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筷子籠,包括筒狀的殼體,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錐形內壁,所述的殼體的上端開口并配合設置有一蓋板,所述的蓋板的一端鉸接在殼體上端;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筷子整理機構、筷子取用機構以及用于控制筷子取用機構動作的控制電機;所述的筷子整理機構包括導桿、復位彈簧、壓筷條、柔性拉桿、斜擋板以及斜底板,所述的筷子取用機構包括套接在錐形內壁上并且底部與軸承連接的錐形筷槽,所述的錐形筷槽內設有若干與單雙筷子寬度與高度一致的凹槽,所述的凹槽與置筷槽配合作用,對應斜擋板設置位置的殼體一側開設有用于配合錐形筷槽放置筷子并且方便筷子取用的窗口;所述的控制電機與軸承轉動連接,在控制電機作用下錐形筷槽作旋轉運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筷子籠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筷子籠。
技術介紹
當前家庭所用的筷子籠形式多樣、款式豐富,但主要以“凹槽”型為主,底面與籠面為一整體,使籠內的邊角處成為衛生死角,較難清潔;同時功能單一,使集體放置于籠內的筷子較為凌亂,不便于按雙取用。為此,設計一種既能方便清潔,又能便于按雙取用的人性化新型家用筷子籠顯得尤為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家用筷子籠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基于筷子整理技術和傳感技術的自動化筷子籠。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筷子籠,包括筒狀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錐形內壁,所述的殼體的上端開口并配合設置有一蓋板,所述的蓋板的一端鉸接在殼體上端;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筷子整理機構、筷子取用機構以及用于控制筷子取用機構動作的控制電機;所述的筷子整理機構包括導桿、復位彈簧、壓筷條、柔性拉桿、斜擋板以及斜底板,所述的錐形內壁上相對設置有用于導引壓筷條運動的導向槽,所述的壓筷條的兩端分別可滑動地設置在相對應的導向槽內;所述的導桿的一端橫穿過壓筷條并且端部可滑動地安裝在導向槽中,另一端固設在斜擋板的上端;所述的壓筷條與斜擋板之間的導桿上套設有用于壓筷條復位的復位彈簧,所述的壓筷條與復位彈簧相接觸;所述的壓筷條與蓋板之間設置有用于蓋板打開時拉動壓筷條并產生筷子放置空間的柔性拉桿;所述的斜底板置于錐形內壁的底部,并且與底部呈30度角傾斜設置;所述的斜擋板置于蓋板下方對應的錐形內壁上,所述的斜擋板的下端與所述的斜底板觸接,所述的斜底板的傾斜方向朝向斜擋板的下端;與所述的斜擋板相對的錐形內壁上開設有與單雙筷子寬度與高度一致的置筷槽;所述的壓筷條、錐形內壁、斜擋板與斜底板之間形成筷子的預壓空間;所述的筷子取用機構包括套接在錐形內壁上并且底部與軸承連接的錐形筷槽,所述的錐形筷槽內設有若干與單雙筷子寬度與高度一致的凹槽,所述的凹槽與置筷槽配合作用,對應斜擋板設置位置的殼體一側開設有用于配合錐形筷槽放置筷子并且方便筷子取用的窗口;所述的控制電機與軸承轉動連接,在控制電機作用下錐形筷槽作旋轉運動。所述的置筷槽的下方設置有用于檢測上方有無筷子以決定電機轉動與否的傳感器。所述的殼體的底部安裝有用于控制控制電機運行的按鈕。若干所述的凹槽的上端面呈圓形,且均布在錐形筷槽的表面。所述的軸承安裝在殼體內部底面中心的軸承孔上。所述的控制電機安裝在殼體底部中心。所述的殼體包括可拆卸的籠體和底座。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打開蓋板,柔性拉桿帶動壓筷條壓縮導桿上的復位彈簧,使壓筷條、錐形內壁、斜擋板與斜底板之間形成一個筷子的預壓空間。