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的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有安裝槽,所述第二滑軌的表面卡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左端面設有磁療頭,所述磁療頭的下端設有激光定位器,所述磁療頭的內腔表面均設有電磁發生器。該新型的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采用第二直線電機帶動支架在第一滑軌表面滑動,第一直線電機帶動診療臺在第一滑軌的表面滑動,該結構能夠實現支架和診療臺的移動,使磁刺激裝置使用方便,在支架的內腔設有第二滑軌,第二滑軌與連接桿卡接,磁療頭設在連接桿的側面,第二滑軌的上端設有第三直線電機,能夠實現磁療頭的升降,使磁刺激裝置,能夠自動給磁療頭定位,使用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
技術介紹
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是一種利用磁場刺激中樞神經來達到治療中樞神經疾病的裝置,現階段普通的磁刺激裝置,采用坐式治療,治療行動不便的病人比較麻煩,且普通的磁刺激裝置的磁療頭和治療臺不能夠移動,使用非常不方便,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新型的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的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腔前后表面均設于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軌的左右兩端分別卡接有治療臺和支架,且所述第一滑軌的左右兩端面分別設有第一直線電機和第二直線電機,所述支架的側面設有第二滑軌,所述第二滑軌的上端設有第三直線電機,所述第二滑軌的表面卡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左端面設有磁療頭,所述磁療頭的下端設有激光定位器,所述磁療頭的內腔表面均設有電磁發生器,所述第一直線電機、第二直線電機、第三直線電機、激光定位器和電磁發生器均電連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設在支架的側面。優選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設有轉輪,所述轉輪的表面均設有防滑圈。優選的,所述磁療頭的內腔側面設有磁場強度測量儀,所述磁場強度測量儀電連接控制器。優選的,所述磁療頭的內腔頂部設有攝像頭,所述攝像頭電連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電連接顯示器,所述顯示器轉動設在支架的側面。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一種新型的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采用第二直線電機帶動支架在第一滑軌表面滑動,第一直線電機帶動診療臺在第一滑軌的表面滑動,該結構能夠實現支架和診療臺的移動,使磁刺激裝置使用方便,在支架的內腔設有第二滑軌,第二滑軌與連接桿卡接,磁療頭設在連接桿的側面,第二滑軌的上端設有第三直線電機,該結構能夠實現磁療頭的升降,使磁刺激裝置使用方便,在磁療頭的下表面設有激光定位器,該結構能夠自動給磁療頭定位,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磁療頭結構示意圖;圖3本專利技術工作原理圖。圖中:1底座、2安裝槽、3第一滑軌、4支架、5第二直線電機、6第一直線電機、7治療臺、8第二滑軌、9磁療頭、10第三直線電機、11控制器、12連接桿、13激光定位器、14電磁發生器、15磁場強度測量儀、16攝像頭、17轉輪、18防滑圈、19顯示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新型的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設有轉輪17,轉輪17使裝置移動比較方便,轉輪17的表面均設有防滑圈18,防滑圈18防止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滑動,底座1的上表面設有安裝槽2,安裝槽2的內腔前后表面均設于第一滑軌3,第一滑軌3的左右兩端分別卡接有治療臺7和支架4,且第一滑軌3的左右兩端面分別設有第一直線電機6和第二直線電機5,該結構能夠實現治療臺7和支架4移動,支架4的側面設有第二滑軌8,第二滑軌8的上端設有第三直線電機10,第二滑軌8的表面卡接有連接桿12,連接桿12的左端面設有磁療頭9,該結構能夠實現磁療頭9的升降,使裝置使用方便,磁療頭9的下端設有激光定位器13,激光定位器13能夠準確的給磁療頭9定位,磁療頭9的內腔表面均設有電磁發生器14,磁療頭9的內腔側面設有磁場強度測量儀15,磁場強度測量儀15電連接控制器11,磁場強度測量儀15檢測磁療頭9產生的磁場強度,磁療頭9的內腔頂部設有攝像頭16,攝像頭16電連接控制器11,攝像頭16能夠采集磁療儀9在治療時的信息,控制器11電連接顯示器19,顯示器19轉動設在支架4的側面,第一直線電機6、第二直線電機5、第三直線電機10、激光定位器13和電磁發生器14均電連接控制器11,控制器11設在支架4的側面。該新型的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自動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的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設有安裝槽(2),所述安裝槽(2)的內腔前后表面均設于第一滑軌(3),所述第一滑軌(3)的左右兩端分別卡接有治療臺(7)和支架(4),且所述第一滑軌(3)的左右兩端面分別設有第一直線電機(6)和第二直線電機(5),所述支架(4)的側面設有第二滑軌(8),所述第二滑軌(8)的上端設有第三直線電機(10),所述第二滑軌(8)的表面卡接有連接桿(12),所述連接桿(12)的左端面設有磁療頭(9),所述磁療頭(9)的下端設有激光定位器(13),所述磁療頭(9)的內腔側面均設有電磁發生器(14),所述第一直線電機(6)、第二直線電機(5)、第三直線電機(10)、激光定位器(13)和電磁發生器(14)均電連接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設在支架(4)的側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的中樞神經系統磁刺激裝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設有安裝槽(2),所述安裝槽(2)的內腔前后表面
均設于第一滑軌(3),所述第一滑軌(3)的左右兩端分別卡接有治療臺(7)
和支架(4),且所述第一滑軌(3)的左右兩端面分別設有第一直線電機(6)
和第二直線電機(5),所述支架(4)的側面設有第二滑軌(8),所述第二滑
軌(8)的上端設有第三直線電機(10),所述第二滑軌(8)的表面卡接有連
接桿(12),所述連接桿(12)的左端面設有磁療頭(9),所述磁療頭(9)
的下端設有激光定位器(13),所述磁療頭(9)的內腔側面均設有電磁發生
器(14),所述第一直線電機(6)、第二直線電機(5)、第三直線電機(10)、
激光定位器(13)和電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凌文遠,林常森,徐媛媛,
申請(專利權)人:凌文遠,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