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可有效解決鐵路上道作業人員的安全預警,減少交通事故的問題,其結構是,帽體上部裝有定位預警器,帽體下邊部裝有耳麥,帽體前側面下部裝有喇叭,所述的定位預警器是由微處理器、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通信模塊和電源置于殼體內構成,微處理器同北斗定位模塊、通信模塊和語音處理模塊相連,北斗定位模塊上裝有天線,語音處理模塊分別與喇叭、耳麥相連,電源與微處理器、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和通信模塊相連,構成定位預警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安裝使用方便,提高鐵路上道作業人員定位精度,實現了股道級位置識別和針對性的語音預警,頭戴式設計,便于作業人員施工時攜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鐵路交通安全設備,特別是一種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近年來我國鐵路不斷提速,但存在缺乏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精確的作業位置信息采集、傳達給現場作業人員的預警信息指向性不明確等問題,大大增加了對沿線作業人員人身安全威脅的程度,傷亡事故屢屢發生,給鐵路管理部門和社會造成了巨大損失。北斗導航定位系統是我國獨立自主的導航衛星系統,北斗高精度定位可通過載波相位差分技術來實現,首先合理布置差分基準站,利用差分基準站的精密坐標解算出其到可見衛星的距離,與觀測到的載波相位比較得到修正數,并將這一修正數實時發送給用戶接收機,用戶接收機利用接收到的載波相位修正數,對各個衛星的載波相位觀測量進行修正,再利用修正過的載波相位進行定位計算,解算出自身的精確位置。隨著北斗衛星高精度定位技術的發展,可將其應用于鐵路上道作業人員的安全預警方面,保障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但至今未見有適用于鐵路上道作業人員安全預警設備的公開報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技術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可有效解決鐵路上道作業人員的安全預警,減少交通事故的問題。本技術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帽體、喇叭、耳麥和控制電路,帽體上部裝有定位預警器,帽體下邊部裝有耳麥,帽體前側面下部裝有喇叭,所述的定位預警器是由微處理器、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通信模塊和電源置于殼體內構成,微處理器同北斗定位模塊、通信模塊和語音處理模塊相連,北斗定位模塊上裝有天線,語音處理模塊分別與喇口八、耳麥相連,電源與微處理器、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和通信模塊相連,構成定位預警結構。本技術結構簡單,新穎獨特,安裝使用方便,提高鐵路上道作業人員定位精度,實現了股道級位置識別和針對性的語音預警,頭戴式設計,便于作業人員施工時攜帶,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外部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電路框示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由圖1、2所示,本技術包括帽體、喇叭、耳麥和控制電路,帽體I上部裝有定位預警器2,帽體下邊部裝有耳麥4,帽體前側面下部裝有喇叭3,所述的定位預警器是由微處理器、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通信模塊和電源置于殼體內構成,微處理器2-1同北斗定位模塊2-3、通信模塊2-5和語音處理模塊2-4相連,北斗定位模塊2-3上裝有天線2-2,語音處理模塊2-4分別與喇叭3、耳麥4相連,電源2-6與微處理器2_1、北斗定位模塊2-3、語音處理模塊2-4和通信模塊2-5相連,構成定位預警結構。為了保證使用效果,所述的微處理器為ARM9嵌入式微處理器。所述的北斗定位模塊為北斗高精度RTK定位模塊。所述的語音處理模塊包括語音輸入模塊和語音輸出模塊。所述的通信模塊為WiFi通信模塊。所述的天線為嵌入式測量天線。所述的電源為可充電鋰電池。微處理器采用ARM9嵌入式微處理器,能解析多種音頻文件格式,從而能播放控制中心發送過來的語音數據,同時具有多種信號接口。北斗定位模塊采用北斗高精度RTK定位模塊,可通過接收北斗衛星導航定位電文,解算出裝置所處的概略位置,同時接收基站廣播的差分數據,融合概略位置和差分數據,最終得到高精度的位置數據,定位精度可達到亞米級,實現裝置的股道級定位。語音處理模塊包括語音輸入模塊和語音輸出模塊,能識別并播放控制中心發送的對講語音文件包,且具有話筒錄音功能,可采集作業人員的話音并發送到控制中心,從而實現雙向對講功能。通信模塊采用WiFi通信模塊,設備通過無線局域網建立起通信鏈路,控制中心即顯示該設備在線。