待筷子放入該預壓空間后,蓋上蓋板,壓筷條在復位彈簧彈力的作用下將沿導桿方向擠壓筷子。由于錐形內壁、斜擋板與斜底板之間構成了一個筷子按雙整理空間,且在壓筷條的壓力下使筷子以整齊、逐漸成雙的方式在空間內被擠壓進入置筷槽,等待筷子取用機構取用。當按下按鈕時,底座上的電機通電正轉運行,帶動軸承使錐形筷槽旋轉移動;當錐形筷槽上的凹槽到達置筷槽時,筷子被順勢擠壓到凹槽中并隨錐形筷槽轉出。在使用者拿完筷子后,傳感器會感應到拿筷動作,并將信號傳入控制電機,控制電機再次運行并進行旋轉,從而達到人性化取筷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體現在:1、筷子籠內的筷子整理機構與筷子取用機構實現了筷子的自動按雙整取,非常便于筷子的使用;2、筷子整理機構能使筷子整齊的擺放在筷子籠內,并按雙送入筷子取用機構;3、筷子取用機構設計極具人性化,能根據需求按雙以斜立式在筷子籠中待取,符合人們取筷子習慣,取用后自動回位,非常人性化;4、筷子籠易清理,確保使用衛生。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主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俯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仰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3,筷子籠,包括筒狀的殼體1,所述的殼體1內設置有錐形內壁13,所述的殼體1的上端開口并配合設置有一蓋板14,所述的蓋板14的一端鉸接在殼體1上端;所述的殼體1內設置有筷子整理機構、筷子取用機構以及用于控制筷子取用機構動作的控制電機4;所述的筷子整理機構包括導桿21、復位彈簧22、壓筷條23、柔性拉桿24、斜擋板25以及斜底板26,所述的錘形內壁13上相對設置有用于導引壓筷條運動的導向槽131,所述的壓筷條23的兩端分別可滑動地設置在相對應的導向槽131內;所述的導桿21的一端橫穿過壓筷條23并且端部可滑動地安裝在導向槽131中,另一端固設在斜擋板25的上端;所述的壓筷條23與斜擋板25之間的導桿上套設有用于壓筷條復位的復位彈簧22,所述的壓筷條23與復位彈簧22相接觸;所述的壓筷條23與蓋板14之間設置有用于蓋板打開時拉動壓筷條并產生筷子放置空間的柔性拉桿24;所述的斜底板26置于錐形內壁13的底部,并且與底部呈30度角傾斜設置;所述的斜擋板25置于蓋板下方對應的錐形內壁上,所述的斜擋板25的下端與所述的斜底板26觸接,所述的斜底板26的傾斜方向朝向斜擋板的下端;與所述的斜擋板25相對的錐形內壁上開設有與單雙筷子寬度與高度一致的置筷槽132;所述的壓筷條23、錐形內壁13、斜擋板25與斜底板26之間形成筷子的預壓空間;所述的筷子取用機構包括套接在錐形內壁13上并且底部與軸承32連接的錐形筷槽31,所述的錐形筷槽31內設有若干與單雙筷子寬度與高度一致的凹槽33,所述的凹槽33與置筷槽132配合作用,對應斜擋板設置位置的殼體一側開設有用于配合錐形筷槽放置筷子并且方便筷子取用的窗口34;所述的控制電機4與軸承32轉動連接,在控制電機4作用下錐形筷槽31作旋轉運動。所述的置筷槽132的下方設置有用于檢測上方有無筷子以決定電機轉動與否的傳感器5。所述的殼體1的底部安裝有用于控制控制電機運行的按鈕6。若干所述的凹槽33的上端面呈圓形,且均布在錐形筷槽31的表面。所述的軸承32安裝在殼體內部底面中心的軸承孔上。所述的控制電機4安裝在殼體底部中心。所述的殼體1包括可拆卸的籠體11和底座12。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打開蓋板,柔性拉桿帶動壓筷條壓縮導桿上的復位彈簧,使壓筷條、錐形內壁、斜擋板與斜底板之間形成一個筷子的預壓空間。待筷子放入該預壓空間后,蓋上蓋板,壓筷條在復位彈簧彈力的作用下將沿導桿方向擠壓筷子。由于錐形內壁、斜擋板與斜底板之間構成了一個筷子按雙整理空間,且在壓筷條的壓力下使筷子以整齊、逐漸成雙的方式在空間內被擠壓進入置筷槽,等待筷子取用機構取用。