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打谷機,包括機架、谷斗、滾筒、動力裝置、紅外測距裝置和控制器,所述谷斗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機架上,所述滾筒可滾動的置于所述機架上,且所述滾筒處于所述谷斗的上方,所述動力裝置置于所述機架上,且所述動力裝置處于所述谷斗的一側,所述滾筒靠近所述動力裝置的一側設置有固定連接有滾輪,所述滾輪與所述動力裝置的輸出軸通過皮帶連接,所述紅外測距裝置固定置于所述谷斗的一端,所述紅外測距裝置與所述控制器通過線路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動力裝置通過線路連接。相對現有技術,本發明專利技術打谷效率高、作業安全、節能環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業機械
,特別涉及一種打谷機。
技術介紹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不斷推進,打谷機的種類、型號越來越多,但現有的打谷機體積大、質量重,不易于搬運,同時操作比較復雜,維修成本較高,只適用于作業面積較大的平原地區使用,目前,在農村的很多地區,仍然采用人工作業,勞動強度較高,工作效率較低。再者,現有技術中打谷機普遍存在安全隱患,在打谷機運作過程中,打谷機常常會卷繞稻谷,從而將手持稻谷的作業人員拖進打谷機內,使得作業人員容易受到打谷機的傷害,所以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打谷效率高、作業安全、節能環保的打谷機。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打谷機,包括機架、谷斗、滾筒、動力裝置、紅外測距裝置和控制器,所述谷斗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機架上,所述滾筒可滾動的置于所述機架上,且所述滾筒處于所述谷斗的上方,所述動力裝置置于所述機架上,且所述動力裝置處于所述谷斗的一側,所述滾筒靠近所述動力裝置的一側設置有固定連接有滾輪,所述滾輪與所述動力裝置的輸出軸通過皮帶連接,所述紅外測距裝置固定置于所述谷斗的一端,所述紅外測距裝置與所述控制器通過線路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動力裝置通過線路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紅外測距裝置能感應作業者相對谷斗的距離,并在作業者靠近谷斗限定距離后,通過控制器控制動力裝置停機,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隱患,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所述滾筒的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凸棱,多個所述凸棱等間距均勻的環繞所述滾筒外圓周面。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個所述凸棱能提高打谷效率。進一步,還包括蓄電池,所述動力裝置為電機,所述蓄電池與所述動力裝置通過線路連接并為其提供電源。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電機便于控制,使用方便,且使用電能無污染,保證農田不受污染。進一步,還包括滾筒罩,所述滾筒罩置于所述谷斗的上端,且所述滾輪罩包裹所述滾筒,所述滾筒罩的上端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所述蓄電池通過線路連接。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滾筒罩能避免打下的稻谷散落出去,太陽能電池板能充分利用光能對蓄電池進行充電,保障電機電力需要,而且節能環保。【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打谷機的主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打谷機的俯視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機架,2、谷斗,3、滾筒,4、動力裝置,5、紅外測距裝置,6、控制器,7、滾輪,8、皮帶,9、凸棱,10、蓄電池,11、滾筒罩,12、太陽能電池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打谷機,包括機架1、谷斗2、滾筒3、動力裝置4、紅外測距裝置5和控制器6,所述谷斗2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機架I上,所述滾筒3可滾動的置于所述機架I上,且所述滾筒3處于所述谷斗2的上方,所述動力裝置4置于所述機架I上,且所述動力裝置4處于所述谷斗2的一側,所述滾筒3靠近所述動力裝置4的一側設置有固定連接有滾輪7,所述滾輪7與所述動力裝置4的輸出軸通過皮帶8連接,所述紅外測距裝置5固定置于所述谷斗2的一端,所述紅外測距裝置5與所述控制器6通過線路連接,所述控制器6與所述動力裝置4通過線路連接。優選的,所述滾筒3的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凸棱9,多個所述凸棱9等間距均勻的環繞所述滾筒3外圓周面。 優選的,還包括蓄電池10,所述動力裝置4為電機,所述蓄電池10與所述動力裝置4通過線路連接并為其提供電源。