天線采用嵌入式測量天線,支持北斗二代系統。電源采用可充電鋰電池,保證最低限度能開機工作一個使用周期的續航能力。由上述結構可以看出,本技術包括帽體、定位預警模塊、微處理器、天線、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通信模塊、電源、喇叭和耳麥,其中所述微處理器、天線、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通信模塊、電源置于定位預警模塊內,定位預警模塊、喇叭和耳麥固定于帽體上。天線與北斗定位模塊連接,微處理器連接并控制語音處理模塊、北斗定位模塊、通信模塊,語音處理模塊連接并控制喇叭和耳麥,電源為整個裝置供電。本技術可對上道作業人員進行精確定位,對潛在的危險進行語音預警,保障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且采用頭戴式設計,便于施工時佩戴。本技術的工作情況是,使用時,將本技術戴在頭部即可,非常方便,達到對上道作業人員進行精確定位,對潛在的危險進行語音預警,保障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等同或等同的修改和替代,在本質上與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相同,均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包括帽體、喇叭、耳麥和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帽體(I)上部裝有定位預警器(2),帽體下邊部裝有耳麥(4),帽體前側面下部裝有喇叭(3),所述的定位預警器是由微處理器、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通信模塊和電源置于殼體內構成,微處理器(2-1)同北斗定位模塊(2-3)、通信模塊(2-5)和語音處理模塊(2-4)相連,北斗定位模塊(2-3)上裝有天線(2-2),語音處理模塊(2-4)分別與喇叭(3)、耳麥(4)相連,電源(2-6)與微處理器(2-1)、北斗定位模塊(2-3)、語音處理模塊(2-4)和通信模塊(2-5)相連,構成定位預警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處理器為ARM9嵌入式微處理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北斗定位模塊為北斗高精度RTK定位模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語音處理模塊包括語音輸入模塊和語音輸出模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模塊為WiFi通信模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線為嵌入式測量天線。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為可充電鋰電池。【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可有效解決鐵路上道作業人員的安全預警,減少交通事故的問題,其結構是,帽體上部裝有定位預警器,帽體下邊部裝有耳麥,帽體前側面下部裝有喇叭,所述的定位預警器是由微處理器、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通信模塊和電源置于殼體內構成,微處理器同北斗定位模塊、通信模塊和語音處理模塊相連,北斗定位模塊上裝有天線,語音處理模塊分別與喇叭、耳麥相連,電源與微處理器、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和通信模塊相連,構成定位預警結構,本技術安裝使用方便,提高鐵路上道作業人員定位精度,實現了股道級位置識別和針對性的語音預警,頭戴式設計,便于作業人員施工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鐵路上道作業頭戴式北斗高精度定位預警裝置,包括帽體、喇叭、耳麥和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帽體(1)上部裝有定位預警器(2),帽體下邊部裝有耳麥(4),帽體前側面下部裝有喇叭(3),所述的定位預警器是由微處理器、北斗定位模塊、語音處理模塊、通信模塊和電源置于殼體內構成,微處理器(2?1)同北斗定位模塊(2?3)、通信模塊(2?5)和語音處理模塊(2?4)相連,北斗定位模塊(2?3)上裝有天線(2?2),語音處理模塊(2?4)分別與喇叭(3)、耳麥(4)相連,電源(2?6)與微處理器(2?1)、北斗定位模塊(2?3)、語音處理模塊(2?4)和通信模塊(2?5)相連,構成定位預警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銀庫,潘繼民,李民宗,常雪景,陳永,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北斗七星通訊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