當按下按鈕時,底座上的電機通電正轉運行,帶動軸承使錐形筷槽旋轉移動;當錐形筷槽上的凹槽到達置筷槽時,筷子被順勢擠壓到凹槽中并隨錐形筷槽轉出。在使用者拿完筷子后,傳感器會感應到拿筷動作,并將信號傳入控制電機,控制電機再次運行并進行旋轉,從而達到人性化取筷的目的。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專利技術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也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專利技術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筷子籠,包括筒狀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錐形內壁,所述的殼體的上端開口并配合設置有一蓋板,所述的蓋板的一端鉸接在殼體上端;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筷子整理機構、筷子取用機構以及用于控制筷子取用機構動作的控制電機;所述的筷子整理機構包括導桿、復位彈簧、壓筷條、柔性拉桿、斜擋板以及斜底板,所述的錘形內壁上相對設置有用于導引壓筷條運動的導向槽,所述的壓筷條的兩端分別可滑動地設置在相對應的導向槽內;所述的導桿的一端橫穿過壓筷條并且端部可滑動地安裝在導向槽中,另一端固設在斜擋板的上端;所述的壓筷條與斜擋板之間的導桿上套設有用于壓筷條復位的復位彈簧,所述的壓筷條與復位彈簧相接觸;所述的壓筷條與蓋板之間設置有用于蓋板打開時拉動壓筷條并產生筷子放置空間的柔性拉桿;所述的斜底板置于錐形內壁的底部,并且與底部呈30度角傾斜設置;所述的斜擋板置于蓋板下方對應的錐形內壁上,所述的斜擋板的下端與所述的斜底板觸接,所述的斜底板的傾斜方向朝向斜擋板的下端;與所述的斜擋板相對的錐形內壁上開設有與單雙筷子寬度與高度一致的置筷槽;所述的壓筷條、錐形內壁、斜擋板與斜底板之間形成筷子的預壓空間;所述的筷子取用機構包括套接在錐形內壁上并且底部與軸承連接的錐形筷槽,所述的錐形筷槽內設有若干與單雙筷子寬度與高度一致的凹槽,所述的凹槽與置筷槽配合作用,對應斜擋板設置位置的殼體一側開設有用于配合錐形筷槽放置筷子并且方便筷子取用的窗口;所述的控制電機與軸承轉動連接,在控制電機作用下錐形筷槽作旋轉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1.筷子籠,包括筒狀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錐形內壁,所述的殼體的上端開口并配合設置有一蓋板,所述的蓋板的一端鉸接在殼體上端;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筷子整理機構、筷子取用機構以及用于控制筷子取用機構動作的控制電機;所述的筷子整理機構包括導桿、復位彈簧、壓筷條、柔性拉桿、斜擋板以及斜底板,所述的錐形內壁上相對設置有用于導引壓筷條運動的導向槽,所述的壓筷條的兩端分別可滑動地設置在相對應的導向槽內;所述的導桿的一端橫穿過壓筷條并且端部可滑動地安裝在導向槽中,另一端固設在斜擋板的上端;所述的壓筷條與斜擋板之間的導桿上套設有用于壓筷條復位的復位彈簧,所述的壓筷條與復位彈簧相接觸;所述的壓筷條與蓋板之間設置有用于蓋板打開時拉動壓筷條并產生筷子放置空間的柔性拉桿;所述的斜底板置于錐形內壁的底部,并且與底部呈30度角傾斜設置;所述的斜擋板置于蓋板下方對應的錐形內壁上,所述的斜擋板的下端與所述的斜底板觸接,所述的斜底板的傾斜方向朝向斜擋板的下端;與所述的斜擋板相對的錐形內壁上開設有與單雙筷子寬度與高度一致的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高安,方貴盛,李雯婷,林天津,楊光,楊勤博,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