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合金銅絲絞線機聚攏裝置,聚攏裝置設置在絞線機的線束入口所在一側,線束入口的正下方設有一與絞線機固定連接的連接桿,連接桿上設有至少三個可沿連接桿軸線方向移動的移動支架,最外側的移動支架為第一移動支架,第一移動支架上設有斷線檢測機構,第一移動支架的一側的第二移動支架上設有過線盤,第二移動支架的一側的第三移動支架上設有集線軸,線束入口、集線軸、過線盤共軸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過線盤、集線軸和張力檢測環實現對導線的放線角度、放線張力等的控制,使得導線的絞合工序能夠持續穩定的進行;通過斷線檢測機構和線束探測環實時自動監控導線張力,有效防止導線斷裂,提高絞線的質量,降低勞動強度,減少設備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合金銅絲絞線機聚攏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絞線機一般包括放線裝置、絞線裝置、收線裝置,在對導線進行絞合時,其放線的速度、張力、角度、是否斷線等都會影響導線的絞合質量,導線從放線裝置送往絞線裝置的過程中,由于導線被動受力,容易出現各導線受力不一等問題。各導線之間的張力相差較大,絞合后的產品容易出現內層或外層中有單股導線斷裂,或者單股導線或絞合后所得絞線的表面翹起和擦傷,或者多股導線在同一段斷裂,使得絞線的質量差、成品率低。導線在任意位置斷裂必須及時處理,目前的處理方法有由在線工作人員實時監視,一旦出現導線斷裂則立即停機,然后將斷裂的導線接續,由于從工作人員看到導線斷裂到手動停機之間存在一個時間差,而在這個時間差內,導線已經繼續絞合了一段,絞線因導線斷裂而使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導線張力過大容易使導線斷裂,導線張力過小容易是導線雜亂纏繞在一起而出現故障,這就需要實時控制導線上的張力,避免張力過大或過小,現有技術中,采用人為實時監視導線的狀態,依靠經驗手動控制減速器,實現導線張力的控制,然依靠經驗手動控制,張力控制不易,而且需要時間積累經驗。由人為進行實時監視,工作人員需要處于高度的緊張狀態,勞動強度大,而且浪費人力。若是生產的產品股數多的話,現有技術中,通常是采用增加放線裝置的數量來滿足要求,但增加放線裝置容易造成線材之間的相互干擾,同時也增加了設備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時自動監控導線張力、檢測是否斷線、防止導線斷裂的合金銅絲絞線機聚攏裝置。實現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合金銅絲絞線機聚攏裝置,所述聚攏裝置設置在絞線機的線束入口所在一側,所述線束入口的正下方設有一與絞線機固定連接的連接桿,連接桿上設有至少三個可沿連接桿軸線方向移動的移動支架,最外側的移動支架為第一移動支架,第一移動支架上設有斷線檢測機構,第一移動支架的一側的第二移動支架上設有過線盤,第二移動支架的一側的第三移動支架上設有集線軸,所述線束入口、集線軸、過線盤共軸線。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桿的徑向截面為方形,方形截面的相鄰側邊之間圓弧過渡。更進一步地,所述移動支架的一側以及底側設有螺紋孔,移動支架通過鎖緊螺栓鎖定在連接桿上。進一步地,所述斷線檢測機構為一通過導線與絞線機的電氣控制器電氣連接的導電桿,導電桿通過一連接支架與第一移動支架固定連接,導電桿通過螺母鎖定在連接支架上,導電桿的兩端與連接支架連接處設有絕緣環。進一步地,所述過線盤通過與其一體制成的連接塊與第二移動支架固定連接,過線盤上設有若干環形陣列分布的過線孔,過線孔的軸線與過線盤的軸線平行。更進一步地,所述過線孔中設有張力檢測環,同一環形陣列上的過線孔中的張力檢測環的軸線與過線盤的軸線不平行,且張力檢測環的軸線的交匯點在集線軸所在一側,所述張力檢測環的兩端口與過線盤的兩側面之間曲面過渡。進一步地,所述集線軸由一支桿支撐,支桿的另一端連接一連接軸,連接軸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第三移動支架的一側,集線軸上設有軸向通孔,軸向通孔中設有保護環,保護環的軸向截面為等腰梯形,保護環的兩端口與集線軸的兩側面之間曲面過渡。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移動支架的另一側設有由螺栓固定的連接軸B,連接軸上設有支桿B,支桿B的另一端設有線束探測環,線束探測環與集線軸的共軸線。采用了上述的方案,通過過線盤、集線軸和張力檢測環實現對導線的放線角度、放線張力等的控制,避免導線上張力過大或過小的情況發生,保證導線上保持一定的張力,使得導線的絞合工序能夠持續穩定的進行;通過斷線檢測機構和線束探測環實時監測導線的狀態,有效防止斷線情況的發生。采用本技術可實時自動監控導線張力、有效防止導線斷裂,有效提高絞線的質量,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設備成本的投入?!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過線盤A-A向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保護環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絞線機,2為線束入口,3為連接桿,4為第一移動支架,5為第二移動支架,6為過線盤,7為第三移動支架,8為集線軸,9為第四移動支架,10為連接塊,11為過線孔,12為張力檢測環,13為鎖緊螺栓,14為導電桿,15為連接支架,16為絕緣環,17為支桿,18為連接軸,19為線束探測環,20為支桿B,21為連接軸B?!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2、3,合金銅絲絞線機聚攏裝置,所述聚攏裝置設置在絞線機I的線束入口 2所在一側,所述線束入口的正下方設有一與絞線機固定連接的連接桿3,連接桿上設有至少三個可沿連接桿軸線方向移動的移動支架,在圖1中示意了四個移動支架,移動支架的數量可根據實際操作的需要(實際生產所用導線的股數)進行選擇,最外側的移動支架為第一移動支架4,第一移動支架上設有斷線檢測機構,第一移動支架的一側的第二移動支架5上設有過線盤6,第二移動支架的一側的第三移動支架7上設有集線軸8,第三移動支架的一側的第四移動支架9上設有集線軸,所述線束入口、集線軸、過線盤共軸線。導線從放線裝置送往絞線裝置的過程中經過本技術所述的合金銅絲絞線機聚攏裝置,導線穿過過線盤后,第一部分導線首先在第三移動支架上的集線軸匯集,然后與第二部分導線在第四移動支架上的集線軸匯集,最后在線束入口與剩余的部分導線匯集。過線盤、集線軸的設置,可以實現對導線放線角度的控制,有效避免以往增設放線裝置而導致的導線雜亂纏繞的現象,降低設備成本。所述過線盤通過與其一體制成的連接塊10與第二移動支架通過螺栓螺母連接固定連接,便于過線盤更換。所述過線盤上設有若干環形陣列分布的過線孔11,過線孔呈環形陣列分布,且具有若干環形陣列,如此設置,可以便于前面所述的第一部分導線、第二部分導線、剩余部分導線的依次有條不紊地匯集,不會產生相互干擾,避免導線雜亂纏繞。所述過線孔的軸線與過線盤的軸線平行,過線孔中設有張力檢測環12,由于導線從放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合金銅絲絞線機聚攏裝置,所述聚攏裝置設置在絞線機的線束入口所在一側,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束入口的正下方設有一與絞線機固定連接的連接桿,連接桿上設有至少三個可沿連接桿軸線方向移動的移動支架,最外側的移動支架為第一移動支架,第一移動支架上設有斷線檢測機構,第一移動支架的一側的第二移動支架上設有過線盤,第二移動支架的一側的第三移動支架上設有集線軸,所述線束入口、集線軸、過線盤共軸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邵宇,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易藤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