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伸縮機構,包括三組或三組以上并排串接并連同于彼此能夠同時伸縮運動的伸縮單元組件,所述的各組伸縮單元組件之間通過連接塊依次并排串接,并圍成一個多邊形的框架結構,所述的伸縮單元組件包括多組首尾依次鉸接的伸縮單元,所述的伸縮單元包括兩個伸縮臂,伸縮臂與伸縮臂之間通過各自的中心部位交叉鉸接;各組伸縮單元組件可以同步運動,提高伸縮的穩(wěn)定性,使得整個伸縮機構受力均勻,并且各個交叉鉸接的伸縮臂形成三角形結構,能有效保證運行的平穩(wěn)性和立體結構的超強穩(wěn)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伸縮機構。
技術介紹
伸縮機構是起重機械的一種重要結構。起重機的伸縮機構包括臂架伸縮機構和支腿收放機構。臂架伸縮機構的作用是改變臂架長度,以獲得需要的幅度和起升高度,滿足作業(yè)要求。支腿收放機構的用途是增大起重機的基底面積,調整場地的坡度,提高抗傾覆穩(wěn)定性,增大起重能力。目前,很多伸縮機構,特別是大型傳統的伸縮機構包括頂框、底框和其中間的附框首尾連接,并通過滑移或大段折疊的方式進行伸縮,這種機構的受力及其穩(wěn)定性比較差,無法承受過高的壓力,當伸縮機構伸縮的范圍越長時,其頂部晃動越大;這種機構因動力受到限制而不能伸得太長、力臂很笨重,所伸展的高度、長度都存在有限性;這種機構結構復雜、成本高,轉移運輸都比較困難;而且不可快速運行,比如在消防救生時,長度和高度可以決定救援是否成功,伸展速度決定救援的效率。所以,它成為高樓消防的致命弱點。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傳統的伸縮機構存在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伸縮機構,每組單元可同步運動,而且可以進行分節(jié)分段能量同時供應動力,提高伸縮的穩(wěn)定性和超大的力量組合系統,使得整個伸縮機構受力均勻,能有效快速并保證運行的平穩(wěn)性。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機構包括三組或三組以上并排串接并連同于彼此能夠同時伸縮運動的伸縮單元組件,所述的各組伸縮單元組件之間通過連接塊依次并排串接,并圍成一個多邊形的框架結構,所述的伸縮單元組件包括多組首尾依次鉸接的伸縮單元,所述的伸縮單元包括兩個伸縮臂,伸縮臂與伸縮臂之間通過各自的中心部位交叉鉸接。作為優(yōu)選的,所述伸縮臂的中心部位設有中心孔,中心孔內套軸承,兩個交叉的伸縮臂之間的軸承通過轉動軸連接。優(yōu)選的,所述伸縮臂的兩端設有連接孔,連接孔內套軸承,各伸縮單元之間的兩個交叉伸縮臂分別通過轉動軸對應連接。優(yōu)選的,所述轉動軸的兩端設有卡簧,并墊有墊片。優(yōu)選的,所述的各組伸縮單元組件之間通過伸縮臂的端部鉸接在連接塊上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若干個由兩個伸縮臂交叉鉸接組成的伸縮單元首尾依次鉸接組合形成伸縮單元組件,再由由連接塊將三組或三組以上的伸縮單元組件連接組合形成伸縮機構,簡化組連配置,節(jié)省材料成本,提高性能效率,而且各組伸縮單元組件同步運動,提高伸縮的穩(wěn)定性,使得整個伸縮機構受力均勻,并且各個交叉鉸接的伸縮臂形成三角形結構,能有效保證運行的平穩(wěn)性;可以大大增長力臂、減輕整體重量、減少回縮后的體積,方便運輸和庫存。【附圖說明】圖1是伸縮機構的機構示意圖。圖2是伸縮單元的機構示意圖。圖3是伸縮單元組件的伸展狀態(tài)示意圖。圖4是伸縮單元組件的收縮狀態(tài)示意圖。圖5是由四組伸縮單元組件構成的伸縮機構。圖6是由五組伸縮單元組件構成的伸縮機構。圖7是由六組伸縮單元組件構成的伸縮機構。圖中1-伸縮臂、2-連接塊、3-中心孔、4-軸承、5-轉動軸、6_連接孔、7_卡簧、8_墊片。