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由包裹單元、固定帶及力學調整單元組成,固定帶以松弛的方式纏繞于包裹單元上,固定帶上還連接有力學調整單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不僅可以方便地進行術中上肢牽引以獲得滿意的透視效果,而且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
,涉及一種透視牽引帶,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
技術介紹
在行頸椎前路手術過程中,需要利用側位X線進行頸椎節段定位和內固定裝置觀察。但對于頸部較短或肥胖的患者,下位頸椎常常被雙肩部遮擋,透視時無法清晰顯示,最終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為了克服上述問題,現有的方法是:醫護人員向尾側牽拉患者雙上肢,使雙肩下移,減少透視時肩部對頸椎的遮擋,但此方法會增加醫護人員的輻射暴露,即使穿戴防護鉛衣也無法完全隔絕輻射危害,影響醫護人員健康。除此之外,也有專門設計的上肢牽引帶,可以進行遠距離牽引,以減少醫護人員的輻射暴露,但其材質往往為皮革類,造價高,增加患者費用負擔,且無法有效消毒或反復消毒,反復使用時增加患者間傳染性疾病傳播風險,不利于推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不僅可以方便地進行術中上肢牽引以獲得滿意的透視效果,而且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由包裹單元、固定帶及力學調整單元組成,固定帶以松弛的方式纏繞于包裹單元上,固定帶上還連接有力學調整單元。本技術的特點還在于:包裹單元采用的普通的醫用紗布。固定帶采用的是普通的醫用繃帶。固定帶由第一自由段、纏繞段及第二自由段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纏繞段纏繞于包裹單元上;第一自由段和第二自由段連接有力學調整單元。力學調整單元,包括有限力彈簧,限力彈簧的兩端各設置一個掛鉤,其中一個掛鉤與第一自由段和第二自由段連接。限力彈簧為帶有刻度值的彈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結構簡單,主要由包括包裹單元、固定帶和力學調整單元構成,其中的包裹單元采用的是普通的醫用紗布,固定帶采用的是普通的醫用繃帶,這些均是醫療上常用物品,價格低,可一次性使用,推廣性強。(2)本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在手術中易于操作,非常適合基層單位使用。(3)本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內還配設有一個力學調整單元(限力彈簧),避免牽引過度造成患者損傷,例如:臂叢神經損傷、肩關節損傷等。(4)本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在使用繃帶固定患者腕部時,采取松弛的纏繞方式固定,有效避免繃帶過度拉緊后手部缺血、缺氧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包裹單元,2.醫用繃帶,3.患者腕部,4.第一自由端,5.第二自由端,6.限力彈簧,7.手術床固定部件,8.掛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本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其結構如圖1所示,由包裹單元1、固定帶2及力學調整單元組成,固定帶2以松弛的方式纏繞于包裹單元I上,固定帶2上還連接有力學調整單元。包裹單元I采用的普通的醫用紗布。固定帶2采用的是普通的醫用繃帶,固定帶2的長度不小于2米。固定帶2由第一自由段4、纏繞段及第二自由段5依次連接組成,纏繞段纏繞于包裹單元I上,第一自由段4和第二自由段5與力學調整單元連接。力學調整單元,包括有限力彈簧6,限力彈簧6的兩端各設置一個掛鉤8,其中一個掛鉤8與第一自由段4、第二自由段5連接,另一個掛鉤8用于懸掛在醫用支架或者手術床尾側。限力彈簧6采用的是帶刻度的彈簧,牽拉時能根據刻度值明確牽拉力量的大小,當牽拉力量到達預設的最大安全力量時,限力彈簧6上的刻度值將指示在預設的最大刻度上,提醒使用者不要繼續增加牽拉力量,避免牽引過度造成患者損傷。本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中包裹單元1、固定帶2及力學調整單元的作用如下:包裹單元1:如圖1所示,作為襯墊物使用,用于包裹患者腕部3。固定帶2:長度要不小于2m,用于將包裹單元I與患者腕部3固定于特定的位置,方便手術順利進行。力學調整單元:用于防止固定帶2在發揮牽拉作用時過度牽拉導致患者損傷;其中的限力彈簧6上帶有刻度值,牽拉時可以根據刻度值明確牽拉力量的大小,當牽拉力量到達預設的最大安全力量時,限力彈簧6的刻度值將指示在預設的最大刻度上,提醒使用者不要繼續增加牽拉力量,避免了牽引過度造成患者損傷。本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式透視牽引帶,具體使用過程如下:(I)在手術過程中,讓患者處于仰臥位,用包裹單元I (醫用紗布)將患者腕部3包裹起來;(2)將手術床位置調整為頭低腳高位,以患者自身重力對抗朝向尾側的牽引力量,避免牽引時患者向尾側滑動;(3)將固定帶2(醫用繃帶)通過圖1中所示方法纏繞于包裹單元1,利用固定帶2的第一自由段4和第二自由段5將患者尾側適度拉緊并利用力學調整單元,結合打結的方式固定于手術床尾側,以達到牽引雙上肢的效果;若雙側腕部需同時牽引,牽引力量相同;進行頸椎側位X線檢查,完成后松開固定于手術床尾側的固定帶2即可。本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采用普通的醫用紗布、醫用繃帶及限力彈簧6組成,制作成本比較低,可以在一次使用后丟棄;此外,在使用過程中,能方便地進行術中上肢牽引以獲得滿意的透視效果。【主權項】1.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其特征在于,由包裹單元(1)、固定帶(2)及力學調整單元組成,所述固定帶(2)以松弛的方式纏繞于包裹單元(I)上,所述固定帶(2)上還連接有力學調整單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單元(I)采用的普通的醫用紗布。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帶(2)采用的是普通的醫用繃帶。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帶(2)由第一自由段(4)、纏繞段及第二自由段(5)依次連接組成;所述纏繞段纏繞于包裹單元(I)上; 所述第一自由段(4)和第二自由段(5)連接有力學調整單元。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學調整單元,包括有限力彈簧¢),所述限力彈簧(6)的兩端各設置一個掛鉤(8),其中一個掛鉤⑶與第一自由段(4)、第二自由段(5)連接。6.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力彈簧(6)為帶有刻度值的彈簧。【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的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由包裹單元、固定帶及力學調整單元組成,固定帶以松弛的方式纏繞于包裹單元上,固定帶上還連接有力學調整單元。本技術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不僅可以方便地進行術中上肢牽引以獲得滿意的透視效果,而且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IPC分類】A61B6/04【公開號】CN204744221【申請號】CN201520406846【專利技術人】馬駿雄, 楊宇, 項良碧, 劉軍 【申請人】馬駿雄【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申請日】2015年6月12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應用于頸椎術中的簡易透視牽引帶,其特征在于,由包裹單元(1)、固定帶(2)及力學調整單元組成,所述固定帶(2)以松弛的方式纏繞于包裹單元(1)上,所述固定帶(2)上還連接有力學調整單元。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駿雄,楊宇,項良碧,劉軍,
申請(專利權)人:馬駿雄,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