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垃圾焚燒尾氣的處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垃圾焚燒爐中的煙氣通過冷卻池,將煙氣在冷卻池內的環狀管中冷卻,使其溫度迅速下降到130-150℃,然后依次通過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一凈化池、第二凈化池,再通過含有活性炭的第三凈化池,煙氣經上述三池水洗凈化后由煙囪排出。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的處理方法采用三級急冷水洗工藝,所述設備簡易、實用,方法有效、節能,可大幅度減少有害污染氣體的排放,二惡英、煙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氣體的排放均符合國家排放標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有害氣體再處理領域,尤其是。
技術介紹
垃圾焚燒技術以其高減容率和可回收熱能等優點正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和 煤、木材等燃料的燃燒過程一樣,垃圾焚燒也會產生煙氣,由于垃圾成分的復雜性,其焚燒 產生的煙氣含有許多有害物質,具有特殊性質。近年來,垃圾焚燒產生的二惡英和重金屬 污染問題日益受到公眾的重視。為此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GB18485-2001)對垃圾焚燒煙氣的排放指標做出了嚴格的限制。傳統垃圾焚燒的尾氣處理 方法很難保證將煙氣中的污染物含量降至標準限值以下安全排放,在設計垃圾焚燒煙氣處 理系統時難以結合工程實際開發出專門的處理設備。垃圾焚燒尾氣的處理應采用合理的工 藝流程,做到適用、可靠和經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了,其所需設備簡易、實用,方法有效、 節能,可大幅度減少有害污染氣體的排放。 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驟: (1)垃圾焚燒爐中的煙氣通過冷卻池,將煙氣在冷卻池內的冷卻管中冷卻,使其溫 度迅速下降到130-150Γ以下,然后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通過袋式除塵器去除掉大部分顆粒 物粉塵及二惡英; (2)余下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一凈化池,其中第一凈化池中的液體各 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1200kg的水,3-7kg的生石灰; (3)第一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二凈化池,其中第二凈化 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1200kg的水,3-7kg的生石灰; (4)第二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活性炭和水的第三凈化池,其中第三凈 化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1200kg的水,25-50kg的活性炭; (5)第三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由煙囪排走。 優選的是,步驟(2)至(4)的凈化池中的沉降物質由排污管排至污水池。 優選的是,所述的冷卻管于冷卻池內盤繞形成多個環狀結構以增加煙氣通過的距 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的處理方法采用三級急冷水洗工藝,所述設備簡易、 實用,方法有效、節能,可大幅度減少有害污染氣體的排放,二惡英、煙塵、一氧化碳、二氧化 硫等污染氣體的排放均符合國家排放標準。【附圖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 實施例1 -種垃圾焚燒尾氣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垃圾焚燒爐中的煙氣通過冷卻池,將煙氣在冷卻池內的冷卻管中冷卻,使其溫 度迅速下降到130°C以下,然后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通過袋式除塵器去除掉大部分顆粒物粉 塵及二惡英; (2)余下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一凈化池,其中第一凈化池中的液體各 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kg的水,3kg的生石灰; (3)第一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二凈化池,其中第二凈化 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kg的水,3kg的生石灰; (4)第二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活性炭和水的第三凈化池,其中第三凈 化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kg的水,25kg的活性炭; (5)第三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由煙囪排走。 進一步優選的是,步驟(2)至(4)的凈化池中的沉降物質由排污管排至污水池。 再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的冷卻管于冷卻池內盤繞形成多個環狀結構以增加煙氣通過的距 離。 實施例2 (1)垃圾焚燒爐中的煙氣通過冷卻池,將煙氣在冷卻池內的冷卻管中冷卻,使其溫 度迅速下降到130°C以下,然后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通過袋式除塵器去除掉大部分顆粒物粉 塵及二惡英; (2)余下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一凈化池,其中第一凈化池中的液體各 組份的重量配比為:l〇〇〇kg的水,5kg的生石灰; (3)第一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二凈化池,其中第二凈化 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l〇〇〇kg的水,5kg的生石灰; (4)第二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活性炭和水的第三凈化池,其中第三凈 化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l〇〇〇kg的水,40kg的活性炭; (5)第三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由煙囪排走。 其余特征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1)垃圾焚燒爐中的煙氣通過冷卻池,將煙氣在冷卻池內的冷卻管中冷卻,使其溫 度迅速下降到130°C以下,然后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通過袋式除塵器去除掉大部分顆粒物粉 塵及二惡英; (2)余下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一凈化池,其中第一凈化池中的液體各 組份的重量配比為:1200kg的水,7kg的生石灰; (3)第一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二凈化池,其中第二凈化 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1200kg的水,7kg的生石灰; (4)第二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活性炭和水的第三凈化池,其中第三凈 化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1200kg的水,50kg的活性炭; (5)第三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由煙囪排走。 其余特征與實施例1相同。 采用本專利技術方法,監測的項目及其結果如表1 表 1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采用本專利技術方法,煙氣黑度、煙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二惡英等主要排放指標均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 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是依據本專利技術的技 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 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垃圾焚燒爐中的煙氣通過冷卻池,將煙氣在冷卻池內的冷卻管中冷卻,使其溫度迅 速下降到130-150°C以下,然后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通過袋式除塵器; (2) 余下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一凈化池,其中第一凈化池中的液體各組份 的重量配比為:800-1200kg的水,3-7kg的生石灰; (3) 第一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二凈化池,其中第二凈化池中 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1200kg的水,3-7kg的生石灰; (4) 第二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活性炭和水的第三凈化池,其中第三凈化池 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1200kg的水,25-50kg的活性炭; (5) 第三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由煙囪排走。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至(4)的 凈化池中的沉降物質由排污管排至污水池。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管于冷 卻池內盤繞形成多個環狀結構以增加煙氣通過的距離。【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其包括以下步驟:垃圾焚燒爐中的煙氣通過冷卻池,將煙氣在冷卻池內的環狀管中冷卻,使其溫度迅速下降到130-150℃,然后依次通過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一凈化池、第二凈化池,再通過含有活性炭的第三凈化池,煙氣經上述三池水洗凈化后由煙囪排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的處理方法采用三級急冷水洗工藝,所述設備簡易、實用,方法有效、節能,可大幅度減少有害污染氣體的排放,二惡英、煙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氣體的排放均符合國家排放標準。【IPC分類】B01D53/78, B01D50/00, B01D53/0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垃圾焚燒尾氣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垃圾焚燒爐中的煙氣通過冷卻池,將煙氣在冷卻池內的冷卻管中冷卻,使其溫度迅速下降到130?150℃以下,然后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通過袋式除塵器;(2)余下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一凈化池,其中第一凈化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1200kg的水,3?7kg的生石灰;(3)第一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生石灰水的第二凈化池,其中第二凈化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1200kg的水,3?7kg的生石灰;(4)第二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進入到含有活性炭和水的第三凈化池,其中第三凈化池中的液體各組份的重量配比為:800?1200kg的水,25?50kg的活性炭;(5)第三凈化池處理后的煙氣由煙囪排走。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強,
申請(專利權)人:賀州泰榕環衛設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