述尾部區域之間切穿縫合。進一步地,所述胸部區域中間設有第三立襯條,所述腹部區域中間設有第四立襯條,所述足部區域中間設有第五立襯條。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及第四立襯條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立襯條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立襯條的高度,所述第五立襯條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立襯條的高度。進一步地,所述被芯的四周邊緣縫合且夾棉繩形成滾邊。進一步地,所述被芯的四角設有角襻。進一步地,所述被芯的四邊設有腰襻。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分區保暖羽絨被,根據人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對被子進行分區,填充不同量的羽絨,腹部區域填充較多的羽絨,避免人體腹部著涼;頸肩區域填充較少的羽絨,避免人體的頸肩出汗較多和壓制頸部呼吸不順暢;尾部區域填充較少的羽絨使被芯服帖,避免漏風;胸部區域填充適中的羽絨,避免壓迫心臟且具有一定的保暖性,足部區域填充適中的羽絨,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從而滿足人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更具針對性。且所述頸肩區域與所述尾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所述胸部區域與所述足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因此不需要區分被芯的首尾,首尾可以互換使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分區保暖羽絨被的被芯的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分區保暖羽絨被的被芯的半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請參考圖1-2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分區保暖羽絨被,包括被芯,所述被芯包括依次并排設置的頸肩區域1、胸部區域2、腹部區域3、足部區域4及尾部區域5,所述頸肩區域I與所述尾部區域5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較少,所述腹部區域3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較多,所述胸部區域2與所述足部區域4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介于腹部區域3與頸肩區域I之間。由于人體的腹部是重點保暖區域,因此腹部區域3填充較多的羽絨,避免著涼。人體的頸肩部容易出汗,因此頸肩區域I填充較少的羽絨。尾部區域5填充較少的羽絨可以使被芯服帖,避免漏風。人體的胸部是心臟所在之處,應當避免壓迫心臟以保持呼吸順暢,同時胸部也需要一定的保暖,因此,胸部區域2填充的羽絨量應當多于頸肩區域I且少于腹部區域3。人體的足部離心臟較遠,需要保暖,但其保暖需求低于腹部,因此,足部區域4填充的羽絨量應當多于尾部區域5且少于腹部區域3。可見,本技術的羽絨被,根據人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對被子進行分區,填充不同量的羽絨,從而滿足人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更具針對性。由于所述頸肩區域I與所述尾部區域5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所述胸部區域2與所述足部區域4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因此不需要區分被芯的首尾,首尾可以互換使用。文中所述的“較少”和“較多”是相對而言的,即,相對于腹部區域3而言,頸肩區域I或尾部區域5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較少;相對于頸肩區域I或尾部區域5而言,腹部區域3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較多。所述頸肩區域I與胸部區域2之間切穿縫合,所述胸部區域2與腹部區域3之間設有第一立襯條11,所述腹部區域3與足部區域4之間設有第二立襯條12,所述足部區域4與所述尾部區域5之間切穿縫合,從而對被芯進行分區,在不同區域填充不同量的羽絨,且防止不同區域內填充的羽絨亂跑。所述胸部區域2中間設有第三立襯條13,所述腹部區域3中間設有第四立襯條14,所述足部區域4中間設有第五立襯條15。所述第一、第二及第四立襯條11、12、14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立襯條13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立襯條11的高度,所述第五立襯條15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立襯條12的高度。從而可以在腹部區域3填充較多的羽絨,頸肩區域I及尾部區域5填充較少的羽絨,胸部區域2及足部區域4填充適中的羽絨從而形成很好的過度。所述被芯的四周邊緣縫合且夾棉繩形成滾邊6,外形美觀。所述被芯的四角設有角襻7,用于與被套的四角進行連接固定。所述被芯的四邊設有腰襻8,用于與被套的四邊進行連接固定。本技術雖然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技術,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術實現思路
對本技術技術方案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分區保暖羽絨被,包括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芯包括依次并排設置的頸肩區域、胸部區域、腹部區域、足部區域及尾部區域,所述頸肩區域與所述尾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較少,所述腹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較多,所述胸部區域與所述足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介于腹部區域與頸肩區域之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區保暖羽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頸肩區域與胸部區域之間切穿縫合,所述胸部區域與腹部區域之間設有第一立襯條,所述腹部區域與足部區域之間設有第二立襯條,所述足部區域與所述尾部區域之間切穿縫合。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區保暖羽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區域中間設有第三立襯條,所述腹部區域中間設有第四立襯條,所述足部區域中間設有第五立襯條。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區保暖羽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及第四立襯條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立襯條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立襯條的高度,所述第五立襯條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立襯條的高度。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區保暖羽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芯的四周邊緣縫合且夾棉繩形成滾邊。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區保暖羽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芯的四角設有角襻。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區保暖羽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芯的四邊設有腰襻。【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分區保暖羽絨被,包括被芯,所述被芯包括依次并排設置的頸肩區域、胸部區域、腹部區域、足部區域及尾部區域,所述頸肩區域與所述尾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較少,所述腹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較多,所述胸部區域與所述足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介于腹部區域與頸肩區域之間。本技術分區保暖羽絨被,根據人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對被子進行分區,填充不同量的羽絨,從而滿足人體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更具針對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分區保暖羽絨被,包括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芯包括依次并排設置的頸肩區域、胸部區域、腹部區域、足部區域及尾部區域,所述頸肩區域與所述尾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較少,所述腹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較多,所述胸部區域與所述足部區域單位面積填充的羽絨量相同且介于腹部區域與頸肩區域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國達,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阿思家居室用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