【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4所示,本技術一種伸縮機構,包括三組并排串接并連同于彼此能夠同時伸縮運動的伸縮單元組件,各組伸縮單元組件之間通過連接塊2依次并排串接,并圍成一個三角形的框架結構,伸縮單元組件包括多組首尾依次鉸接的伸縮單元,伸縮單元包括兩個伸縮臂1,伸縮臂I與伸縮臂I之間通過各自的中心部位交叉鉸接,伸縮臂I的中心部位設有中心孔3,中心孔3內套軸承4,兩個交叉的伸縮臂I之間的軸承4通過轉動軸5連接,伸縮臂I的兩端設有連接孔6,連接孔6內套軸承4,各伸縮單元之間的兩個交叉伸縮臂4分別通過轉動軸5對應連接;其中轉動軸5的兩端設有卡簧7,并墊有墊片8,用于增強伸縮機構的牢固和穩(wěn)定性。優(yōu)選的,各組伸縮單元組件之間通過伸縮臂I的端部鉸接在連接塊2上連接。如圖5-7所示,技術一種伸縮機構還可以由四組、五組、六組甚至更多伸縮單元組件組合構成。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換和改進等,均應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機構包括三組或三組以上并排串接并連同于彼此能夠同時伸縮運動的伸縮單元組件,所述的各組伸縮單元組件之間通過連接塊依次并排串接,并圍成一個多邊形的框架結構,所述的伸縮單元組件包括多組首尾依次鉸接的伸縮單元,所述的伸縮單元包括兩個伸縮臂,伸縮臂與伸縮臂之間通過各自的中心部位交叉鉸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臂的中心部位設有中心孔,中心孔內套軸承,兩個交叉的伸縮臂之間的軸承通過轉動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臂的兩端設有連接孔,連接孔內套軸承,各伸縮單元之間的兩個交叉伸縮臂分別通過轉動軸對應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軸的兩端設有卡簧,并墊有墊片。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組伸縮單元組件之間通過伸縮臂的端部鉸接在連接塊上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伸縮機構,包括三組或三組以上并排串接并連同于彼此能夠同時伸縮運動的伸縮單元組件,所述的各組伸縮單元組件之間通過連接塊依次并排串接,并圍成一個多邊形的框架結構,所述的伸縮單元組件包括多組首尾依次鉸接的伸縮單元,所述的伸縮單元包括兩個伸縮臂,伸縮臂與伸縮臂之間通過各自的中心部位交叉鉸接;各組伸縮單元組件可以同步運動,提高伸縮的穩(wěn)定性,使得整個伸縮機構受力均勻,并且各個交叉鉸接的伸縮臂形成三角形結構,能有效保證運行的平穩(wěn)性和立體結構的超強穩(wěn)定性。【IPC分類】B66C23/68【公開號】CN204675688【申請?zhí)枴緾N201520416377【專利技術人】嚴斌玉 【申請人】嚴斌玉【公開日】2015年9月30日【申請日】2015年6月17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機構包括三組或三組以上并排串接并連同于彼此能夠同時伸縮運動的伸縮單元組件,所述的各組伸縮單元組件之間通過連接塊依次并排串接,并圍成一個多邊形的框架結構,所述的伸縮單元組件包括多組首尾依次鉸接的伸縮單元,所述的伸縮單元包括兩個伸縮臂,伸縮臂與伸縮臂之間通過各自的中心部位交叉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嚴斌玉,
申請(專利權)人:嚴斌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