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變電設備除冰工具,包括第一操作桿,第一操作桿上端與頂座可拆卸連接,頂座右側設有鏟雪板,頂座左側設有U型除冰環,U型除冰環內側設有尖刺,U型除冰環與鏟雪板分別于頂座可拆卸連接,鏟雪板遠離頂座一側中一角為直角端,另一角為板鍬,板鍬設有凸出端,凸出端邊緣為鋸齒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攜帶方便,便于安裝和拆卸,適應于各種環境變電設備除冰需要,且除冰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去除變電設備結冰或覆雪的人工除冰工具,具體是指一種變電設備除冰工具。
技術介紹
目前公知的線路人工除冰使用的主要工具為竹竿或者木桿,使用長度組足夠的竹竿或木桿敲擊變電設備表面,使敲擊點上的覆冰脫落。因竹竿或木桿長度固定,野外攜帶不便,適應性差,敲擊時,因竹桿或木桿長度固定,野外攜帶不便,適應性差,敲擊時,因竹桿或木桿橫向彈性壓力大,除冰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攜帶方便,除冰效率高的變電設備除冰工具。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變電設備除冰工具,包括第一操作桿,第一操作桿上端與頂座可拆卸連接,頂座右側設有鏟雪板,頂座左側設有U型除冰環,U型除冰環內側設有尖刺,U型除冰環與鏟雪板分別于頂座可拆卸連接,鏟雪板遠離頂座一側中一角為直角端,另一角為板鍬,板鍬設有凸出端,凸出端邊緣為鋸齒狀,本技術中通過U型除冰環的設置,針對冬季懸掛在高度較高的變電設備上冰凌,進行拉扯,對其中無法清理完全或者比較難于清理的可通過尖刺,刺穿后再進行清理;通過鏟雪板的設置,其中直角端,可錘擊沉積在變電設備上較厚的冰塊,待冰塊被清理的較薄時,可通過板鍬其鋸齒邊做進一步的徹底清理,本技術中的其他結構為所屬領域的公知常識,不再贅述。進一步地,所述頂座為橫向圓柱形,其中頂座橫截面為圓形,且左側與U型除冰環螺紋連接,右側與鏟雪板螺紋連接,這里對頂座的形狀進行進一步的優選,頂座為橫向圓柱形,通過右側與鏟雪板螺紋連接,左側與U型除冰環螺紋連接,可以根據實際除冰需要,將鏟雪板安裝或者拆卸,及將U型除冰環安裝或者拆卸,且在攜帶過程中可以將鏟雪板、U型除冰環從頂座上拆卸下來,在使用時安裝上去,實現攜帶方便。進一步地,所述鏟雪板設有與頂座連接的鏟雪板連接件,鏟雪板連接件與鏟雪板連接為一體,這里對鏟雪板與頂座的連接方式和位置做進一步優選,便于除冰工具更方便的使用,在鏟雪板與頂座之間設置有鏟雪板連接件,所述鏟雪板連接件與鏟雪板固定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鏟雪板連接件的設置,人工在拆除或安裝時,便于手握,實現更方便的安裝或者拆卸。進一步地,所述U型除冰環設有與頂座連接的U型除冰環連接件,U型除冰環連接件與U型除冰環連接為一體,U型除冰環連接件結構的設置,實現的技術效果與鏟雪板連接件一致,為電力工作人員在使用操作工程中帶來便利。進一步地,所述頂座設有與第一操作桿可拆卸連接的第二操作桿,所述第二操作桿與頂座連接為一體,這里對頂座與第一操作桿的連接方式作了進一步的限定,并且頂座通過第二操作桿與第一操作桿可拆卸連接,且第二操作桿與頂座連接為一體,便于將頂座與第一操作桿的連接與拆卸,便于攜帶。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操作桿與第一操作桿螺紋連接,這里對第二操作桿與第一操作桿的連接方式有多種,優選通過螺紋連接,實現第一操作桿與第二操作桿的緊密性固定,且第一操作桿之間采用可拆卸連接,在方便攜帶的同時,可根據實際使用過程中,變電設備的高度,調整第一操作桿的長度,滿足實際需求。進一步地,為了便于電力操作人員在使用除冰工具時,操作方便,在所述第一操作桿下端設有絕緣防護套,在絕緣防護套表面設置帶有凹槽的螺紋,便于操作人員手握。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I)本技術中鏟雪板、U型除冰環分別與頂座可拆卸連接,通過鏟雪板、U型除冰環的設置,除冰效率高,且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便于安裝和拆卸,適用于各種情況使用。