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抽屜式抽血架組合,抽血架由頂板、中間板、底板和側板構成,其中頂板、中間板和底板的兩側分別與對應側的側板固定;頂板和中間板的對應位置分別開有一些圓孔,還包括一個盛放柜,柜底板和柜頂板之間連接有一塊后柜板和兩塊柜側板;兩塊柜側板之間并排有抽血架支撐板,抽血架支撐板的四個邊緣均通過向上彎曲形成一個側邊,這四個側邊之間可放置一個抽血架,每塊抽血架支撐板的左、右側邊分別與對應側的柜側板之間通過滑槽滑軌組件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容納多個抽血架,且抽血架與抽血架支撐板分離容易,這樣不僅外觀好看,而且能夠保證護士正常工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配設了用于標記病床號的紙條,這樣就不用反復撕和貼膠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衛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抽屜式抽血架組合。
技術介紹
對于醫務人員來說,抽血架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械,它由頂板、中間板、底板和側板構成,其中頂板、中間板和底板上下并排設置,這三塊板的兩側分別與對應側的側板固定。并且,頂板和中間板的對應位置分別開有一些用于對抽血管定位的圓孔,每塊板子上的圓孔排列成M*N列矩陣。另外,為了標示病床號,常常在抽血架的頂板上先粘一條膠布,再在膠布上的對應位置以手寫方式標記相應的病床號。當膠布上寫滿病床號后還需要插入其他床號病人的血液樣本時,就只能將該寫滿病床號的膠布撕下,再粘上一條新的膠布,重新在上面標記病床號。現有抽血架的缺陷如下:1、如果病人較多的話,就需要使用至少一個抽血架,這些抽血架雜亂無章地擺放在工作臺上,既不美觀,又容易意外將抽血架碰翻,從而給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2、目前標記病床號時,需要經常撕下用過的膠布,再粘上新的膠布。久而久之,抽血架的頂板上就會留下很多粘接劑的痕跡,不僅外觀不好看,而且衛生狀況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外觀好看、使用方便的抽屜式抽血架組合。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抽屜式抽血架組合,包括抽血架(I),該抽血架由頂板(la)、中間板(Ib)、底板(Ic)和側板(Id)構成,其中頂板(Ia)、中間板(Ib)和底板(Ic)上下并排設置,這三塊板的兩側分別與對應側的所述側板(Id)固定;所述頂板(Ia)和中間板(Ib)的對應位置分別開有一些用于對抽血管定位的圓孔(K),每塊板子上的圓孔排列成M*N列矩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盛放柜(2),該盛放柜包括柜底板(2a)和柜側板(2d),其中柜底板(2a)底面的四個邊角分別設有一個萬向輪;所述柜底板(2a)和柜頂板(2b)并排設置,這兩塊板之間連接有一塊后柜板(2c)和兩塊左右并排的所述柜側板(2d),且后柜板(2c)和兩塊柜側板(2d)構成一個開口朝前的U字形結構;兩塊所述柜側板(2d)之間上下并排有至少兩塊抽血架支撐板(2e),該抽血架支撐板的四個邊緣均通過向上彎曲形成一個側邊,這四個側邊之間可放置一個所述抽血架(I),且每塊抽血架支撐板(2e)的左、右側邊分別與對應側的柜側板(2d)之間通過水平設置的滑槽滑軌組件相連。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抽血架(I)可放在抽血架支撐板(2e)上,也可以根據需要從抽血架支撐板(2e)上取下,不用時將抽血架支撐板(2e)推到盛放柜(2)內,這樣不僅外觀好看、占用空間小,而且不容易將抽血架碰翻,從而能夠保證護士的正常工作。每個所述抽血架⑴的頂板(Ia)前端向后彎曲后形成一個水平翻邊(le),該水平翻邊與頂板(Ia)之間的間隙處可卡入一根紙條(3);所述紙條(3)上設有一些用于填寫病床號的矩形填寫框(3a),這些矩形填寫框(3a)排列成1*N列矩陣,且相鄰兩個矩形填寫框之間的間距與相鄰兩列所述圓孔⑷之間的間距相等。使用時,只需在矩形填寫框(3a)中填寫相應的病床號即可進行標記;當矩形填寫框(3a)填滿后,先將其取下,再將一根新的紙條(3)卡入水平翻邊(Ie)與頂板(Ia)之間的間隙處,以便在新的矩形填寫框(3a)中填寫病床號。采用以上結構,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反復撕和貼膠布,操作省力,且不會污染抽血架(I),外觀也好看。相鄰兩塊所述抽血架支撐板(2e)之間的高度差(H)為30-80cm,這樣就能保證順利地放入抽血架,且抽血架上的抽血管不與抽血架支撐板(2e)干涉。作為優選,所述抽血架支撐板(2e)的數目為3-8個。當然,在實際制造過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數目的抽血架支撐板(2e),并不僅僅局限于本實施例所述的結構。