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電力設備技術領域,它公開了一種電纜分接箱,包括箱體、與箱體鉸接的箱門以及箱蓋,所述箱體中心位置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將所述箱體內部分為左室和右室,所述左室、右室內分別設有分接板,所述左室內左側壁、右室右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進線安裝槽,所述支撐板左側、右側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出線安裝槽,所述箱體上端設有若干個嵌入箱體的變頻風扇,所述左室、右室底部分別設為V字型,所述箱體底部設有若干個出風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左室內左側壁、右室右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進線安裝槽,支撐板左側、右側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出線安裝槽,電纜接線整潔穩定,不易發生故障,發生故障時易于檢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力設備
,尤其涉及到一種電纜分接箱。
技術介紹
隨著電力發展的需要,電網安全高效的運行顯的優為重要。電纜分接箱是一種用于對電纜實施分接、接續的設備,其大多使用在戶外。高壓電纜分接箱主要用于交流1KV電纜系統的電纜節點處,用以分配電能。目前,戶外所使用的高壓電纜分接箱體積較大,安裝復雜,不夠美觀,影響市容,大都防潮性能差,工作產生的熱量不易散發而損壞,存在安全隱患。中國專利201310243695.1公開了一種1kV戶外高壓電纜分接箱及其安裝方法,其中電纜分接箱的上部箱體包括有梯形箱體以及位于梯形箱體兩肩部的左箱體和右箱體,左右箱體均為倒直角三角形構造,二者與中間的梯形箱體鉸接組成方形箱體;梯形箱體與下部箱體為可拆卸連接;電纜連接附件以縱向排列的方式安裝在梯形箱體內。安裝電纜時,先將電纜連接附件和電纜安裝在下部箱體的剛性支架上,再將上部箱體和蓋板組裝起來。該專利技術優點在于,由可拆卸活動連接的三大部分組成,便于更換拆裝,施工簡單、靈活、方便,有效抗外來撞擊,保證電纜分接箱的正常運行工作,并出乎意料的帶來能夠全方位對電纜分接箱內部進行操作、檢修、維護的技術效果。但是該專利技術所公開的1kV戶外高壓電纜分接箱體積較大,不夠美觀,并且防潮性能較差,容易造成發熱而燒壞,嚴重影響電網的運行安全,不便于維護。中國專利201420522955.9公開了一種戶外高壓電纜分接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上端可密封接觸連接有活頁式的第一可動箱蓋和第二可動箱蓋,所述第一可動箱蓋和第二可動箱蓋之間轉動連接有中心軸,所述箱體中心位置設有支撐板,所述中心軸安裝在所述支撐板上;所述支撐板將所述箱體內部分為左室和右室,所述左室、右室內分別設有分接板,所述箱體底部設有若干個出線孔,所述箱體的左側壁、右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進線孔。該技術結構占地小,結構簡單緊湊,操作維修方便,成本低。但是該技術易導致箱內電纜接線混亂,發生故障時不易及時排查。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纜分接箱,以克服現有技術體積大,不夠美觀,散熱性能差,箱內電纜接線混亂,易發生故障等缺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纜分接箱,包括箱體、與箱體鉸接的箱門以及箱蓋,所述箱體中心位置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將所述箱體內部分為左室和右室,所述左室、右室內分別設有分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室內左側壁、右室右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進線安裝槽,所述支撐板左側、右側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出線安裝槽,所述箱體上端設有若干個嵌入箱體的變頻風扇,所述左室、右室底部分別設為V字型,所述箱體底部設有若干個出風口。進一步的,所述箱蓋為人字形箱蓋,所述箱蓋與所述箱體通過連接桿連接,所述箱蓋外層設有太陽能板,所述太陽能板為所述變頻風扇供電。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板內設有與所述變頻風扇連接的溫控裝置,所述溫控裝置通過導線連接有控制系統和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采集左室、右室的溫度。進一步的,所述電纜進線安裝槽、電纜出線安裝槽底端分別設有密封圈。進一步的,所述箱蓋內設有蓄電池,所述太陽能板與所述蓄電池連接,所述蓄電池與所述變頻風扇連接。進一步的,所述箱體的左側壁、右側壁外上端還設有高壓帶電顯示裝置。更進一步的,所述箱門與所述箱體采用活頁式連接,所述箱門上設有磁性部件,所述箱體上對應設有吸合部件。