優選的,還包括滾筒罩11,所述滾筒罩11置于所述谷斗2的上端,且所述滾輪罩11包裹所述滾筒3,所述滾筒罩11的上端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12,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2與所述蓄電池10通過線路連接。本裝置的工作原理:啟動動力裝置4,動力裝置4輸出軸通過皮帶8帶動滾輪7轉動,滾輪7帶動滾筒3轉動,滾筒3滾動便可進行打谷;打谷過程中,紅外測距裝置5能感應作業者相對谷斗的距離,并在作業者靠近谷斗限定距離后,紅外測距裝置5通過控制器6控制動力裝置4停機,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隱患,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再者在打谷過程中,太陽能電池板12能充分利用光能對蓄電池10進行充電,保障電機電力需要,而且節能環保。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打谷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谷斗(2)、滾筒(3)、動力裝置(4)、紅外測距裝置(5)和控制器¢),所述谷斗(2)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機架(I)上,所述滾筒(3)可滾動的置于所述機架(I)上,且所述滾筒(3)處于所述谷斗(2)的上方,所述動力裝置(4)置于所述機架(I)上,且所述動力裝置(4)處于所述谷斗(2)的一側,所述滾筒(3)靠近所述動力裝置(4)的一側設置有固定連接有滾輪(7),所述滾輪(7)與所述動力裝置(4)的輸出軸通過皮帶(8)連接,所述紅外測距裝置(5)固定置于所述谷斗(2)的一端,所述紅外測距裝置(5)與所述控制器(6)通過線路連接,所述控制器(6)與所述動力裝置(4)通過線路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打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3)的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凸棱(9),多個所述凸棱(9)等間距均勻的環繞所述滾筒(3)外圓周面。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打谷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蓄電池(10),所述動力裝置(4)為電機,所述蓄電池(10)與所述動力裝置(4)通過線路連接并為其提供電源。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打谷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滾筒罩(11),所述滾筒罩(11)置于所述谷斗(2)的上端,且所述滾輪罩(11)包裹所述滾筒(3),所述滾筒罩(11)的上端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12),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2)與所述蓄電池(10)通過線路連接。【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打谷機,包括機架、谷斗、滾筒、動力裝置、紅外測距裝置和控制器,所述谷斗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機架上,所述滾筒可滾動的置于所述機架上,且所述滾筒處于所述谷斗的上方,所述動力裝置置于所述機架上,且所述動力裝置處于所述谷斗的一側,所述滾筒靠近所述動力裝置的一側設置有固定連接有滾輪,所述滾輪與所述動力裝置的輸出軸通過皮帶連接,所述紅外測距裝置固定置于所述谷斗的一端,所述紅外測距裝置與所述控制器通過線路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動力裝置通過線路連接。相對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打谷效率高、作業安全、節能環保。【IPC分類】A01F7/02【公開號】CN104904428【申請號】CN201510273885【專利技術人】陸聰 【申請人】陸聰【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申請日】2015年5月26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打谷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谷斗(2)、滾筒(3)、動力裝置(4)、紅外測距裝置(5)和控制器(6),所述谷斗(2)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機架(1)上,所述滾筒(3)可滾動的置于所述機架(1)上,且所述滾筒(3)處于所述谷斗(2)的上方,所述動力裝置(4)置于所述機架(1)上,且所述動力裝置(4)處于所述谷斗(2)的一側,所述滾筒(3)靠近所述動力裝置(4)的一側設置有固定連接有滾輪(7),所述滾輪(7)與所述動力裝置(4)的輸出軸通過皮帶(8)連接,所述紅外測距裝置(5)固定置于所述谷斗(2)的一端,所述紅外測距裝置(5)與所述控制器(6)通過線路連接,所述控制器(6)與所述動力裝置(4)通過線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聰,
申請(專利權)人:陸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