作為優化設計,所述抽血架支撐板(2e)前面的一個側邊外表面固設有第一把手(2f),所述柜頂板(2b)上表面設有第二把手(2g)。采用以上結構,所述第一把手(2f)便于將抽血架支撐板(2e)拉出,從而方便取、放抽血架。所述第二把手(If)與萬向輪相配合,以便整體移動本技術。有益效果:本技術可以容納多個抽血架,且抽血架與抽血架支撐板分離容易,這樣不僅外觀好看、占用空間小,而且不容易將抽血架碰翻,從而能夠保證護士的正常工作;另外,本技術配設了用于標記病床號的紙條,這樣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反復撕和貼膠布,操作省力,且不會污染抽血架,外觀也好看。【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其中一塊抽血架支撐板拉出時的俯視圖。圖3為圖2中單個抽血架I的前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2及3所示,一種抽屜式抽血架組合主要由抽血架1、盛放柜2和紙條3構成。其中,抽血架I由頂板la、中間板lb、底板Ic和側板Id構成,其中頂板la、中間板Ib和底板Ic上下并排設置,這三塊板的兩側分別與對應側的側板Id固定。所述頂板Ia和中間板Ib的對應位置分別開有一些用于對抽血管定位的圓孔K,每塊板子上的圓孔K排列成M*N列矩陣。在本案中,圓孔K的行間距和列間距相等。每個抽血架I的頂板Ia前端向后彎曲后形成一個水平翻邊Ie,該水平翻邊Ie與頂板Ia之間的間隙處可卡入一根紙條3。紙條3上設有一些用于填寫病床號的矩形填寫框3a,這些矩形填寫框3a排列成1*N列矩陣,且相鄰兩個矩形填寫框3a之間的間距與相鄰兩列圓孔K之間的間距相等。如圖1、2及3所示,盛放柜2主要由柜底板2a、柜頂板2b、后柜板2c、柜側板2d、抽血架支撐板2e和第一把手2f構成,其中柜底板2a和柜頂板2b均為矩形板,柜底板2a底面的四個邊角分別設有一個萬向輪5。柜底板2a和柜頂板2b并排設置,這兩塊板之間連接有一塊后柜板2c和兩塊左右并排的柜側板2d,且后柜板2c和兩塊柜側板2d構成一個開口朝前的U字形結構。所述柜頂板2b上表面設有第二把手2g。兩塊柜側板2d之間上下并排有至少兩塊抽血架支撐板2e,在本案中,抽血架支撐板2e的數目為3-8個,且相鄰兩塊抽血架支撐板2e之間的高度差H為30-80cm。抽血架支撐板2e的四個邊緣均通過向上彎曲形成一個側邊,這四個側邊之間可放置一個抽血架1,且每塊抽血架支撐板2e的左側邊和右側邊分別與對應側的柜側板2d之間通過外購的滑槽滑軌組件4相連,該滑槽滑軌組件4水平設置。作為優選,抽血架支撐板2e前面的一個側邊外表面固設有第一把手2f。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術為限制,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抽屜式抽血架組合,包括抽血架(1),該抽血架由頂板(la)、中間板(lb)、底板(Ic)和側板(Id)構成,其中頂板(la)、中間板(Ib)和底板(Ic)上下并排設置,這三塊板的兩側分別與對應側的所述側板(Id)固定;所述頂板(Ia)和中間板(Ib)的對應位置分別開有一些用于對抽血管定位的圓孔(K),每塊板子上的圓孔排列成M*N列矩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盛放柜(2),該盛放柜包括柜底板(2a)和柜側板(2d),其中柜底板(2a)底面的四個邊角分別設有一個萬向輪;所述柜底板(2a)和柜頂板(2b)并排設置,這兩塊板之間連接有一塊后柜板(2c)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抽屜式抽血架組合,包括抽血架(1),該抽血架由頂板(1a)、中間板(1b)、底板(1c)和側板(1d)構成,其中頂板(1a)、中間板(1b)和底板(1c)上下并排設置,這三塊板的兩側分別與對應側的所述側板(1d)固定;所述頂板(1a)和中間板(1b)的對應位置分別開有一些用于對抽血管定位的圓孔(K),每塊板子上的圓孔排列成M*N列矩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盛放柜(2),該盛放柜包括柜底板(2a)和柜側板(2d),其中柜底板(2a)底面的四個邊角分別設有一個萬向輪;所述柜底板(2a)和柜頂板(2b)并排設置,這兩塊板之間連接有一塊后柜板(2c)和兩塊左右并排的所述柜側板(2d),且后柜板(2c)和兩塊柜側板(2d)構成一個開口朝前的U字形結構;兩塊所述柜側板(2d)之間上下并排有至少兩塊抽血架支撐板(2e),該抽血架支撐板的四個邊緣均通過向上彎曲形成一個側邊,這四個側邊之間可放置一個所述抽血架(1),且每塊抽血架支撐板(2e)的左、右側邊分別與對應側的柜側板(2d)之間通過水平設置的滑槽滑軌組件(4)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晴,文倩,白雪,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