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一種澀腸止瀉的中藥湯劑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澀腸止瀉的中藥湯劑,屬于中藥領域。
技術介紹
痢疾,臨床以發熱、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膿血為主要癥狀,若感染疫毒,發病急劇,伴突然高熱,神昏、驚厥者,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見腹痛,繼而下痢,日夜數次至數十次不等,多發于夏秋季節,目前用于治療痢疾的中藥種類繁多,藥效各異,但是大多數存在著療效不明顯,治療周期長、治愈率低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澀腸止瀉的中藥湯劑。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澀腸止瀉的中藥湯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雞內金8-10、陳皮5-8、丹參2-4、炙甘草10-15、芡實2-4、白芍6-8、石菖蒲2-4、黃芪7_9、苦楝子2_4、青皮1-3、車前草7_9、制半夏6-8、洋甘菊2-4、黃連1-3、萊菔子4-6、刺五加4_5、地榆葉8_10、一枝黃花2_4、栲栗葉2-4、木姜子葉4-5。澀腸止瀉的中藥湯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雞內金9、陳皮6、丹參3、炙甘草12、芡實3、白芍7、石菖蒲3、黃芪8、苦楝子3、青皮2、車前草8、制半夏7、洋甘菊3、黃連2、萊菔子5、刺五加4.5、地榆葉9、一枝黃花3、栲栗葉3、木姜子葉4.5。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專利技術的中藥湯劑,每日一劑,一般5-8劑即可治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中藥湯劑具有止瀉止痢、健脾益氣、溫中和胃、理氣止痛、行氣導滯的功效,本專利技術組方科學,用量合理,無副作用,治療效果見效快,臨床試驗證明本專利技術的有效率高達97.5%。【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澀腸止瀉的中藥湯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澀腸止瀉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雞內金8?10、陳皮5?8、丹參2?4、炙甘草10?15、芡實2?4、白芍6?8、石菖蒲2?4、黃芪7?9、苦楝子2?4、青皮1?3、車前草7?9、制半夏6?8、洋甘菊2?4、黃連1?3、萊菔子4?6、刺五加4?5、地榆葉8?10、一枝黃花2?4、栲栗葉2?4、木姜子葉4?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良清,
申請(專利權)人:當涂縣科輝商貿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