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正反插功能的USB插頭連接器,包括屏蔽外殼、設于屏蔽外殼內的絕緣基座和懸設于絕緣基座前端的舌板,所述舌板的上下表面各設置有一排導電端子,上表面的導電端子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分別依次與下表面按從右到左順序的導電端子一一對應連接;導電端子與舌板鑲嵌注塑成型,導電端子從舌板后端延伸出引腳,引腳與絕緣基座鑲嵌注塑成型;導電端子與引腳之間的連接部位裸露于舌板和絕緣基座之間。本發明專利技術舌板上下表面的導電端子為一體沖壓成型,取代了傳統工藝采用PCB板轉接的方式,本發明專利技術無需進行焊接,零部件少,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制作步驟大大簡化了制程工藝,降低了成本,品質更加穩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連接器
,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正反插功能的USB插頭連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數碼產品及通信設備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人們在使用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需要將使用數據從數碼產品或通信類產品中導入或導出,同時也需要通過數據接口給數碼產品和通信類產品充電;但現有的USB插頭連接器都是分上下面的插頭,使用時先要分辯USB插頭連接器的上下面,才能正確的插入USB母座,使用很不方便。目前出現有雙面插USB插頭連接器,即其可進行正面插或反面插,無需分辨USB插頭連接器的正反面,使用較為方便。然而,目前的USB插頭連接器需要用PCB板焊接在正反面的端子中間作為轉接,其制程工藝非常復雜,成本高,并且焊接制程不好控制,品質不穩定。因此,有必要對目前的USB插頭連接器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正反插功能的USB插頭連接器,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USB插頭連接器存在制程復雜、成本高、品質不穩定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正反插功能的USB插頭連接器,包括屏蔽外殼、設于屏蔽外殼內的絕緣基座和懸設于絕緣基座前端的舌板,所述舌板的上下表面各設置有一排導電端子,上表面的導電端子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分別依次與下表面按從右到左順序的導電端子對應連接;導電端子與舌板鑲嵌注塑成型,導電端子從舌板后端延伸出引腳,引腳與絕緣基座鑲嵌注塑成型;導電端子與引腳之間的連接部位裸露于舌板和絕緣基座之間。所述每對上下表面對應的導電端子均為一體沖壓成型。所述每個導電端子的導電接觸部位為露出舌板表面的凸包。所述連接部位通過沖壓形成向上或向下拱起的彎折部。所述屏蔽外殼和絕緣基座之間設有扣合結構,包括屏蔽外殼內部內扣的卡扣,和絕緣基座上的容置卡扣的扣合槽。所述絕緣基座后端設有下沉的臺階位,引腳露出臺階位表面。所述絕緣基座和舌板為熱固性耐高溫塑膠材料。—種制作上述具有正反插功能的USB插頭連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51、制作具有凸包的銅片:根據每對導電端子對應的導電接觸部位將銅片沖壓出凸包,并沖壓出銅片定位孔和銅片上下扣位;52、將銅片沖壓出導電端子外形:銅片四周余料保留,引腳部位保持與余料連接,導電端子的其他部位根據每對導電端子展平的形狀進行沖切; 53、將沖切好后的導電端子進行沖壓彎折,交錯配合形成上下兩排端子組,實現舌板上表面的導電端子從左到右的順序分別依次與下表面從右到左順序的導電端子對應連接;同時沖壓連接部位,每個導電端子各形成一個向上或向下拱起的彎折部; 54、將S3步驟制得的銅片放入模具注塑,通過銅片定位孔定位;導電端子前端與舌板注塑結合為一體,引腳與絕緣基座注塑結合為一體,連接部位裸露在外;凸包露出舌板表面,引腳露出絕緣基座后端的臺階表面; 55、將銅片余料切除。S6、進行屏蔽外殼的組裝。步驟S2沖壓所得的銅片包括上銅片和下銅片,所述上銅片和下銅片的導電端子在同一舌板表面為左右對半分置。具有步驟S3所述向上和向下拱起的彎折部的導電端子各占一半。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具有正反插功能的USB插頭連接器,舌板正反雙面插接都能進行電連接,使用方便,不會出現方向插錯的現象,有效保護插頭和插座,連接簡單方便,耐用,提高操作效率;舌板上表面的導電端子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分別依次與下表面按從右到左順序的導電端子對應連接,相互對應連接的兩個導電端子為一體沖壓成型,取代了傳統工藝采用PCB板轉接的方式,本專利技術無需進行焊接,零部件少,大大簡化了制程工藝,降低了成本,品質更加穩定。由于上下兩個表面的端子要交錯配合,因此本專利技術在制作端子時,采用上下兩個銅片通過扣位結合的方式組成端子組,一個銅片上成型舌板上表面左邊一半的端子和舌板下表面右邊一半的端子,另一個銅片成型舌板上表面右邊一半的端子和舌板下表面左邊一半的端子,該工藝方式在解決傳統焊接存在的弊端外,還可最大限度的節省銅片材料;端子的接觸部位設置為凸包,通過沖壓成型。同時連接部位有向上或向下拱起的彎折部,具有一定的彈性,在插接過程中,可自動進行緩沖調整。可增強導電接觸和信號傳輸的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在制作銅片時上銅片和下銅片的結構狀態示意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在制作端子外形結構狀態示意圖; 圖3本專利技術在模具注塑時的結構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組裝完成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專利技術結構部件分解圖; 圖6是本專利技術另一方向的結構部件分解圖; 圖7是本專利技術縱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屏蔽外殼,2-絕緣基座,21-臺階位,3-導電端子,31-凸包,32-引腳,33-彎折部,4-舌板,41-上表面,42-下表面,5-卡扣,6-扣合槽,7-銅片,71-上銅片,72-下銅片,73上扣位,74下扣位。【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附圖1-7所示,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正反插功能的USB插頭連接器,包括屏蔽外殼1、設于屏蔽外殼I內的絕緣基座2和懸設于絕緣基座2前端的舌板4,所述舌板4的上下表面各設置有一排導電端子3,每個導電端子3的導電接觸部位為露出舌板表面的凸包31,凸包31可增強導電接觸的穩定性。上表面的導電端子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分別依次與下表面按從右到左順序的導電端子對應連接,每對上下表面對應的導電端子3均為一體沖壓成型,取代了傳統工藝采用PCB板轉接的方式,本專利技術無需進行焊接,零部件少,大大簡化了制程工藝,降低了成本,同時一體沖壓成型可保證信號傳輸的穩定性,是產品品質更加穩定。 導電端子3前端的導電接觸部位與舌板4鑲嵌注塑成型,導電端子3從舌板4后端延伸出引腳32,引腳32與絕緣基座2鑲嵌注塑成型,導電端子前端的導電接觸部位與引腳32之間的連接部位裸露于舌板和絕緣基座之間,連接部位通過沖壓形成向上或向下拱起的彎折部33。絕緣基座2后端設有下沉的臺階位21,引腳32露出臺階位21表面,方便后期與導線焊接。本專利技術舌板4和絕緣基座2采用分體結構,兩者之間通過導電端子的連接部位連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正反插功能的USB插頭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外殼、設于屏蔽外殼內的絕緣基座和懸設于絕緣基座前端的舌板,所述舌板的上下表面各設置有一排導電端子,上表面的導電端子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分別依次與下表面按從右到左順序的導電端子一一對應連接;導電端子與舌板鑲嵌注塑成型,導電端子從舌板后端延伸出引腳,引腳與絕緣基座鑲嵌注塑成型;導電端子與引腳之間的連接部位裸露于舌板和絕緣基座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彥軍,加萬軍,彭雪,胡光才,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宇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