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輸尿管鏡手術用的導向組件,該導向組件在使用時從輸尿管鏡的操作后端進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組件包括導絲內芯,導絲內芯包括在其前端具有一定柔韌性的導向段,所述的導向段的表面上設置支撐導向部,所述的支撐導向部包括在導向段長度方向上分布的多個支撐導向單元,所述的支撐導向單元相對于導向段向導絲內芯后端、導向段外側方向上延伸設置,所述的支撐導向單元相對于導向段可彎折及彈性回彈設置;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導向組件可引導輸尿管鏡安全上行,快速通過輸尿管扭曲段,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醫療器械的
,涉及一種輸尿管鏡手術用的導向組件。
技術介紹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輸尿管鏡下碎石術是治療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微創、高效的特點,而輸尿管鏡能順利到達輸尿管目的區(在碎石術中為駐石區)是輸尿管鏡碎石術成敗的關鍵步驟。臨床上,行輸尿管鏡碎石術時常遇到輸尿管扭曲段,一般首先通過超滑導絲等導向結構通過輸尿管鏡后端的操作孔進入操作通道進行導向,超滑導絲的表面涂有親水涂層,接觸水或尿液后表面變光滑,可減少與輸尿管內壁的摩擦,其前端設置一段具有一定柔韌性的導向段,該導向段在往超滑導絲的后端延伸方向上其柔韌性逐漸減小,從而使超滑導絲容易轉向,有足夠縱向推力,容易通過彎曲、受阻部位,從而引導輸尿管鏡順利地到達輸尿管目的區,但是在有些輸尿管扭曲段彎曲程度較大時,導向段的頂端部容易頂到輸尿管扭曲段的內壁上,不利于超滑導絲繼續上行,從而導致手術時間延長,手術風險增加,甚至導致手術失敗。另外,在一般情況下,行輸尿管鏡碎石術時需要大量沖洗液進入輸尿管,從而保持手術視野清晰,便于觀察操作,但同時也會導致輸尿管管腔內壓力升高,結石表面細菌、毒素等短時間內大量進入循環系統,產生各種炎性因子,引起膿毒血癥,故在輸尿管鏡的操作通道中需放置用于排液的輸尿管導管,沖洗液經輸尿管導管及時排出,使輸尿管管腔內保持持續低壓,由于超滑導絲等導向結構與輸尿管導管無法同時使用,故兩者需不斷更換使用,從而導致手術時間延長,手術風險增加。如何設計一種導向組件,能夠引導輸尿管鏡快速通過輸尿管扭曲段到達目的區,同時能有效降低輸尿管管腔內壓力,有效地預防輸尿管鏡碎石術引起膿毒血癥,是目前泌尿外科學關注的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輸尿管鏡手術用的導向組件,該導向組件可引導輸尿管鏡安全上行,快速通過輸尿管彎曲段,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本專利技術具體方案如下:一種輸尿管鏡手術用的導向組件,該導向組件在使用時從輸尿管鏡的操作后端進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組件包括導絲內芯,導絲內芯包括在其前端具有一定柔韌性的導向段,所述的導向段的表面上設置支撐導向部,所述的支撐導向部包括在導向段長度方向上分布的多個支撐導向單元,所述的支撐導向單元相對于導向段向導絲內芯后端、導向段外側方向上延伸設置,所述的支撐導向單元相對于導向段可彎折及彈性回彈設置。本專利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支撐導向單元為分布于導向段圓周側壁上的若干個毛狀結構的倒纖毛。本專利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導向組件還包括超滑導管,超滑導管為可供導絲內芯從其內腔穿過且兩端開口的管狀結構,所述的超滑導管的外表面設置親水涂層。本專利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超滑導管的前段設置具有軟頭結構的導管導向段,導管導向段前端呈球面狀。本專利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超滑導管后端部連接控制段,所述的導絲內芯的后段設置有滑塊,控制段為便于滑塊在其內可滑動配合的套狀結構。本專利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超滑導管的尾部設置出水側孔。本專利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控制段與滑塊分別可拆卸的安裝于超滑導管及導絲內芯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具有倒纖毛結構的支撐導向部的設置,能夠避免導絲內芯的端部頂到輸尿管扭曲段內壁,在導絲內芯上行的過程中,在支撐導向部的倒纖毛結構的引導作用下,其導向段的端部能夠始終與輸尿管的扭曲段內壁保持一定的距離,便于導絲內芯快速通過輸尿管的扭曲段,進而引導輸尿管鏡繼續上行;同時,超滑導管在使用時可以配合導絲內芯進行引導,導絲內芯通過輸尿管的扭曲段后,超滑導管隨之上行,由于超滑導管的剛度比導絲內芯較強,超滑導管更加便于引導輸尿管上行,此外,超滑導管能夠引導輸尿管鏡經過一些彎曲度較小的扭曲段;超滑導管與導絲內芯的配合,在輸尿管鏡上行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扭曲段的彎曲程度,靈活的選用超滑導管及導絲內芯,此外,超滑導管上設置出水側孔,有利于沖洗液的排出,能夠有效降低輸尿管管腔內壓。【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導向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在A處的局部放大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導絲內芯的端面方向正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施例導絲內芯上行過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含義:1_超滑導管;11_出水側孔;12_導管導向段;2_導絲內芯;21_導向段;3_控制段;4_滑塊;5_支撐導向部;51_倒纖毛;6_輸尿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一種輸尿管鏡手術用的導向組件,該導向組件在使用時從輸尿管鏡后端的操作孔進入,導向組件包括導絲內芯2及超滑導管1,導絲內芯2包括在其前端具有一定柔韌性的導向段21,該導向段21在往導絲內芯2的后端延伸方向上其柔韌性逐漸減小,所述的支撐導向部5包括在導向段21長度方向上分布的多個支撐導向單元,所述的支撐導向單元相對于導向段21向導絲內芯2后端、導向段21外側方向上延伸設置,該支撐導向單元相對于導向段21可彎折及彈性回彈設置,本實施例中,該支撐導向單元為為分布于導向段21圓周側壁上的若干個毛狀結構的倒纖毛51,倒纖毛51相對于導向段21的夾角為70-85°之間,此時能夠保證倒纖毛51在導絲內芯2上行過程中相對于輸尿管6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同時,支撐導向單元也可以采用截面為傘狀的翅片狀結構;超滑導管1為可供導絲內芯2從其內腔穿過且兩端開口的管狀結構,超滑導管1的外表面設置親水涂層,超滑導管1后端連接控制段3,超滑導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輸尿管鏡手術用的導向組件,該導向組件在使用時從輸尿管鏡的操作后端進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組件包括導絲內芯,導絲內芯包括在其前端具有一定柔韌性的導向段,所述的導向段的表面上設置支撐導向部,所述的支撐導向部包括在導向段長度方向上分布的多個支撐導向單元,所述的支撐導向單元相對于導向段向導絲內芯后端、導向段外側方向上延伸設置,所述的支撐導向單元相對于導向段可彎折及彈性回彈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湧湧,陶利萍,陳洪德,武志剛,黃偉平,張方毅,翁志梁,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