(2)本技術中通過第一操作桿與第二操作桿之間可拆卸連接,且第一操作桿之間也采用拆卸連接,電力操作人員可根據實際操作的需要,將多節第一操作桿連接在一起,調整除冰工具的長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 一第一操作桿(1)、2—絕緣防護套、3—鏟雪板連接件、4一第二操作桿、5—鏟雪板、6—頂座、7—U型除冰環連接件、8— U型除冰環、9一凸出端、10—尖刺、11一直角端、12—板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主要結構,如圖1所示,一種變電設備除冰工具,包括第一操作桿1,其特征在于:第一操作桿I上端與頂座6可拆卸連接,頂座6右側設有鏟雪板5,頂座6左側設有U型除冰環8,U型除冰環8內側設有尖刺10,U型除冰環8與鏟雪板5分別于頂座6可拆卸連接,鏟雪板5遠離頂座6 —側中一角為直角端11,另一角為板鍬12,板鍬12設有凸出端9,凸出端(9)邊緣為鋸齒邊,本技術中通過U型除冰環8的設置,針對冬季懸掛在高度較高的變電設備上冰凌,進行拉扯,對其中無法清理完全或者比較難于清理的可通過尖刺10,刺穿后再進行清理;通過鏟雪板5的設置,其中直角端11,可錘擊沉積在變電設備上較厚的冰塊,待冰塊被清理的較薄時,可通過板鍬12其鋸齒邊做進一步的徹底清理,本技術中的其他結構為所屬領域的公知常識,不再贅述。實施例2: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所述頂座6為橫向圓柱形,頂座6橫截面為圓形,且左側與U型除冰環8螺紋連接,右側與鏟雪板5螺紋連接,這里對頂座6的形狀進行進一步的優選,頂座6為橫向圓柱形,通過右側與鏟雪板5螺紋連接,左側與U型除冰環8螺紋連接,可以根據實際除冰需要,將鏟雪板5安裝或者拆卸,及將U型除冰環8安裝或者拆卸,且在攜帶過程中可以將鏟雪板5、U型除冰環8從頂座6上拆卸下來,在使用時安裝上去,實現攜帶方便,本技術中的其他結構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不再贅述。實施例3: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所述鏟雪板5設有與頂座6連接的鏟雪板連接件3,鏟雪板連接件3與鏟雪板5連接為一體,這里對鏟雪板5與頂座6的連接方式和位置做進一步優選,便于除冰工具更方便的使用,在鏟雪板5與頂座6之間設置有鏟雪板連接件3,所述鏟雪板連接件3與鏟雪板5固定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鏟雪板連接件3的設置,人工在拆除或安裝時,便于手握,實現更方便的安裝或者拆卸;且所述U型除冰環8設有與定做6連接的U型除冰環連接件7,U型除冰環連接件7與U型除冰環8連接為一體,實現的技術效果與鏟雪板連接件3—致,為電力工作人員在使用操作工程中帶來便利,本技術中的其他結構原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再贅述。實施例4: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所述頂座6設有與第一操作桿I可拆卸連接的第二操作桿4,所述第二操作桿4與頂座6連接為一體,這里對頂座6與第一操作桿I的連接方式作了進一步的限定,并且頂座6通過第二操作桿4與第一操作桿I可拆卸連接,且第二操作桿4與頂座6連接為一體,便于將頂座與第一操作桿的連接與拆卸,便于攜帶;所述第二操作桿4與第一操作桿I螺紋連接,這里對第二操作桿4與第一操作桿I的連接方式有多種,優選通過螺紋連接,實現第一操作桿I與第二操作桿4的緊密性固定,且第一操作桿I之間采用可拆卸連接,在方便攜帶的同時,可根據實際使用過程中,變電設備的高度,調整第一操作桿I的長度,滿足實際需求。本技術中的其他結構原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再贅述。實施例5: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為了便于電力操作人員在使用除冰工具時,操作方便,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操作桿I下端設有絕緣防護套2,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變電設備除冰工具,包括第一操作桿(1),其特征在于:第一操作桿(1)上端與頂座(6)可拆卸連接,頂座(6)右側設有鏟雪板(5),頂座(6)左側設有U型除冰環(8),U型除冰環(8)內側設有尖刺(10),U型除冰環(8)與鏟雪板(5)分別于頂座(6)可拆卸連接,鏟雪板(5)遠離頂座(6)一側中一角為直角端(11),另一角為板鍬(12),板鍬(12)設有凸出端(9),凸出端(9)邊緣為鋸齒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爽,陳燕軍,李翔,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四川雅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