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迷宮式滴灌帶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灌溉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迷宮式滴灌帶。
技術介紹
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2300m3,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109位。由于我國農田大多采用漫灌,灌溉方式落后,水的利用率只有40%,單方水的糧食生產量只有0.85KG左右,遠遠低于2KG以上的世界發達國家水平,水資源的浪費十分嚴重。滴灌帶是利用塑料管道將水通過直徑約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頭送到作物根部進行局部灌溉,將水一滴一滴地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作物根區附近的土壤中,使作物根系最發達區的土壤經常保持適宜的濕度,使土壤的水、肥、氣、熱、微生物活動,始終處于良好狀況,為作物高產穩產。滴灌帶分為貼片式滴灌帶和迷宮式滴灌帶,其中迷宮式滴灌帶應用較為廣泛。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旨在提出一種迷宮式滴灌帶,以適應現在的農業灌溉要求。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迷宮式滴灌帶,包括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一側設有管翼,所述管翼設有第一迷宮流道,所述第一迷宮流道設有和主通道相通的進水口,所述第一迷宮流道的一側設有第二迷宮流道和第三迷宮流道,所述第二迷宮流道和第三迷宮流道平行設置在管翼上,且該第二迷宮流道及第三迷宮流道分別和第一迷宮流道相通,所述第三迷宮流道在遠離第一迷宮流道的一端設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與外界為待打通狀態,所述第二迷宮流道的長度大于第三迷宮流道的長度,該第二迷宮流道朝向第一出水口彎折,所述第二迷宮流道在臨近第一出水口處設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與外界為待打通狀態,且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方向相同。進一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迷宮式滴灌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通道(1),所述主通道(1)的一側設有管翼(2),所述管翼(2)設有第一迷宮流道(3),所述第一迷宮流道(3)設有和主通道(1)相通的進水口,所述第一迷宮流道(3)的一側設有第二迷宮流道(4)和第三迷宮流道(5),所述第二迷宮流道(4)和第三迷宮流道(5)平行設置在管翼(2)上,且該第二迷宮流道(4)及第三迷宮流道(5)分別和第一迷宮流道(3)相通,所述第三迷宮流道(5)在遠離第一迷宮流道(3)的一端設有第一出水口(7),所述第一出水口(7)與外界為待打通狀態,所述第二迷宮流道(4)的長度大于第三迷宮流道(5)的長度,該第二迷宮流道(4)朝向第一出水口(7)彎折,所述第二迷宮流道(4)在臨近第一出水口(7)處設有第二出水口(6),所述第二出水口(6)與外界為待打通狀態,所述第一出水口(7)和第二出水口(6)方向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迷宮式滴灌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通道(1),所述主通道(1)的一側設有管翼(2),所述管翼(2)設有第一迷宮流道(3),所述第一迷宮流道(3)設有和主通道(1)相通的進水口,所述第一迷宮流道(3)的一側設有第二迷宮流道(4)和第三迷宮流道(5),所述第二迷宮流道(4)和第三迷宮流道(5)平行設置在管翼(2)上,且該第二迷宮流道(4)及第三迷宮流道(5)分別和第一迷宮流道(3)相通,所述第三迷宮流道(5)在遠離第一迷宮流道(3)的一端設有第一出水口(7),所述第一出水口(7)與外界為待打通狀態,所述第二迷宮流道(4)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超奇,保功輝,寇瀟雨,李嬌,
申請(專利權)人:大禹節水天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