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空氣凈化器,所述殼體內設置有第一凈化室和第二凈化室,第一凈化室內的下部設置有過濾槽,第一凈化室的中部設置有進氣孔,進氣孔處設置有風機,進氣孔通過管道伸入過濾槽內,第一凈化室內的上部設置有霧化噴頭,第一凈化室內還設置有泵體,泵體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與霧化噴頭連通,隔板上設置有吸附膜;第二凈化室內的上部設置有紫外線光管盒,紫外線光管盒內設置有光觸媒;第二凈化室內的中部設置有蜂窩陶瓷,第二凈化室內的下部設置有濾膜和出氣口,第二凈化室外側對應出氣口處設置有抽風機。對空氣進行多次凈化、凈化效率高、殺菌徹底、空氣凈化速度快。本發明專利技術對空氣進行多次凈化、凈化效率高、殺菌徹底、空氣凈化速度快。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空氣凈化器。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發展,空氣質量也變得越來越差。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會選擇使用空氣凈化器來凈化周圍的空氣。一般的空氣凈化器是將空氣凈化器的電源線接入家用電源接口,或者是接入車載吸煙器的電源接口,以電能驅動空氣凈化器內的風機,將空氣抽入機器,再通過過濾或者殺菌等過程實現對空氣的凈化,最后再由排氣口排出,但是過濾或者殺菌不徹底,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空氣進行多次凈化、凈化效率高、殺菌徹底、空氣凈化速度快的空氣凈化器。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空氣凈化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第一凈化室和第二凈化室,所述第一凈化室內的下部設置有過濾槽,所述第一凈化室的中部設置有進氣孔,所述進氣孔處設置有風機,所述進氣孔通過管道伸入所述過濾槽內,所述第一凈化室內的上部設置有霧化噴頭,所述第一凈化室內還設置有栗體,所述栗體的進水口連通第一管道,且所述第一管道伸入所述過濾槽內,所述栗體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與所述霧化噴頭連通,所述第一凈化室和第二凈化室之間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置有吸附膜;所述第二凈化室內的上部設置有紫外線光管盒,所述紫外線光管盒內設置有光觸媒;所述第二凈化室內的中部設置有蜂窩陶瓷,所述第二凈化室內的下部設置有濾膜,所述第二凈化室內的下部側壁上設置有出氣口,所述第二凈化室外側對應所述出氣口處設置有抽風機。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風機將外部污染的空氣引入第一凈化室的過濾槽內,過濾槽對空氣進行一次過濾,栗體將過濾槽內的水抽取到霧化噴頭內進行噴霧,對空氣進行二次過濾,空氣通過吸附膜進行三次過濾進入第二凈化室內,紫外線光管盒發光觸發光觸媒對空氣進行凈化、殺菌和有害氣體分解,蜂窩陶瓷對空氣再次進行過濾,有濾膜對空氣進行最后一次過濾,通過抽風機向外輸出凈化后的空氣,對空氣進行多次凈化、凈化效率高、殺菌徹底、空氣凈化速度快。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所述吸附膜由活性炭纖維、竹炭纖維或礦物質材料制成。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性炭纖維、竹炭纖維或礦物質材料吸附雜質,凈化空氣效率高。進一步,所述紫外線光管盒發出365nm波長的紫外線照射所述光觸媒。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365nm波長的紫外線使得光觸媒能高效對空氣進行凈化、殺菌和有害氣體分解。進一步,所述蜂窩陶瓷的孔徑為2?3mm。【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空氣凈化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殼體,2、第一凈化室,3、第二凈化室,4、過濾槽,5、進氣孔,6、風機,7、霧化噴頭,8、栗體,9、第一管道,10、第二管道,11、隔板,12、吸附膜,13、紫外線光管盒,14、蜂窩陶瓷,15、濾膜,16、出氣口,17、抽風機。【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如圖1所不,一種空氣凈化器,包括殼體I,所述殼體I內設置有第一凈化室2和第二凈化室3,所述第一凈化室2內的下部設置有過濾槽4,所述第一凈化室2的中部設置有進氣孔5,所述進氣孔5處設置有風機6,所述進氣孔5通過管道伸入所述過濾槽4內,所述第一凈化室2內的上部設置有霧化噴頭7,所述第一凈化室2內還設置有栗體8,所述栗體8的進水口連通第一管道9,且所述第一管道9伸入所述過濾槽4內,所述栗體8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10與所述霧化噴頭7連通,所述第一凈化室2和第二凈化室3之間設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設置有吸附膜12 ;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上部設置有紫外線光管盒13,所述紫外線光管盒13內設置有光觸媒;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中部設置有蜂窩陶瓷14,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下部設置有濾膜15,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下部側壁上設置有出氣口16,所述第二凈化室3外側對應所述出氣口 16處設置有抽風機17。