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發電馬桶水箱,以及一種馬桶水箱發電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在水箱內設立隔離墻,形成微型水庫,將水流發電機內置于隔離墻中,利用水壓差進行發電。在水箱內設計微型水庫,增強水的勢能,提高發電量。隔離墻上可以任意分布水流發電機,水流發電機在隔離墻上的分布情況為:橫向、縱向都不少于1個水流發電機,靠單個或并聯發電,提高發電總量和電流的穩定性。發出的電量通過電線傳送到水箱內置蓄電池內,蓄電池的電量可供LED燈帶或其他微型顯示器使用。進水箱體與出水箱體通過隔離墻上方的空間相通,進水箱體的水還通過隔離墻上方的空間流至出水箱體,使進水箱體與出水箱體間的液位不會出現一邊高一邊低的情況,保證沖洗水量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發電馬桶水箱及馬桶水箱發電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水箱發電技術,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發電馬桶水箱,以及一種馬桶水箱發電方法。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的馬桶水箱內水力發電技術,只集中在水箱進水口144和進水閥上,未能充分利用水箱內的空間優勢。如,中國技術專利200620085064.7公開了自供電的電動馬桶水箱配件,包括設于水箱進水口的進水閥、設于水箱排水口的電動排水閥,還包括至少一小型水力發電機,該小型水力發電機的渦輪安裝在水箱供進水管至進水閥出水口的進水通道上,其葉片的受力面迎向進水水流,該小型水力發電機的電輸出線連接到電動排水閥的供電電路。上述技術的不足即是將小型水力發電機的渦輪安裝在水箱供進水管至進水閥出水口的進水通道上,供發電機安裝的空間較小,流量受進水管的口徑的限制。而且進水通道空間有限,無法設置多臺發電機,如果在設置多臺發電機,影響進水管的正常進水,進水閥進水緩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不影響進水,而且利用水箱的空間優勢,可以設置多臺發電機的發電馬桶水箱,以及一種馬桶水箱發電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發電馬桶水箱,包括水箱、進水閥、出水閥,水箱內設置有由下向上延伸的隔離墻,隔離墻將水箱分隔成底部不相通的進水箱體、出水箱體,進水閥、出水閥分別設置在進水箱體、出水箱體內;隔離墻內設置有至少一個水流發電機,水流發電機的進水口設置在進水箱體一側,水流發電機的出水口設置在出水箱體一側;水流發電機連接蓄電池。作為優選,水流發電機包括過水通道、水輪、定子組件、轉子組件,過水通道的進水口高于出水口,水輪設置在過水通道內進水口下方,轉子組件與水輪連接,與定子組件進行電磁發電。作為優選,進水箱體與出水箱體通過隔離墻上方的空間相通。作為優選,隔離墻的上端面設置有若干溢流口。作為優選,溢流口為倒三角形、半圓形、下方形開口。作為優選,多個水流發電機在隔離墻上呈豎直和/或水平排列,進行并聯發電。一種馬桶水箱發電方法,通過隔離墻將水箱分隔成底部不相通的進水箱體、出水箱體,進水閥與出水閥分別設置在進水箱體、出水箱體內,水流發電機埋設隔離墻內;當進水閥進水至液面達到水流發電機的進水口高度,水流從進水口流入,驅動水流發電機進行發電,對蓄電池進行充電,并由水流發電機的出水口流出,流至出水箱體。作為優選,進水箱體與出水箱體通過隔離墻上方的空間相通,進水箱體的水還通過隔離墻上方的空間流至出水箱體,達到液位平衡。作為優選,多個水流發電機在隔離墻上呈豎直和/或水平排列,進行并聯發電。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專利技術擺脫現有技術的固定思路,在水箱內設立隔離墻,形成微型水庫,將水流發電機內置于隔離墻中,利用水壓差進行發電。在水箱內設計微型水庫,增強水的勢能,提高發電量。隔離墻上可以任意分布水流發電機,水流發電機在隔離墻上的分布情況為:橫向、縱向都不少于1個水流發電機,靠單個或并聯發電,提高發電總量和電流的穩定性。發出的電量通過電線傳送到水箱內置蓄電池內,蓄電池的電量可供LED燈帶或其他微型顯示器使用。本專利技術中的水流發電機不占用進水通道的任何空間,將不會影響馬桶水箱的進水,同時又能保護發電量的充足。進水箱體與出水箱體通過隔離墻上方的空間相通,進水箱體的水還通過隔離墻上方的空間流至出水箱體,使進水箱體與出水箱體間的液位不會出現一邊高一邊低的情況,保證沖洗水量的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是發電馬桶水箱的剖視圖;圖2是隔離墻的正面視圖;圖中:10是水箱,101是進水箱體,102是出水箱體,11是進水閥,12是出水閥,13是隔離墻,131是溢流口,14是水流發電機,141是水輪,142是轉子組件,143是定子組件,144是進水口,145是出水口,146是過水通道,15是蓄電池。