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智能中藥機的升降機構,包括機架,機架的前端部設置有升降臺,機架的后端部設置有配重塊,升降臺上下兩端的機架上分別設置有主動帶輪和第一被動帶輪,配重塊的上下兩端的機架上分別設置有第二被動帶輪和第三被動帶輪;所述主動帶輪連接升降傳動機構;機架上設置有升降同步帶,升降臺和配重塊固定設置在升降同步帶上,升降同步帶從主動帶輪起依次連接升降臺、第一被動帶輪、第三被動帶輪、配重塊、第二被動帶輪后至主動帶輪形成循環帶。依靠升降同步帶連接升降臺和配重塊,可以控制升降臺在機架上做升降運動,為智能中藥機中帶動貯存箱上下做上下運動提供保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智能中藥機的升降機構。
技術介紹
現如今在藥房所使用的貯存箱都是簡單的箱柜抽屜式,這種傳統的貯存藥物模式比較浪費藥店人員的精力,對于一些高處和低處藥柜內藥物拿取非常不便,需要工作人員爬高蹲低來取藥,非常不便,為方便藥店人員取藥,需要尋求一種智能中藥機,該中藥機中能提供一種升降機構實現抓取不同高低處貯存箱內的藥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智能中藥機的升降機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中藥機的升降機構,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的前端部設置有可做升降運動的升降臺,所述機架的后端部設置有可以做升降運動的配重塊,所述升降臺上下兩端的機架上分別設置有主動帶輪和第一被動帶輪,所述配重塊的上下兩端的機架上分別設置有第二被動帶輪和第三被動帶輪;所述主動帶輪連接升降傳動機構;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升降同步帶,所述升降同步帶分別連接主動帶輪、第一被動帶輪、第二被動帶輪和第三被動帶輪,所述的升降臺和配重塊固定設置在升降同步帶上,所述升降同步帶從主動帶輪起依次連接升降臺、第一被動帶輪、第三被動帶輪、配重塊、第二被動帶輪后至主動帶輪形成循環帶。進一步的,所述升降臺兩側的機架上分別設置有圓導軌,所述升降臺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滑動座,所述圓導軌穿過滑動座,所述升降臺經滑動座與圓導軌之間形成滑動配合。進一步的,所述配重塊兩側的機架上分別設置有兩配重導軌,所述配重塊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配重導座,所述配重導軌穿過配重導座,所述配重塊經配重導座與配重導軌之間形成滑動配合。進一步的,所述的升降傳動機構包括升降電機和減速機,所述升降電機的動力輸出端驅動減速機的動力輸入端,所述減速機的動力輸出端驅動主動帶輪。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被動帶輪為張緊皮帶輪,所述的張緊皮帶輪與機架設置有張緊機構,所述的張緊機構包括張緊帶輪座以及設置在兩側的調節板,所述張緊皮帶輪固定在兩調節板上。進一步的,所述升降同步帶與升降臺之間的連接結構為,所述的升降臺上固定設置有皮帶連接座一和皮帶連接座二,所述升降同步帶經兩皮帶連接座之間穿過升降臺,若干螺栓穿過兩皮帶連接座并升降同步帶夾持固定在兩皮帶連接座之間。進一步的,所述配重塊上設置有限位開關,所述機架底部設置有用于與限位開關配合限位的微動開關。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依靠升降同步帶連接升降臺和配重塊,可以控制升降臺在機架上做升降運動,為智能中藥機中帶動貯存箱上下做上下運動提供保障。滑動座和圓導軌的配合以及配重導軌和配重導座的配合,為升降臺和配重塊上下移動的穩定性提供保證,防止兩者出現晃動的現象。張緊皮帶輪和張緊機構的設置,為升降同步帶在主動帶輪和被動帶輪上的抓力提供保障,避免升降同步帶出現打滑的現象。升降同步帶經兩皮帶連接座固定在升降臺上,提高升降同步帶和升降臺之間連接的強度,避免升降臺和升降同步帶出現脫落的現象。限位開關和微動開關的設置,為配重塊在機架上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避免配重塊撞擊機架。【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智能中藥機中升降臺處于高位時的狀態圖;圖2是圖1中上端部分的示意圖;圖3是圖1中下端部分的示意圖;圖4是圖1中A向視圖;圖5是圖1中B-B向視圖;圖6是智能中藥機中升降臺處于低位時的狀態圖;其中,1、機架,4、升降臺,5、配重塊,6、升降同步帶,71、主動帶輪,72、第一被動帶輪,73、第二被動帶輪,74、第三被動帶輪,81、滑動座,82、圓導軌,91、配重導軌,92、配重導座,10、升降電機,11、減速機,41、皮帶連接座一,42、皮帶連接座二。