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健身提鈴,包括提把和重力體,所述重力體為圓環形的重力健身圈,所述重力健身圈的圓環形結構內部設置有沿其直徑方向設置的手柄,所述提把的一端與重力健身圈之間通過固定座、緊固鎖構成的連接機構可拆卸地緊固連接,通過緊固鎖的鎖舌將重力健身圈限制在所述固定座與緊固鎖的鎖體之間,所述提把的另一端設置有握持部。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將重力健身圈作為提鈴的重力體,實現一器兩用,節約材料;緊固鎖的應用可使重力體的安裝、拆卸方便且緊固效果更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健身器材,特別涉及一種健身提鈴。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技術中健身用的提鈴皆為塊狀重力體與提把一體成型結構,其缺點在于該健身器除了作為提鈴使用外很難再用于其它健身運動,對材料的使用造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缺陷,提供一種將重力健身圈作為重力體,實現一器多用,達到節約材料目的的健身提鈴。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健身提鈴,包括提把和重力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體為圓環形的重力健身圈,所述重力健身圈的圓環形結構內部設置有沿其直徑方向設置的手柄,所述提把的一端與重力健身圈之間通過固定座、緊固鎖構成的連接機構可拆卸地緊固連接,通過緊固鎖的鎖舌將重力健身圈限制在所述固定座與緊固鎖的鎖體之間,所述提把的另一端設置有握持部。通過上述設置,人們握持在握把的握持部可以進行單手或者雙手提舉,或者甩動,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同時能夠方便的對重力健身圈進行拆卸,用重力健身圈進行健身鍛煉,實現一器多用,達到了節約材料目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座呈階梯圓柱狀設置,其低階圓柱的端面在圓柱直徑方向上設置有凹槽,所述重力健身圈套設在固定座的低階圓柱上,所述重力健身圈的手柄卡設在所述凹槽內;所述固定座的低階圓柱的端面設置有鎖孔凸耳,所述鎖孔凸耳設置有鎖緊槽;所述鎖體設有用于容置鎖孔凸耳的端面沉孔,所述鎖體內設置有與鎖緊槽相連通的第一滑槽;所述鎖舌滑移設置在第一滑槽內,所述鎖舌的左端與滑槽的側壁之間抵觸連接有復位彈簧;所述鎖舌在復位彈簧的頂推作用下右移使得鎖舌的右端插入鎖緊槽實現固定座與鎖體的鎖緊;需要拆卸所述重力體時,對鎖舌施加一個向左的力使復位彈簧處于壓縮狀態并使鎖舌的右端脫離所述鎖緊槽實現固定座與鎖體的分離。通過上述設置,鎖舌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插入鎖緊槽,實現固定座與鎖體的鎖緊。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鎖體包括鎖座和鎖蓋,所述鎖舌設置在鎖座與鎖蓋配合形成的第一滑槽內,所述鎖蓋設置有與滑槽相連通的過孔,所述鎖舌的下端面對應過孔位置設置有用于撥拉的凸塊。通過上述設置,方便了人們穿過過孔撥動凸塊,方便鎖舌的右端與鎖緊槽的分離,方便重力健身圈的拆卸。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鎖舌的下端面與鎖蓋的內側壁配成第二滑槽;所述凸塊鉸接設置有保險扣,所述保險扣呈“7”形設置,包括抵接腳和撥拉腳,所述保險口的折彎處設置有用于容置凸塊的凸塊切口,所述凸塊切口的兩端設置有保險扣軸孔,所述凸塊對應保險扣軸孔設置有凸塊軸孔,所述凸塊軸孔與保險扣軸孔之間穿設有保險銷軸,形成保險扣與凸塊的旋轉活動連接;所述保險銷軸套設有扭簧,該扭簧的兩端分別抵接在鎖舌的下端面、以及保險扣的凸塊切口底壁上;所述保險扣在扭簧的作用下,所述抵接腳的端部與過孔的側壁相抵接實現鎖舌與鎖緊槽的穩定配合;拆卸重力健身圈時,對保險扣施加一個向下向左的作用力,使保險扣抵接腳轉動并在第二滑槽內向左滑移,聯動鎖舌的右端脫離鎖緊槽實現固定座與鎖體的分離。通過上述設置,保險扣起到了二次保險的作用,在扭簧的作用下保險扣的抵接腳抵接在通孔的側壁,避免了鎖舌的右端脫離鎖緊槽,通過擠按保險扣使保險扣的第二滑槽內滑移,又能夠方便的控制鎖舌脫離鎖緊槽,實現重力健身圈的方便拆卸。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座上設鉸鏈凸耳,所述鎖體相應位置設用于容置鉸鏈凸耳的鉸鏈切口,所述鉸鏈切口兩側設置有鉸鏈軸孔,所述鉸鏈凸耳上的對應鉸鏈軸孔設置有凸耳軸孔,所述凸耳軸孔與鉸鏈軸孔之間穿設有鉸鏈軸,形成鎖體與固定座的旋轉活動連接。通過上述設置,鎖舌與鎖緊槽脫離后,通過轉動鎖體,能夠方便重力健身圈的拆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將環形重力健身圈作為杠鈴的重力體,實現一器多用,節約材料;2、緊固鎖的應用可使重力體的安裝、拆卸方便;3、通過保險扣的設置,提高了鎖舌與鎖緊槽的配合可靠性,同時也方便控制鎖舌脫離鎖緊槽,方便重力體的拆卸。