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支撐板將箱體分為左室和右室,合理利用了空間,在左室內左側壁、右室右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進線安裝槽,支撐板左側、右側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出線安裝槽,電纜接線整潔穩定,不易發生故障,發生故障時易于檢修;在箱體上端設有變頻風扇,底部設有出風口,可以及時將電纜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散發掉,防止裝置損壞;左室、右室底部設為V字型,易于處理箱體內的灰塵雜質;本技術結構占地小,結構簡單緊湊,操作維修方便,成本低,使用壽命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電纜分接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電纜分接箱的電纜進線安裝槽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電纜分接箱的電纜出線安裝槽結構示意圖。圖中,I—箱體,2—支撐板,3—箱丨I,4—左室,5—右室,6—箱蓋,7—連接桿,8—變頻風扇,9一電纜進線安裝槽,10一電纜出線安裝槽,11一出風口,12—太陽能板,13一溫控裝置,14—蓄電池,15—高壓帶電顯示裝置,16—密封圈,17—磁性部件,18—吸合部件,19一分接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結合圖1、圖2、圖3所示,一種電纜分接箱,包括箱體1、與箱體I鉸接的箱門3以及箱蓋6,箱體I中心位置設有支撐板2,支撐板2將箱體I內部分為左室4和右室5,左室4、右室5內分別設有分接板19,左室4內左側壁、右室5右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進線安裝槽9,支撐板2左側、右側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出線安裝槽10,箱體I上端設有若干個嵌入箱體I的變頻風扇8,左室4、右室5底部分別設為V字型,箱體I底部設有若干個出風P Ilo箱蓋6為人字形箱蓋,箱蓋6與箱體I通過連接桿7連接,箱蓋6外層設有太陽能板12,太陽能板12為變頻風扇8供電。支撐板2內設有與變頻風扇8連接的溫控裝置13,溫控裝置13通過導線連接有控制系統和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采集左室4、右室5的溫度。電纜進線安裝槽9、電纜出線安裝槽10底端分別設有密封圈16。箱蓋6內設有蓄電池14,太陽能板12與蓄電池14連接,蓄電池14與變頻風扇8連接。箱體I的左側壁、右側壁外上端還設有高壓帶電顯示裝置15。箱門3與箱體I采用活頁式連接,箱門3上設有磁性部件17,箱體I上對應設有吸合部件18。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主權項】1.一種電纜分接箱,包括箱體(I)、與箱體(I)鉸接的箱門(3 )以及箱蓋(6 ),所述箱體(I)中心位置設有支撐板(2 ),所述支撐板(2 )將所述箱體(I)內部分為左室(4 )和右室(5 ),所述左室(4)、右室(5)內分別設有分接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室(4)內左側壁、右室(5)右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進線安裝槽(9),所述支撐板(2)左側、右側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出線安裝槽(10 ),所述箱體(I)上端設有若干個嵌入箱體(I)的變頻風扇(8 ),所述左室(4)、右室(5)底部分別設為V字型,所述箱體(I)底部設有若干個出風口(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分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蓋(6)為人字形箱蓋,所述箱蓋(6)與所述箱體(I)通過連接桿(7)連接,所述箱蓋(6)外層設有太陽能板(12),所述太陽能板(12)為所述變頻風扇(8 )供電。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分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2)內設有與所述變頻風扇(8)連接的溫控裝置(13),所述溫控裝置(13)通過導線連接有控制系統和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采集左室(4)、右室(5)的溫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纜分接箱,包括箱體(1)、與箱體(1)鉸接的箱門(3)以及箱蓋(6),所述箱體(1)中心位置設有支撐板(2),所述支撐板(2)將所述箱體(1)內部分為左室(4)和右室(5),所述左室(4)、右室(5)內分別設有分接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室(4)內左側壁、右室(5)右側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進線安裝槽(9),所述支撐板(2)左側、右側分別設有若干個電纜出線安裝槽(10),所述箱體(1)上端設有若干個嵌入箱體(1)的變頻風扇(8),所述左室(4)、右室(5)底部分別設為V字型,所述箱體(1)底部設有若干個出風口(1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輝海,
申請(專利權)人:林輝海,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