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浮式生產平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呈八棱柱結構的浮體,在浮體的頂部緊固連接一上層甲板;上層甲板上設置有油氣處理單元和鉆井單元;在沿浮體的軸線方向上開設有一上下貫通用于進行鉆井作業的月池;在浮體的下部外壁面上沿周向間隔均勻地緊固連接多個第一懸掛支座,每一第一懸掛支座通過鉸鏈機構與一豎直向下設置的鋼管的一端鉸接;每一鋼管的另一端通過鉸鏈機構與一第二懸掛支座鉸接,各第二懸掛支座鉸接固定連接在一水平設置的垂蕩板的周向邊緣;在上層甲板和垂蕩板上與月池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與其尺寸相等的通孔。本發明專利技術由于在浮體下方鉸接有垂蕩板,因此可以有效減小浮體的垂蕩幅度,改善本發明專利技術裝置的運動性能,同時具有了深吃水立柱式平臺和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的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浮式生產平臺,屬于深水油氣田開發
技術介紹
隨著世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和淺水海域開發技術的不斷成熟完善,深水海域開發已經成為了世界海洋石油的發展趨勢。由于深水油氣田的勘探開發是高投資、高風險項目,因此油氣田的建設首先要考慮經濟效益。根據國內海洋工程資源現狀、技術裝備狀況以及南海的環境條件,我國提出了發展適宜中國南海深水油田開發的新型浮式生產裝置。FDPSO(floating drilling,product1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unit,浮式鉆井、生產儲卸裝置)是集海上鉆井、油氣處理、儲油、卸油、發電、供熱、控制和生活功能為一體的浮式生產系統,其具有投資小、建造周期短、適應水深范圍廣、迀移方便和可重復使用等優點,廣泛適用于深海油田的早期試生產及鉆井開發。目前,現已投入使用的FDPSO包括船型FDPSO和圓形FDPSO。其中,船型FDPSO由于要滿足采油作業和鉆井作業的需要,因此其必須采用多點系泊定位系統或動力定位系統,在作業期間保持FDPSO方位不變才能進行正常的作業。而且,船型FDPSO縱向長度大,當遭受橫向環境條件影響時,將承受比縱向更大的環境力,這一缺陷導致船型FDPSO僅能應用于西非等少數海洋環境條件良好的海域進行作業,而不能應用于墨西哥灣、南海海洋等環境條件惡劣的海域。圓形FDPSO采用多點系泊,具有較強的抵御環境荷載的能力,在惡劣環境條件下具有較為良好的運動性能。但是由于其船體水線面積大、吃水深度受到限制,雖然具有良好的穩性,但其垂蕩性能難以控制。在操作條件下,較大的垂蕩幅值使得鉆井作業風險增大,作業期限縮短,嚴重影響了作業效率,而且大幅度的垂蕩運動給立管的設計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經濟風險小、總體性能好且能適應惡劣環境條件的浮式生產平臺。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浮式生產平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呈八棱柱結構的浮體,在所述浮體的頂部緊固連接一上層甲板;所述上層甲板上設置有油氣處理單元和鉆井單元;在沿所述浮體的軸線方向上開設有一上下貫通用于進行鉆井作業的月池;在所述浮體的下部外壁面上沿周向間隔均勻地緊固連接多個第一懸掛支座,每一所述第一懸掛支座通過鉸鏈機構與一組豎直向下設置的鋼管的一端鉸接;每一組所述鋼管的另一端通過鉸鏈機構與一第二懸掛支座鉸接,各所述第二懸掛支座鉸接固定連接在一水平設置的垂蕩板的周向邊緣;在所述上層甲板和所述垂蕩板上與所述月池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與所述月池尺寸相等的通孔。所述垂蕩板采用與所述浮體截面形狀相同的八角形結構,在所述垂蕩板內填充有用于降低所述浮體重心的鐵礦砂。在所述月池中穿設有多根頂張緊立管,所述頂張緊立管的一端穿出所述上層甲板的所述通孔并通過設置在所述通孔邊緣的張緊器與所述上層甲板固定連接;所述頂張緊立管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垂蕩板的所述通孔并與海底井口連接。在所述上層甲板上設置用于下放所述垂蕩板的錨泊定位單元;所述錨泊定位單元包括多個緊固連接在所述上層甲板邊緣的錨機,且所述錨機布置在與所述懸掛支座相對的位置。在位于所述浮體內部的所述月池周圍設置多個用于儲油、放置壓載水和存放系泊纜的功能艙室。在所述浮體的外壁面懸掛多根與所述上層甲板上的所述油氣處理單元連接的柔性立管;所述柔性立管回接水下采油樹或管匯處,用于將原油輸送至所述油氣處理單元中。所述頂張緊立管在所述月池中的布置方式采用張力腿平臺方式。所述錨機的所述系泊纜采用錨鏈、鋼纜、尼龍纜和組合纜之一:所述錨機的錨采用大抓力錨、吸力錨和粧錨之一。本專利技術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由于在上層甲板上設置有油氣處理單元和鉆井單元,在浮體內部設置有多個功能艙室,在月池內設置有頂張緊立管,因此本專利技術裝置是一種鉆井、干式采油、油氣生產處理和儲油兼顧的浮式生產平臺,適用于深水油氣田的早期開發,或深水邊際油田的單獨開發。2、本專利技術由于在浮體下方鉸接有垂蕩板,因此可以有效減小浮體的垂蕩幅度,改善本專利技術裝置的運動性能,使其在惡劣環境下也能夠正常使用,同時具有了深吃水立柱式平臺和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的功能。3、本專利技術裝置建造簡單、成本低、功能全面,在進行鉆井和生產作業的同時,還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行迀移和重復再利用,有效的降低深水油氣田開發的經濟風險。4、本專利技術裝置由于采用八棱柱結構的浮體,因此可以減小船體結構的應力集中且建造方便。【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浮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鋼管與浮體的懸掛支座的連接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鋼管與垂蕩板的懸掛支座的連接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甲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1、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一呈八棱柱結構的浮體1,在浮體I的頂部緊固連接一上層甲板2。上層甲板2上設置有油氣處理單元3和鉆井單元4。在沿浮體I的軸線方向上開設有一上下貫通的用于進行鉆井作業的月池11。在浮體I的下部外壁面上沿周向間隔均勻地緊固連接多個懸掛支座12,每一懸掛支座12通過鉸鏈機構與一組豎直向下設置的鋼管5的一端鉸接(如圖3所示),每一組鋼管5的另一端通過鉸鏈機構與一懸掛支座61鉸接,各懸掛支座61固定連接在一水平設置的垂蕩板6的周向邊緣(如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浮式生產平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呈八棱柱結構的浮體,在所述浮體的頂部緊固連接一上層甲板;所述上層甲板上設置有油氣處理單元和鉆井單元;在沿所述浮體的軸線方向上開設有一上下貫通用于進行鉆井作業的月池;在所述浮體的下部外壁面上沿周向間隔均勻地緊固連接多個第一懸掛支座,每一所述第一懸掛支座通過鉸鏈機構與一組豎直向下設置的鋼管的一端鉸接;每一組所述鋼管的另一端通過鉸鏈機構與一第二懸掛支座鉸接,各所述第二懸掛支座鉸接固定連接在一水平設置的垂蕩板的周向邊緣;在所述上層甲板和所述垂蕩板上與所述月池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與所述月池尺寸相等的通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彬,王世圣,謝文會,喻西崇,王俊榮,馮加果,杜慶貴,朱小松,李陽,趙晶瑞,劉健,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