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白茅根10-30份、白芍5-25份、萆薢10-30份、川牛膝5-25份、柴胡5-25份、雞谷草5-20份、桂枝5-25份、貓須草5-25份、馬鞭草5-25份、菟絲子5-20份、徐長卿5-25份、響鈴草5-20份、陳皮5-25份、鳳尾草5-20份、琥珀5-25份、茵陳5-20份、益母草10-30份、玉米須5-25份、魚腦石5-20份、赤芍5-25份、甘草5-15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具有滋腎養肝、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散瘀止痛的功效,其治療腎結石療效顯著,作用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藥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腎結石是一種世界范圍的常見多發病,也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一種嚴重疾病。近年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發病率也明顯的提高。腎結石多發生于腎盞、腎盂及腎盂與輸尿管連接部,平片顯示腎區有單個或多個圓形、卵圓形或鈍三角形致密影,密度高而均勻。結石邊緣多光滑,但也有不光滑呈桑椹狀。臨床表現主要為腎絞痛、血尿,可引起尿路梗阻或尿路感染。目前治療腎結石采用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手術取石既要盡可能取凈結石,又要避免損傷血管,同時保存腎組織比較困難;藥物治療雖有不同程度的療效,但存在不能徹底根治,且易復發的不足。祖國醫學認為,腎結石屬中醫“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疇。腎結石多因下陰不潔,穢濁之邪從下侵入機體,或由小腸邪熱、心經火熱等外感之熱邪傳入膀胱,或濕熱久蘊,熬尿成石所致。根據中醫理論,針對腎結石的發病機理,采用滋腎養肝、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散瘀止痛的治法,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手術治療腎結石創傷大、藥物治療腎結石不能徹底根治且易復發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配制簡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白茅根10-30份、白芍5-25份、萆蘚10-30份、川牛膝5-25份、柴胡5-25份、雞谷草5-20份、桂枝5_25份、貓須草5_25份、馬鞭草5_25份、菟絲子5-20份、徐長卿5-25份、響鈴草5-20份、陳皮5_25份、鳳尾草5_20份、琥珀5_25份、茵陳5-20份、益母草10-30份、玉米須5-25份、魚腦石5_20份、赤芍5_25份、甘草5_15份。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白茅根20份、白芍15份、萆蘚20份、川牛膝15份、柴胡15份、雞谷草10份、桂枝15份、貓須草15份、馬鞭草15份、英絲子10份、徐長卿15份、響鈴草10份、陳皮15份、鳳尾草10份、琥珀15份、茵陳10份、益母草20份、玉米須15份、魚腦石10份、赤芍15份、甘草10份。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中:白茅根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萆蘚具有利濕去濁、祛風通痹的功效;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經、祛風除濕、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熱、升陽舒肝的功效;雞谷草具有清熱利水、消腫止痛的功效;桂枝具有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的功效;貓須草具有清熱祛濕、排石利尿的功效;馬鞭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的功效;菟絲子具有補腎益精、養肝健脾的功效;徐長卿具有鎮痛、止咳、利水消腫、活血解毒的功效;響鈴草具有滋腎養肝、止咳平喘、利濕解毒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調中利水、燥濕化痰的功效;鳳尾草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消腫解毒的功效;琥珀具有鎮驚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的功效;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的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玉米須具有利尿消腫、利濕退黃的功效;魚腦石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和諸藥的功效。本專利技術精選藥物組方,其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滋腎養肝、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散瘀止痛的功效,對腎結石的治療達到標本兼治。本專利技術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本專利技術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2.5%,治愈率68.3%。【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白茅根20g、白芍15g、萆蘚20g、川牛膝15g、柴胡15g、雞谷草10g、桂枝15g、貓須草15g、馬鞭草15g、英絲子10g、徐長卿15g、響鈴草10g、陳皮15g、鳳尾草1(^、琥泊15g、茵陳10g、益母草20g、玉米須15g、魚腦石10g、赤茍15g、甘草1g0實施例2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白茅根15g、白芍25g、萆蘚10g、川牛膝20g、柴胡5g、雞谷草15g、桂枝10g、貓須草25g、馬鞭草5g、英絲子20g、徐長卿10g、響鈴草15g、陳皮5g、鳳尾草20g、琥I自10g、茵陳20g、益母草10g、玉米須25g、魚腦石12g、赤茍20g、甘草5g。實施例3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白茅根25g、白芍5g、萆蘚30g、川牛膝10g、柴胡25g、雞谷草5g、桂枝20g、貓須草10g、馬鞭草25g、英絲子5g、徐長卿20g、響鈴草12g、陳皮25g、鳳尾草12g、琥?自20g、茵陳5g、益母草15g、玉米須20g、魚腦石5g、赤茍25g、甘草8g。實施例4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白茅根10g、白芍20g、萆蘚15g、川牛膝25g、柴胡10g、雞谷草25g、桂枝5g、貓須草20g、馬鞭草10g、英絲子15g、徐長卿5g、響鈴草20g、陳皮10g、鳳尾草15g、琥I自5g、茵陳15g、益母草30g、玉米須10g、魚腦石15g、赤茍5g、甘草12g。實施例5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白茅根30g、白芍10g、萆蘚25g、川牛膝5g、柴胡20g、雞谷草12g、桂枝25g、貓須草5g、馬鞭草20g、英絲子12g、徐長卿25g、響鈴草15g、陳皮20g、鳳尾草5g、琥?自25g、茵陳12g、益母草25g、玉米須5g、魚腦石20g、赤茍10g、甘草15g。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6厘米,進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第二次煎煮,加水沒過藥面約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鐘。兩次煎煮取汁,合并。本專利技術以實施例1所給出的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做臨床療效總結如下: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120例,男73例,女47例,年齡25?75歲。二、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腎結石的診斷標準: 1、發作時腰腹絞痛,痛及前陰,面色蒼白,冷汗,惡心嘔吐。可伴有發熱惡寒,小便澀痛頻急,或有排尿中斷; 2、肉眼可見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3、尿常規檢查有紅細胞; 4、作腎系B超檢查,或X線腹部平片、腎盂造影等可明確結石部位。必要時作膀胱鏡逆行造影。三、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一日一劑,水煎兩遍取汁約400ml,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六天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四、療效標準: (1)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排尿正常,經檢查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2)顯效:臨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白茅根10?30份、白芍5?25份、萆薢10?30份、川牛膝5?25份、柴胡5?25份、雞谷草5?20份、桂枝5?25份、貓須草5?25份、馬鞭草5?25份、菟絲子5?20份、徐長卿5?25份、響鈴草5?20份、陳皮5?25份、鳳尾草5?20份、琥珀5?25份、茵陳5?20份、益母草10?30份、玉米須5?25份、魚腦石5?20份、赤芍5?25份、甘草5?15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軍,
申請(專利權)人:王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