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內桶的涂料桶,包括桶體和桶蓋,所述桶體內部設有內桶,所述內桶的側壁上形成有向內桶內部凸出的攪拌扇葉,所述內桶底部與所述桶體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所述內桶的底部中心連接有向上穿出所述桶蓋的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穿出所述桶蓋的一端設有轉動手柄。在桶體內部設置內桶,將涂料盛放到內桶中,由于內桶的側壁上形成有攪拌扇葉,而且內桶與桶體之間通過轉軸轉動連接,因此內桶可以在桶體內部轉動。內桶中的涂料通過內桶的轉動,由攪拌扇葉帶動桶內的涂料翻轉,從而使涂料在使用前實現混合,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攪拌涂料,簡化了工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涂料存儲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內桶的涂料桶。
技術介紹
涂料經過生產制作之后需要進行儲藏和運輸,作為儲藏工具的涂料桶則需要適應涂料在存儲期間的各種需求,涂料在生產裝配后進行存儲、運輸、銷售等環節,最后到達使用者手中。這個時間段往往不能確定,少則數月多則上年,經過較長時間存儲的涂料往往會變得濃度不均,在涂料桶底部的會產生沉積現象,造成桶底的涂料濃度較高,桶上部的涂料濃度較稀薄。現有技術中的涂料桶,只具有涂料儲存功能,盛放涂料的桶體不能使涂料濃度保持均勻,當用戶使用涂料時,往往需要先進行充分的攪拌,攪拌均勻后才能使用,以免造成涂抹不均勻的現象,而目前操作人員常用涂料刷或木棍類工具攪拌,不僅攪拌不均勻而且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設計一種帶內桶的涂料桶,用以改善上述弊端。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提供一種帶內桶的涂料桶,包括桶體和桶蓋,所述桶體內部設有內桶,所述內桶的側壁上形成有向內桶內部凸出的攪拌扇葉,所述內桶底部與所述桶體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所述內桶的底部中心連接有向上穿出所述桶蓋的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穿出所述桶蓋的一端設有轉動手柄。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攪拌扇葉為等間距排布的多條。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內桶的底部形成有第二脊狀凸起。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攪拌扇葉為等間距排布的多條。本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1、在桶體內部設置內桶,將涂料盛放到內桶中,由于內桶的側壁上形成有攪拌扇葉,而且內桶與桶體之間通過轉軸轉動連接,因此內桶可以在桶體內部轉動。內桶中的涂料通過內桶的轉動,由攪拌扇葉帶動桶內的涂料翻轉,從而使涂料在使用前實現混合,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攪拌涂料,簡化了工序。2、設置多條攪拌扇葉,可以在桶體旋轉時增大攪拌力度,使涂料更好地混合。3、在桶體底部設置第二脊狀凸起,可以使桶體底部的涂料得到更好的攪拌,使攪拌更均勻。4、設置多條第二脊狀凸起,可以增大桶體底部的涂料的攪拌力度,使混合效果更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帶內桶的涂料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涂料經過生產制作之后需要進行儲藏和運輸,作為儲藏工具的涂料桶則需要適應涂料在存儲期間的各種需求,涂料在生產裝配后進行存儲、運輸、銷售等環節,最后到達使用者手中。這個時間段往往不能確定,少則數月多則上年,經過較長時間存儲的涂料往往會變得濃度不均,在涂料桶底部的會產生沉積現象,造成桶底的涂料濃度較高,桶上部的涂料濃度較稀薄。現有技術中的涂料桶,只具有涂料儲存功能,盛放涂料的桶體不能使涂料濃度保持均勻,當用戶使用涂料時,往往需要先進行充分的攪拌,攪拌均勻后才能使用,以免造成涂抹不均勻的現象,而目前操作人員常用涂料刷或木棍類工具攪拌,不僅攪拌不均勻而且使用不便。為了改善上述弊端,如附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帶內桶的涂料桶,包括桶體I和桶蓋2,所述桶體I內部設有內桶3,所述內桶3的側壁上形成有向內桶3內部凸出的攪拌扇葉51,所述內桶3底部與所述桶體I通過轉軸4轉動連接,所述內桶3的底部中心連接有向上穿出所述桶蓋2的連接軸6,所述連接軸6穿出所述桶蓋2的一端設有轉動手柄I。在桶體I內部設置內桶3,將涂料盛放到內桶3中,由于內桶3的側壁上形成有攪拌扇葉51,而且內桶3與桶體I之間通過轉軸4轉動連接,因此內桶3可以在桶體I內部轉動。內桶3中的涂料通過內桶3的轉動,由攪拌扇葉51帶動桶內的涂料翻轉,從而使涂料在使用前實現混合,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攪拌涂料,簡化了工序。進一步,所述攪拌扇葉51為等間距排布的多條。設置多條攪拌扇葉51,可以在桶體I旋轉時增大攪拌力度,使涂料更好地混合。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示出,所述內桶3的底部形成有第二脊狀凸起52。在桶體I底部設置第二脊狀凸起52,可以使桶體I底部的涂料得到更好的攪拌,使攪拌更均勻。進一步,所述攪拌扇葉51為等間距排布的多條。設置多條第二脊狀凸起52,可以增大桶體I底部的涂料的攪拌力度,使混合效果更好。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帶內桶的涂料桶,包括桶體和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桶體內部設有內桶,所述內桶的側壁上形成有向內桶內部凸出的攪拌扇葉,所述內桶底部與所述桶體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所述內桶的底部中心連接有向上穿出所述桶蓋的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穿出所述桶蓋的一端設有轉動手柄。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內桶的涂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扇葉為等間距排布的多條。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內桶的涂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桶的底部形成有第二脊狀凸起。【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帶內桶的涂料桶,包括桶體和桶蓋,所述桶體內部設有內桶,所述內桶的側壁上形成有向內桶內部凸出的攪拌扇葉,所述內桶底部與所述桶體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所述內桶的底部中心連接有向上穿出所述桶蓋的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穿出所述桶蓋的一端設有轉動手柄。在桶體內部設置內桶,將涂料盛放到內桶中,由于內桶的側壁上形成有攪拌扇葉,而且內桶與桶體之間通過轉軸轉動連接,因此內桶可以在桶體內部轉動。內桶中的涂料通過內桶的轉動,由攪拌扇葉帶動桶內的涂料翻轉,從而使涂料在使用前實現混合,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攪拌涂料,簡化了工序。【IPC分類】B65D77/04, B65D77/22【公開號】CN204822582【申請號】CN201520431824【專利技術人】訾建平 【申請人】江蘇瀚渝易科節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申請日】2015年6月23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內桶的涂料桶,包括桶體和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桶體內部設有內桶,所述內桶的側壁上形成有向內桶內部凸出的攪拌扇葉,所述內桶底部與所述桶體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所述內桶的底部中心連接有向上穿出所述桶蓋的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穿出所述桶蓋的一端設有轉動手柄。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訾建平,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瀚渝易科節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