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該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從上至下包括基座、繞線柱、照明體;所述基座吊置于電線支架的下側;所述繞線柱呈空心管狀,具有中空內腔;所述照明體包括頭部和軀干部,所述軀干部包括有伸入所述中空內腔的、與所述繞線柱同軸的鐵芯線圈;所述頭部包括有圓形照明面板以及外殼;所述照明面板上均布發光二極管,所述發光二極管電性耦合所述鐵芯線圈;所述基座的外徑和所述照明體的頭部的外徑大于所述繞線柱的外徑,對繞線柱上的繞線形成軸向限位。該裝置可以在固定高空電力線的同時,提供道路照明和電路監測的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力基礎設施領域,特別地,是涉及一種用于電力線架桿的電力線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對于戶外電力線架桿,主要用于支承高空電力線;由于廣泛設于戶外,其檢修和用電狀況監測均十分不便;特別地,在監測各電力線區段的用電狀況時,需要采用專用儀器設備,且需要應付各種復雜的地理位置;這對于電力線路的規劃和檢修都形成較大的困難。另一方面,目前較多路段沒有路燈照明,但具有電力線架桿分布,尤其是農村道路;這種情況下,若能提供一種既能實現道路照明,又能監測電力狀況的設備,則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該裝置可以在固定高空電力線的同時,提供道路照明和電路監測的功能。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從上至下包括基座、繞線柱、照明體;所述基座吊置于電線支架的下側;所述繞線柱呈空心管狀,具有中空內腔;所述照明體包括頭部和軀干部,所述軀干部包括有伸入所述中空內腔的、與所述繞線柱同軸的鐵芯線圈;所述頭部包括有圓形照明面板以及外殼;所述照明面板上均布發光二極管,所述發光二極管電性耦合所述鐵芯線圈;所述基座的外徑和所述照明體的頭部的外徑大于所述繞線柱的外徑,對繞線柱上的繞線形成軸向限位。作為優選,所述繞線柱的中空內腔具有內螺紋,而所述照明體的軀干部還包括有包裹所述鐵芯線圈的管套,所述管套具有與所述中空內腔的內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使所述照明體可以直接通過管套旋入中空內腔內,并形成可靠的軸向固定。作為優選,各所述發光二極管分別嵌置于所述照明面板上的一個反光凹坑內,并處于各反光凹坑的焦點位置,所述反光凹坑將發光二極管的光照反射成平行光;所述照明面板的前方固定有一塊凸透鏡;所述凸透鏡的焦距小于凸透鏡與地面的距離。作為優選,所述基座通過彈簧軸吊置于所述電線支架上,在所述繞線柱兩端的拉力不等時,彈簧軸扭轉,使繞線柱上的電線向拉力較大的一側伸展;據此,當電力線鋪設的局部區域,具有強風時,風力較弱的區域的電力線將向風力較強的區域遷徙,從而緩沖強風的瞬時沖擊,可以有效降低電線支架被摧毀的概率;尤其對于電力線呈直角走向的區域,各區段的電力線所受的風力差異明顯,該效果即可明顯體現。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該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在使用時,使公共電力線繞置于所述繞線柱上,形成粗線圈,從而實現電力線的駐定作用;同時,由于繞線柱內部具有所述鐵芯圈圈,所述粗線圈產生的交變磁場在鐵芯線圈的鐵芯上得到充分加強,并在鐵芯線圈的線圈中形成感應電流,點亮所述照明面板上的各發光二極管;由于所述照明面板的光照投向地面,而其亮度又取決于公共電力線中的電流強度,故而,其同時兼具了電力線用電狀況監測以及路燈照明作用。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該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的另一種用途,其特征是:使公共電力線僅以1~3匝的少量匝數繞置于所述繞線柱上;而從所述公共電力線上引出的、輸送至用電單元的分流電線在所述繞線柱上繞置20匝~50匝后輸送給用電單元上,且繞行時針方向與所述公共電力線一致。