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壓循環電選機,包括機殼、進料斗、給料倉、二分器、調節件、第一滾筒、加溫料倉、第二滾筒、電暈復合電極、驅動電機和固體顆粒輸送泵,所述給料倉位于機殼的頂部,給料倉的出料口與二分器連接,電暈復合電極與第二滾筒表面的電極呈同心等距分布,第二滾筒正下方設有中礦接料槽,中礦接料槽通過輸料管與固體顆粒輸送泵輸入端連接,固體顆粒輸送泵輸出端通過循環管與機殼相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避免物料在分選圓筒表面產生跳躍,同時有效的防止了物料粘黏在滾筒表面,通過物料按導體性能良好和導體性能不良的差別實現了物料的分離,同時實現了物料的循環,避免物料的浪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礦石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高壓循環電選機。
技術介紹
電選機是利用各種礦物及物料電性質不同而進行分選的一種物理選礦的主要設備。現有的選礦設備,尤其是復合電場電選機,利用電選機使物料顆粒帶電,在電選機電場中顆粒受電場力和機械力(重力、離心力等)的作用,不同電性質的顆粒運動軌跡發生分離而得以使物料分選目前市場上的電選機選效率得到顯著提高,但處理能力仍顯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壓循環電選機,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冋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壓循環電選機,包括機殼、進料斗、給料倉、二分器、調節件、第一滾筒、加溫料倉、第二滾筒、電暈復合電極、驅動電機和固體顆粒輸送泵,所述給料倉位于機殼的頂部,給料倉頂端設置進料斗,給料倉的出料口與二分器連接,二分器的下方設置調節件,調節件下面設置有第一滾筒,第一滾筒下方安裝有加溫料倉,加溫料倉設有承接斜板,承接斜板上開有通孔,通孔下方設有第二滾筒,第二滾筒通過傳動裝置與驅動電機連接,電暈復合電極與第二滾筒表面的電極呈同心等距分布,第二滾筒一側設有滾動卸料毛刷,滾動卸料毛刷與第二滾筒的表面電極接觸,電暈復合電極正下方設有導體接料槽,第二滾筒正下方設有中礦接料槽,滾動卸料毛刷正下方設有非導體接料槽,非導體接料槽、中礦接料槽和導體接料槽相鄰兩兩之間設有分隔板,中礦接料槽通過輸料管與固體顆粒輸送泵輸入端連接,固體顆粒輸送泵輸出端通過循環管與機殼相通,循環管的出口設置在承接斜板上方。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調節件包括固定嘴、調節嘴、偏心旋鈕和固定軸,固定嘴固定于二分器的下方,偏心旋鈕通過固定軸可滾動地設于固定嘴的下端,調節嘴與偏心旋鈕連接。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溫料倉為空心結構且加溫料倉外表面設置有保溫層,加溫料倉上設有水汽蒸發通道,加溫料倉下端設置有導料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調節件用于調節下料高度,能夠避免物料在分選圓筒表面產生跳躍,加溫料倉對物料的加熱除濕有效的防止了物料粘黏在滾筒表面,通過物料按導體性能良好和導體性能不良的差別實現了物料的分離,同時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非導體之間的中間產品顆粒再通過固體顆粒輸送泵輸送回機殼再經過電場分離,實現了物料的循環,避免物料的浪費。【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高壓循環電選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種高壓循環電選機中調節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一種高壓循環電選機中的加溫料倉結構示意圖。圖中:1、機殼,2、進料斗,3、給料倉,4、二分器,5、調節件,51、固定嘴,52、調節嘴,53、偏心旋鈕,54、固定軸,6、第一滾筒,7、加溫料倉,71、保溫層,72、導料板,8、第二滾筒,9、電暈復合電極,10、傳動裝置,11、驅動電機,12、滾動卸料毛刷,13、非導體接料槽,14、中礦接料槽,15、導體接料槽,16、分隔板,17、輸料管,18、固體顆粒輸送泵,19、循環管,20、承接斜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1-3,一種高壓循環電選機,包括機殼1、進料斗2、給料倉3、二分器4、調節件5、第一滾筒6、加溫料倉7、第二滾筒8、電暈復合電極9、驅動電機11和固體顆粒輸送泵18,所述給料倉3位于機殼I的頂部,給料倉3頂端設置進料斗2,給料倉3的出料口與二分器4連接,二分器4的下方設置調節件5,所述的調節件5包括固定嘴51、調節嘴52、偏心旋鈕53和固定軸54,固定嘴51固定于二分器4的下方,偏心旋鈕53通過固定軸54可滾動地設于固定嘴51的下端,調節嘴52與偏心旋鈕53連接,偏心旋鈕53帶動調節嘴52轉動,調節調節嘴52相對固定嘴51的張開角度,以調節下料的高度和下料量,調節件5下面設置有第一滾筒6,第一滾筒6下方安裝有加溫料倉7,所述加溫料倉7為空心結構且加溫料倉外表面設置有保溫層71,加溫料倉7上設有水汽蒸發通道,加溫料倉7下端設置有導料板72,加溫料倉7設有承接斜板20,承接斜板20有效的防止物料的散亂,承接斜板20上開有通孔,通孔下方設有第二滾筒8,第二滾筒8通過傳動裝置10與驅動電機11連接,電暈復合電極9與第二滾筒8表面的電極呈同心等距分布,工作時,電暈復合電極9與圓筒電極之間形成電場,用于分選導電性不同的物料,第二滾筒8 —側設有滾動卸料毛刷12,滾動卸料毛刷12與第二滾筒8的表面電極接觸,用于刷下附著于圓筒電極表面的物料,電暈復合電極9正下方設有導體接料槽15,第二滾筒8正下方設有中礦接料槽14,滾動卸料毛刷12正下方設有非導體接料槽13,非導體接料槽13、中礦接料槽14和導體接料槽15相鄰兩兩之間設有分隔板16,中礦接料槽14通過輸料管17與固體顆粒輸送泵18輸入端連接,固體顆粒輸送泵18輸出端通過循環管19與機殼I相通,循環管19的出口設置在承接斜板20上方。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本技術工作時,物料由進料斗進入給料倉,再由給料倉給入二分器,通過二分器將物料分別送至調節件,給入的物料通過調節件,調節下料的高度和下料量,平順地落入旋轉的第一滾筒的上表面,物料在通過加溫料倉對物料加熱除濕,在落入第二滾筒的上表面,第二圓筒表面的電極與弧形多絲電暈復合電極構成的電場區后,均荷上負電荷,導電性能良好的物料顆粒在與圓筒接觸時,能迅速地將所帶電荷經圓筒的電極釋放,呈電中性或正電性,受靜電吸力和鏡象電荷的斥力,以及離心力的作用,作拋物運動脫離圓筒,落入導體接料槽中;非導體物料顆粒,則因不能釋放或非常緩慢地釋放其所荷電荷,較牢固地吸附于圓筒電極的表面,隨圓筒電極一起作勻速運動,被滾動卸料毛刷刷入非導體接料槽中;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非導體之間的中間產品顆粒,由于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釋放所荷電荷,故落入中間產品的中礦接料槽中,物料按導體性能良好和導體性能不良的差別,實現了分離,中礦接料槽的物料再通過固體顆粒輸送泵輸送回機殼再經過電場分離,實現了物料的循環,避免物料的浪費。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主權項】1.一種高壓循環電選機,包括機殼(I)、進料斗(2)、給料倉(3)、二分器(4)、調節件(5)、第一滾筒(6)、加溫料倉(7)、第二滾筒(8)、電暈復合電極(9)、驅動電機(11)和固體顆粒輸送泵(18 ),其特征在于,所述給料倉(3 )位于機殼(I)的頂部,給料倉(3 )頂端設置進料斗(2),給料倉(3)的出料口與二分器(4)連接,二分器(4)的下方設置調節件(5),調節件(5)下面設置有第一滾筒(6),第一滾筒(6)下方安裝有加溫料倉(7),加溫料倉(7)設有承接斜板(20 ),承接斜板(20 )上開有通孔,通孔下方設有第二滾筒(8 ),第二滾筒(8 )通過傳動裝置(10)與驅動電機(11)連接,電暈復合電極(9)與第二滾筒(8)表面的電極呈同心等距分布,第二滾筒(8 ) 一側設有滾動卸料毛刷(12 ),滾動卸料毛刷(12 )與第二滾筒(8 )的表面電極接觸,電暈復合電極(9 )正下方設有導體接料槽(15 ),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壓循環電選機,包括機殼(1)、進料斗(2)、給料倉(3)、二分器(4)、調節件(5)、第一滾筒(6)、加溫料倉(7)、第二滾筒(8)、電暈復合電極(9)、驅動電機(11)和固體顆粒輸送泵(18),其特征在于,所述給料倉(3)位于機殼(1)的頂部,給料倉(3)頂端設置進料斗(2),給料倉(3)的出料口與二分器(4)連接,二分器(4)的下方設置調節件(5),調節件(5)下面設置有第一滾筒(6),第一滾筒(6)下方安裝有加溫料倉(7),加溫料倉(7)設有承接斜板(20),承接斜板(20)上開有通孔,通孔下方設有第二滾筒(8),第二滾筒(8)通過傳動裝置(10)與驅動電機(11)連接,電暈復合電極(9)與第二滾筒(8)表面的電極呈同心等距分布,第二滾筒(8)一側設有滾動卸料毛刷(12),滾動卸料毛刷(12)與第二滾筒(8)的表面電極接觸,電暈復合電極(9)正下方設有導體接料槽(15),第二滾筒(8)正下方設有中礦接料槽(14),滾動卸料毛刷(12)正下方設有非導體接料槽(13),非導體接料槽(13)、中礦接料槽(14)和導體接料槽(15)相鄰兩兩之間設有分隔板(16),中礦接料槽(14)通過輸料管(17)與固體顆粒輸送泵(18)輸入端連接,固體顆粒輸送泵(18)輸出端通過循環管(19)與機殼(1)相通,循環管(19)的出口設置在承接斜板(20)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萬平,
申請(專利權)人:黃萬平,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