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發電馬桶水箱,如圖1所示,包括水箱10、進水閥11、出水閥12,水箱10內設置有由下向上延伸的隔離墻13,隔離墻13將水箱10分隔成底部不相通的進水箱體101、出水箱體102,進水閥11、出水閥12分別設置在進水箱體101、出水箱體102;隔離墻13內設置有至少一個水流發電機14,水流發電機14的進水口144設置在進水箱體101一側,水流發電機14的出水口145設置在出水箱體102一側;水流發電機14連接蓄電池15。對應的一種馬桶水箱發電方法,通過隔離墻13將水箱10分隔成底部不相通的進水箱體101、出水箱體102,進水閥11與出水閥12分別設置在進水箱體101、出水箱體102內,水流發電機14埋設隔離墻13內;當進水閥11進水至液面達到水流發電機14的進水口144高度,水流從進水口144流入,驅動水流發電機14進行發電,對蓄電池15進行充電,并由水流發電機14的出水口145流出,流至出水箱體102。本專利技術中,水流發電機14包括過水通道146、水輪141、定子組件143、轉子組件142,過水通道146的進水口144高于出水口145,水輪141設置在過水通道146內進水口144下方,轉子組件142與水輪141連接,與定子組件143進行電磁發電。當水流從進水口144流入,并落下至水輪141上,沖擊水輪141進行轉動,水輪141帶動轉子組件142轉動,轉子組件142在定子組件143進行轉動,發生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電流。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充分利用了馬桶水箱10的內部空間,允許設置多個水流發電機14。如圖2所示,多個水流發電機14在隔離墻13上呈豎直和/或水平排列,進行并聯發電,提高發電總量和電流的穩定性。由于水流在進水的前半階段只能通過水流發電機14從進水箱體101流至出水箱體102,因此,在進水的前半階段進水箱體101內的液位高于出水箱體102的液位。為了防止進水箱體101與出水箱體102存在液位差,造成出水箱體102內的水較少,影響沖洗效果。本專利技術中,進水箱體101與出水箱體102通過隔離墻13上方的空間相通,進水箱體101的水還通過隔離墻13上方的空間流至出水箱體102,達到液位平衡。即在進水的后半階段,進水箱體101內的水積累至高于隔離墻13,則從隔離墻13上方的空間流至出水箱體102,達到液位平衡,使得出水箱體102內有足夠的水用于沖洗馬桶。為了使溢流更加流暢,并且減少進水噪音,隔離墻13的上端面設置有若干溢流口131。所述的溢流口131可以為倒三角形、半圓形、下方形開口等。本專利技術具體的工作過程如下:1)自來水通過水箱10進水管、進水閥11進入到由隔離墻13形成的進水箱體101內,進水箱體101與隔離墻13形成微型水庫。2)當水流高度到達水流發電機14的進水口144時,由于水壓差,水流迅速通過水輪141,并帶動水輪141轉動,水輪141帶動轉子組件142轉動,轉子組件142在定子組件143內轉動,由于電磁感應定律,此時即可發電,發出的電量通過電線輸送到水箱10內置的蓄電池15中,水流流出出水口145,進入出水箱體102。3)當水流上升到隔離墻13的頂部時,通過隔離墻13的溢流口131快速流入出水箱體102。4)當按下按鈕時,出水閥12打開,水流通過水箱10出水口(出水閥12正下方)出水。沖洗完畢后,自來水又通過水箱10進水口(進水閥11正下方)、進水閥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電馬桶水箱,包括水箱、進水閥、出水閥,其特征在于,水箱內設置有由下向上延伸的隔離墻,隔離墻將水箱分隔成底部不相通的進水箱體、出水箱體,進水閥、出水閥分別設置在進水箱體、出水箱體內;隔離墻內設置有至少一個水流發電機,水流發電機的進水口設置在進水箱體一側,水流發電機的出水口設置在出水箱體一側;水流發電機連接蓄電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發電馬桶水箱,包括水箱、進水閥、出水閥,其特征在于,水箱內設置有由下向上延伸的隔離墻,隔離墻將水箱分隔成底部不相通的進水箱體、出水箱體,進水閥、出水閥分別設置在進水箱體、出水箱體內;隔離墻內設置有至少一個水流發電機,水流發電機的進水口設置在進水箱體一側,水流發電機的出水口設置在出水箱體一側;水流發電機連接蓄電池。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馬桶水箱,其特征在于,水流發電機包括過水通道、水輪、定子組件、轉子組件,過水通道的進水口高于出水口,水輪設置在過水通道內進水口下方,轉子組件與水輪連接,與定子組件進行電磁發電。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馬桶水箱,其特征在于,進水箱體與出水箱體通過隔離墻上方的空間相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電馬桶水箱,其特征在于,隔離墻的上端面設置有若干溢流口。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電馬桶水箱,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孝發,林孝山,陳興新,陳財能,丁祖雷,
申請(專利權)人: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