【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智能中藥機的升降機構,包括機架1,機架I的前端部設置有可做升降運動的升降臺4,機架I的后端部設置有可以做升降運動的配重塊5,升降臺4上下兩端的機架I上分別設置有主動帶輪71和第一被動帶輪72,配重塊5的上下兩端的機架I上分別設置有第二被動帶輪73和第三被動帶輪74 ;主動帶輪71連接升降傳動機構。機架I上設置有升降同步帶6,升降同步帶6分別連接主動帶輪71、第一被動帶輪72、第二被動帶輪73和第三被動帶輪74,升降臺4和配重塊5固定設置在升降同步帶6上,升降同步帶6從主動帶輪71起依次連接升降臺4、第一被動帶輪72、第三被動帶輪74、配重塊5、第二被動帶輪73后至主動帶輪71形成循環帶。為提高升降臺4在機架I上運行的穩定性,升降臺4兩側的機架I上分別設置有圓導軌82,升降臺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滑動座81,圓導軌82穿過滑動座81,升降臺4經滑動座81與圓導軌82之間形成滑動配合。為提高配重塊5在機架I上運行的穩定性,配重塊5兩側的機架I上分別設置有兩配重導軌91,配重塊5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配重導座92,配重導軌91穿過配重導座92,配重塊5經配重導座92與配重導軌91之間形成滑動配合。升降傳動機構包括升降電機10和減速機11,升降電機10的動力輸出端驅動減速機11的動力輸入端,減速機11的動力輸出端驅動主動帶輪71。第二被動帶輪73為張緊皮帶輪,張緊皮帶輪與機架I設置有張緊機構,張緊機構包括張緊帶輪座以及設置在兩側的調節板,張緊皮帶輪固定在兩調節板上。升降同步帶6與升降臺4之間的連接結構為,升降臺4上固定設置有皮帶連接座一 41和皮帶連接座二 42,升降同步帶6經兩皮帶連接座之間穿過升降臺4,若干螺栓穿過兩皮帶連接座并升降同步帶6夾持固定在兩皮帶連接座之間。配重塊5上設置有限位開關,機架I底部設置有用于與限位開關配合限位的微動開關。工作原理,升降電機10工作,經減速機11降速后連接主動帶輪71,主動帶輪71帶升降同步帶6在第一被動帶輪72、第二被動帶輪73和第三被動帶輪74上做循環轉動,從而帶動升降臺4在機架I上做上下運動。以上述依據本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主權項】1.一種智能中藥機的升降機構,其特征是,包括機架(I),所述機架(I)的前端部設置有可做升降運動的升降臺(4),所述機架(I)的后端部設置有可以做升降運動的配重塊(5),所述升降臺(4)上下兩端的機架(I)上分別設置有主動帶輪(71)和第一被動帶輪(72),所述配重塊(5)的上下兩端的機架(I)上分別設置有第二被動帶輪(73)和第三被動帶輪(74);所述主動帶輪(71)連接升降傳動機構; 所述的機架(I)上設置有升降同步帶(6),所述升降同步帶(6)分別連接主動帶輪(71)、第一被動帶輪(72)、第二被動帶輪(73)和第三被動帶輪(74),所述的升降臺(4)和配重塊(5)固定設置在升降同步帶(6)上,所述升降同步帶(6)從主動帶輪(71)起依次連接升降臺(4)、第一被動帶輪(72)、第三被動帶輪(74)、配重塊(5)、第二被動帶輪(73)后至主動帶輪(71)形成循環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中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中藥機的升降機構,其特征是,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的前端部設置有可做升降運動的升降臺(4),所述機架(1)的后端部設置有可以做升降運動的配重塊(5),所述升降臺(4)上下兩端的機架(1)上分別設置有主動帶輪(71)和第一被動帶輪(72),所述配重塊(5)的上下兩端的機架(1)上分別設置有第二被動帶輪(73)和第三被動帶輪(74);所述主動帶輪(71)連接升降傳動機構;所述的機架(1)上設置有升降同步帶(6),所述升降同步帶(6)分別連接主動帶輪(71)、第一被動帶輪(72)、第二被動帶輪(73)和第三被動帶輪(74),所述的升降臺(4)和配重塊(5)固定設置在升降同步帶(6)上,所述升降同步帶(6)從主動帶輪(71)起依次連接升降臺(4)、第一被動帶輪(72)、第三被動帶輪(74)、配重塊(5)、第二被動帶輪(73)后至主動帶輪(71)形成循環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虎駒,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如德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