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健身提鈴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2的B部放大圖;圖4是圖1的爆炸圖。結合附圖在其上標記以下附圖標記:1-重力健身圈;11-環形體;12-手柄;2-提把;21-握持部;3-固定座;31-鎖孔凸耳;311-鎖緊槽;32-鉸鏈凸耳;33-基圓柱;331-卡槽;34-低階圓柱;341-凹槽;4-緊固鎖;41-鎖體;411-鎖座;412-鎖蓋;413-端面沉孔;414-第一滑槽;415-第二滑槽;416-鉸鏈切口;42-鎖舌;421-凸塊;422-復位彈簧;5-保險扣;51-抵接腳;52-撥拉腳;53-凸塊切口;531-保險扣銷軸;532-扭簧。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本專利技術健身提鈴如圖1和圖4所示,包括提把2、重力健身圈1,重力健身圈1包括環形體11和手柄12,手柄12設置在環形體11的內環面并沿環形體11的徑向方向延伸,提把2的上端設置有握持部21,該握持部21呈三角形設置,也可以為原型、矩形或者其他的形狀,人們可以握持在握持部21上進行單手或者雙手提舉或者甩動,提把2的下端與重力健身圈1之間通過固定座3、緊固鎖4構成的連接機構可拆卸緊固連接,通過緊固鎖4的鎖舌42將重力健身圈1限制在固定座3與緊固鎖4的鎖體41之間,形成健身提鈴。如圖2、圖3和圖4所示,固定座3呈階梯圓柱狀設置,包括基圓柱33和低階圓柱34,低階圓柱34是在基圓柱33的端面上向上凸起延伸形成的,基圓柱33的上端面設置有與提把2的下端相適配的卡槽331,提把2的下端卡設入卡槽331內,通過插銷使提把2與固定座3形成可靠配合;低階圓柱34的端面沿其直徑方向設置有凹槽341,重力健身圈1套設在低階圓柱34上,重力健身圈1的手柄12卡接在凹槽341內,緊固鎖4的端面封蓋凹槽341,與固定座3配合使手柄12限位在凹槽341內。低階圓柱34的端面設置有鎖孔凸耳31,鎖孔凸耳31設置有鎖緊槽311,緊固鎖4包括鎖體41和鎖舌42,鎖舌42設置在鎖體41內且能夠在鎖體41內運動,鎖體41對應鎖孔凸耳31設置有用于容置鎖孔凸耳31的端面沉孔413,鎖舌42在鎖體41內運動可以插設入鎖緊槽311內,實現緊固鎖4與固定座3的配合連接;低階圓柱34的端面還設置有鉸鏈凸耳32,鎖體41對應鉸鏈凸耳32設置有鉸鏈切口416,鉸鏈切口416的兩側設置有鉸鏈軸孔,鉸鏈凸耳32對應鉸鏈軸孔設置有凸耳軸孔,將鉸鏈凸耳32設置在鉸鏈切口416內,通過鉸鏈軸穿設凸耳軸孔和鉸鏈軸孔,形成緊固鎖4與固定座3可以繞著鉸鏈凸耳32轉動。鎖體41包括鎖座411和鎖蓋412,鎖座411和鎖蓋412配合形成有第一滑槽414,第一滑槽414與鎖緊槽311相連通,鎖舌42設置在第一滑槽414內,鎖舌42的左端與第一滑槽414之間抵觸連接有復位彈簧422;鎖蓋412設置有與第一滑槽414相連通的過孔,鎖舌42朝向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健身提鈴,包括提把和重力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體為圓環形的重力健身圈,所述重力健身圈的圓環形結構內部設置有沿其直徑方向設置的手柄,所述提把的一端與重力健身圈之間通過固定座、緊固鎖構成的連接機構可拆卸地緊固連接,通過緊固鎖的鎖舌將重力健身圈限制在所述固定座與緊固鎖的鎖體之間,所述提把的另一端設置有握持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健身提鈴,包括提把和重力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體為圓環形的重力健身圈,所述重力健身圈的圓環形結構內部設置有沿其直徑方向設置的手柄,所述提把的一端與重力健身圈之間通過固定座、緊固鎖構成的連接機構可拆卸地緊固連接,通過緊固鎖的鎖舌將重力健身圈限制在所述固定座與緊固鎖的鎖體之間,所述提把的另一端設置有握持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提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呈階梯圓柱狀設置,其低階圓柱的端面在直徑方向上設置有凹槽,所述重力健身圈套設在固定座的低階圓柱上,所述重力健身圈的手柄卡設在所述凹槽內;
所述固定座的低階圓柱的端面設置有鎖孔凸耳,所述鎖孔凸耳設置有鎖緊槽;
所述鎖體設有用于容置鎖孔凸耳的端面沉孔,所述鎖體內設置有與鎖緊槽相連通的第一滑槽;
所述鎖舌滑移設置在第一滑槽內,所述鎖舌的左端與滑槽的側壁之間抵觸連接有復位彈簧;
所述鎖舌在復位彈簧的頂推作用下右移使得鎖舌的右端插入鎖緊槽實現固定座與鎖體的鎖緊;需要拆卸所述重力體時,對鎖舌施加一個向左的力使復位彈簧處于壓縮狀態并使鎖舌的右端脫離所述鎖緊槽實現固定座與鎖體的分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提鈴,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體包括鎖座和鎖蓋,所述鎖舌設置在鎖座與鎖蓋配合形成的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岑清,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畢益生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