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電路控制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點型光電感煙火災探測電路,電路包括信號輸入電路、信號反饋回路、電壓轉換電路、紅外發射電路、信號整形電路、三端穩壓電路、紅外接收放大電路及主芯片U2及其外圍電路,信號輸入電路設有兩信號總線無極性輸入端,輸入一端連接電阻R41后與另一輸入端之間并聯整流二極管D1、D5、D6及D7組成的整流橋,經信號總線無極性輸入端輸入的信號經整流橋整流后作為電路供電正負極S+及S-,并依次并聯各為其供電。本電路在可靠的前提下保證了整條回路的低功耗,紅外接收放大器電路對煙的輸出約能達到10-8量級,抗干擾強,靈敏度高,能有效避免誤報和漏報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本技術涉及電路控制
,具體來說是一種點型光電感煙火災探測電路。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各種類型工業建筑建設正在加快發展,在建設過程中,尤其是對火災的防范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有多種類型火災探測器: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及火焰探測器等。感煙探測器檢測火災陰燃階段產生的煙霧濃度,是實現火災早期探測的最實用、有效產品。感煙探測器按工作原理可分為離子感煙、光電感煙、紅外光束感煙、空氣采樣感煙等。不同類型的探測器所適用的場合各不相同,本安型感煙火災探測器主要適用于化工、石油和制藥、半導體等具有爆炸性氣體環境場所。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感煙探測器為光電感煙探測器,利用紅外發光管發出紅外脈沖光,利用光敏接收管接收煙霧顆粒散射的紅外光,使用一級或兩級運放電路對信號進行放大后實現火警檢測。現有的點型光電感煙火災探測電路存在功耗較大的問題,第一級運放電路放大倍數大,將干擾信號也放大,抗干擾能力弱,導致感煙探測器無法實現準確報警。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點型光電感煙火災探測電路的上述問題,給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提供一種穩定可靠、能準確報警的點型光電感煙火災探測電路。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點型光電感煙火災探測電路,所述的電路包括信號輸入電路、信號反饋回路、電壓轉換電路、紅外發射電路、信號整形電路、三端穩壓電路、紅外接收放大電路及主芯片U2及其外圍電路,所述的信號輸入電路設有兩信號總線無極性輸入端,輸入一端連接電阻R41后與另一輸入端之間并聯整流二極管Dl、D5、D6及D7組成的整流橋,經信號總線無極性輸入端輸入的信號經整流橋整流后作為電路供電正負極S+及S-,并依次并聯信號反饋回路、電壓轉換電路、紅外發射電路、信號整形電路、三端穩壓電路、紅外接收放大電路為其供電,整流橋兩端并聯穩壓二極管Z1,穩壓二極管Zl的兩端并聯電阻Rl及發光二極管LEDI,發光二極管LEDl的負極連接三極管Tl的集電極,三極管Tl的發射極接地三極管Tl的基極接電阻R12后接芯片U2的6號管腳ALAM端,并抽頭一端連接電阻R28后接供電負極S-。所述的信號反饋回路由電阻R2、R5、R6、R26及三極管T2、T8組成,供電正極S+抽出一端連接電阻R2,電阻R2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Τ8的發射極,三極管Τ8的基極連接三極管Τ2的集電極,三極管Τ2的基極連接電阻R5后連接芯片U2的5號管腳ANS端,并抽頭一端連接電阻R26后供電負極S-,三極管Τ2的發射極與三極管Τ8的集電極合并連接電阻R6后接供電負極S-。所述的電壓轉換電路由電阻R3、R4、電容Cl、C3、穩壓管ZD2、三極管Τ3、Τ4組成,供電正極S+連接三極管T3的集電極,三極管T3的集電極與基極之間連接電阻R3,穩壓管ZD2兩端并聯電容Cl,三極管T3的基極另抽出一端連接三極管T4的集電極后連接穩壓二極管ZD2,穩壓二極管ZD2兩端并聯電容Cl,三極管T4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連接電阻R4,三極管T4的發射極另抽出一端連接二極管D3及極性電容C3后接供電負極S-。所述的紅外發射電路由電阻R7、R8、R11、R31、R40、三極管T6、T7及紅光電二極管PLED組成,二極管D3的負極引出一端連接電阻Rll后接至三極管T7的發射極,在電阻Rll的兩端同時并聯電阻R7,三極管T7的基極連接至三極管T6的集電極,三極管T7的集電極接至三極管T6的發射極后連接電阻R40接供電負極S-,并抽出一端在電阻R40的兩端并聯光電二極管PLED,三極管T6的基極接電阻R8后接至主芯片的9號管腳PLED端,并抽出一端連接電阻R31后接供電負極S-。