所述吸附膜12由活性炭纖維、竹炭纖維或礦物質材料制成。所述紫外線光管盒13發出365nm波長的紫外線照射所述光觸媒。所述蜂窩陶瓷14的孔徑為2?3mm。實施本裝置,風機6將外部污染的空氣引入第一凈化室2的過濾槽4內,過濾槽4對空氣進行一次過濾,栗體8將過濾槽4內的水抽取到霧化噴頭7內進行噴霧,對空氣進行二次過濾,空氣通過吸附膜12進行三次過濾進入第二凈化室3內,紫外線光管盒13發光觸發光觸媒對空氣進行凈化、殺菌和有害氣體分解,蜂窩陶瓷14對空氣再次進行過濾,有濾膜15對空氣進行最后一次過濾,通過抽風機17向外輸出凈化后的空氣,對空氣進行多次凈化、凈化效率高、殺菌徹底、空氣凈化速度快。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空氣凈化器,包括殼體(1 ),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內設置有第一凈化室(2)和第二凈化室(3),所述第一凈化室(2)內的下部設置有過濾槽(4),所述第一凈化室(2)的中部設置有進氣孔(5 ),所述進氣孔(5 )處設置有風機(6 ),所述進氣孔(5 )通過管道伸入所述過濾槽(4 )內,所述第一凈化室(2 )內的上部設置有霧化噴頭(7 ),所述第一凈化室(2 )內還設置有栗體(8 ),所述栗體(8 )的進水口連通第一管道(9 ),且所述第一管道(9 )伸入所述過濾槽(4 )內,所述栗體(8 )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10 )與所述霧化噴頭(7 )連通,所述第一凈化室(2)和第二凈化室(3)之間設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設置有吸附膜(12);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上部設置有紫外線光管盒(13),所述紫外線光管盒(13)內設置有光觸媒;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中部設置有蜂窩陶瓷(14),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下部設置有濾膜(15),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下部側壁上設置有出氣口(16),所述第二凈化室(3 )外側對應所述出氣口( 16 )處設置有抽風機(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膜(12)由活性炭纖維、竹炭纖維或礦物質材料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線光管盒(13)發出365nm波長的紫外線照射所述光觸媒。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窩陶瓷(14)的孔徑為.2 ?3mm ο【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空氣凈化器,所述殼體內設置有第一凈化室和第二凈化室,第一凈化室內的下部設置有過濾槽,第一凈化室的中部設置有進氣孔,進氣孔處設置有風機,進氣孔通過管道伸入過濾槽內,第一凈化室內的上部設置有霧化噴頭,第一凈化室內還設置有泵體,泵體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與霧化噴頭連通,隔板上設置有吸附膜;第二凈化室內的上部設置有紫外線光管盒,紫外線光管盒內設置有光觸媒;第二凈化室內的中部設置有蜂窩陶瓷,第二凈化室內的下部設置有濾膜和出氣口,第二凈化室外側對應出氣口處設置有抽風機。對空氣進行多次凈化、凈化效率高、殺菌徹底、空氣凈化速度快。本專利技術對空氣進行多次凈化、凈化效率高、殺菌徹底、空氣凈化速度快。【IPC分類】B01D50/00, B01D53/8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氣凈化器,包括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內設置有第一凈化室(2)和第二凈化室(3),所述第一凈化室(2)內的下部設置有過濾槽(4),所述第一凈化室(2)的中部設置有進氣孔(5),所述進氣孔(5)處設置有風機(6),所述進氣孔(5)通過管道伸入所述過濾槽(4)內,所述第一凈化室(2)內的上部設置有霧化噴頭(7),所述第一凈化室(2)內還設置有泵體(8),所述泵體(8)的進水口連通第一管道(9),且所述第一管道(9)伸入所述過濾槽(4)內,所述泵體(8)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10)與所述霧化噴頭(7)連通,所述第一凈化室(2)和第二凈化室(3)之間設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設置有吸附膜(12);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上部設置有紫外線光管盒(13),所述紫外線光管盒(13)內設置有光觸媒;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中部設置有蜂窩陶瓷(14),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下部設置有濾膜(15),所述第二凈化室(3)內的下部側壁上設置有出氣口(16),所述第二凈化室(3)外側對應所述出氣口(16)處設置有抽風機(1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光清,
申請(專利權)人:黃光清,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