所述的信號整形電路由電阻R9、R10、R13、R21、電容C4、C11及三極管T5組成,供電正極S+連接電容C4、電阻R9、R21、R10,電阻R21、RlO兩端并聯電容C11,電阻R21及電阻RlO之間連接三極管T5的基極,三極管T5的集電極連接電阻R13,并抽出一端連接至主芯片U2的7號DATA管腳,三極管T5的發射極接供電負極S-。所述的三端穩壓電路由電阻R14、R39、電容C2、C5及穩壓器Ul組成,三極管T3的發射極連接電阻R39,電阻R39另一端連接穩壓器Ul的2號管腳Vin端,2號端Vin與I號管腳GND端之間連接電容C2后接供電負極S-,穩壓器Ul的3號管腳Vout端與I號管腳GND端之間連接電容C5,并引出一端連接至主芯片U2及其外圍電路。 所述的紅外接收放大電路由第一級電流放大電路及第二級電壓放大電路組成,三極管T3的發射極連接電阻R14后分兩端,一端連接至第二級電壓放大電路中的放大器U4A的8號腳,另一端連接至第一級電流放大電路中的電阻R22 —端,電阻R22另一端連接電阻R24后連接至放大器U4B的5號管腳,并抽出一端連接電阻R23,電阻R23兩端并聯電容C18,在電阻R22、R23串聯后的兩端并聯電容C13,放大器U4B的5號管腳與7號管腳之間連接光電二極管H)及電阻R20,放大器U4B的6號管腳與7號管腳之間連接電容C8,放大器U4B的7號管腳通過電容C7后連接至放大器U4A的3號管腳,并抽出一端連接電阻R19后接供電負極S-,放大器U4A的4號管腳接供電負極S-,放大器U4A的2號管腳與I號管腳之間連接電阻R16,并抽出一端串聯電阻R17及電阻R18后接至供電負極S-,放大器U4A的I號管腳連接電阻R15后接至主芯片U2的11號管腳AD端。所述的主芯片U2及其外圍電路包括主芯片U2、電阻R25、R30、R34及電容C14、C15,穩壓器Ul的3號管腳Vout端輸出的信號連接電阻R34后接至主芯片U2的8號管腳TEST端,并抽頭一端連接至主芯片U2的I號管腳Vcc端,電阻R34另一端連接電阻R25后接至WAdd,主芯片U2的4號管腳U2-4端與14號管腳Vss之間連接電容C14及電阻R30,另抽出一端連接電容C15后接供電負極S-。本電路通過電壓轉換電路將總線電壓穩定輸出值由24V轉換為13V,在電路可靠的前提下保證了整條回路的低功耗,紅外接收放大器電路能準確地接收紅外發射電路發出的信號,紅外接收放大器電路對煙的輸出約能達到10-8量級,抗干擾強,靈敏度高,能有效避免誤報和漏報現象。圖1是本技術的電路原理圖。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這種電路的結構和原理對本專業的人來說是非常清楚的。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本電路適用于設有小型空間的建筑,即適用于天棚高度在12m以下的房間,探測面積為60_80m2。如圖1所示,本電路包括信號輸入電路(圖中A區域)、信號反饋回路(圖中B區域)、電壓轉換電路(圖中C區域)、紅外發射電路(圖中D區域)、信號整形電路(圖中E區域)、三端穩壓電路(圖中F區域)、主芯片U2及其外圍電路(圖中下部區域),紅外接收放大電路由第一級電流放大電路(圖中H區域)及第二級電壓放大電路(圖中G區域)組成。信號輸入電路設有兩信號總線無極性輸入端,輸入一端連接電阻R41后與另一輸入端之間并聯整流二極管Dl、D5、D6及D7組成的整流橋,經信號總線無極性輸入端輸入的信號經整流橋整流后作為電路供電正負極S+及S-,并依次并聯各電路為其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點型光電感煙火災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路包括信號輸入電路、信號反饋回路、電壓轉換電路、紅外發射電路、信號整形電路、三端穩壓電路、紅外接收放大電路及主芯片U2及其外圍電路,所述的信號輸入電路設有兩信號總線無極性輸入端,輸入一端連接電阻R41后與另一輸入端之間并聯整流二極管D1、D5、D6及D7組成的整流橋,經信號總線無極性輸入端輸入的信號經整流橋整流后作為電路供電正負極S+及S?,并依次并聯信號反饋回路、電壓轉換電路、紅外發射電路、信號整形電路、三端穩壓電路、紅外接收放大電路為其供電,整流橋兩端并聯穩壓二極管Z1,穩壓二極管Z1的兩端并聯電阻R1及發光二極管LED1,發光二極管LED1的負極連接三極管T1的集電極,三極管T1的發射極接地三極管T1的基極接電阻R12后接芯片U2的6號管腳ALAM端,并抽頭一端連接電阻R28后接供電負極S?。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大膺,孫雪軍,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松江飛繁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