按照此方案,所述電力線固定裝置的照明亮度直接取決于其所對應的用戶單元的用電功率,這不僅可以直接判斷出各戶用電單元的用電狀況,而且有利于約束用電單元的用電功率,減少電能使用過程中的鋪張浪費。附圖說明圖1是本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側向示意圖。圖2是圖1實施例中照明體的側向示意圖。圖3是本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在電力線架桿上的安裝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在圖1~圖3所示實施例中,該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從上至下包括基座11、繞線柱12、照明體13;所述基座11吊置于電線支架3的下側,電線支架3固定在架桿2上;所述繞線柱12呈空心管狀,具有中空內腔;所述照明體13如圖2所示,包括頭部和軀干部,所述軀干部包括有伸入所述中空內腔的、與所述繞線柱12同軸的鐵芯線圈(未圖示);所述頭部包括有圓形照明面板132以及外殼133;所述照明面板132上均布發光二極管,所述發光二極管電性耦合所述鐵芯線圈;所述基座11的外徑和所述照明體13的頭部的外徑大于所述繞線柱12的外徑,對繞線柱12上的繞線形成軸向限位。所述繞線柱12的中空內腔具有內螺紋,而所述照明體13的軀干部具有包裹所述鐵芯線圈的管套131,所述管套131具有與所述中空內腔的內螺紋相匹配的外螺紋,使所述照明體可以直接通過管套131旋入中空內腔內,并形成可靠的軸向固定。各所述發光二極管分別嵌置于所述照明面板132上的一個反光凹坑內,并處于各反光凹坑的焦點位置,所述反光凹坑將發光二極管的光照反射成平行光;所述照明面板132的前方固定有一塊凸透鏡134;所述凸透鏡134的焦距小于凸透鏡與地面的距離。通過所述凸透鏡的設置,可以使由照明體13發出的光可以在空中形成一個焦點130,對于該焦點130,等效于一個懸置于空中的點光源,在空氣質量良好的狀況下,該點光源以光錐形式向地面輻射光照,使地面光強最大化;而在空氣質量較差,空中懸浮物或霧汽較多的狀況下,焦點處的高強亮度經散射后,又足以使肉眼觀察到。本實施例中,所述基座11上開設一個軸孔110,使其通過彈簧軸吊置于所述電線支架3上,在所述繞線柱12兩端的拉力不等時,彈簧軸扭轉,使繞線柱12上的電線向拉力較大的一側伸展;據此,當電力線鋪設的局部區域,具有強風時,風力較弱的區域的電力線將向風力較強的區域遷徙,從而緩沖強風的瞬時沖擊,可以有效降低電線支架被摧毀的概率;尤其對于電力線呈直角走向的區域,各區段的電力線所受的風力差異明顯,該效果即可明顯體現。上述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在使用時,使公共電力線4繞置于所述繞線柱12上,形成粗線圈,從而實現電力線4的駐定作用;同時,由于繞線柱12內部具有所述鐵芯圈圈,所述粗線圈產生的交變磁場在鐵芯線圈的鐵芯上得到充分加強,并在鐵芯線圈的線圈中形成感應電流,點亮所述照明面板132上的各發光二極管;由于所述照明面板132的光照投向地面,而其亮度又取決于公共電力線4中的電流強度,故而,其同時兼具了電力線用電狀況監測以及路燈照明作用。另外,為了節約電能,所述鐵芯線圈可通過一個光敏電阻耦合至所述照明面板上的發光二級管;所述光敏電阻的阻值與光照強度呈正比,據此,白天時,所述發光二級管可以處于微電流、近非工作狀態。本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除了上述的使用方法外,還具有另一種使用方法,其特征是:使公共電力線僅以1~3匝的少量匝數繞置于所述繞線柱12上;而從所述公共電力線上引出的、輸送至用電單元的分流電線在所述繞線柱12上繞置20匝~50匝后輸送給用電單元上,且繞行時針方向與所述公共電力線一致。按照此方案,所述電力線固定裝置的照明亮度直接取決于其所對應的用戶單元的用電功率,這不僅可以直接判斷出各戶用電單元的用電狀況,而且有利于約束用電單元的用電功率,減少電能使用過程中的鋪張浪費;原因在于,照明體13的照明功率要計入用戶單元,用戶單元用電越猛,則照明體13的亮度越大,即充作公共照明資源的電能越多,對于用戶單元而言,是極其不情愿的,同時也對用戶單元對于了解自己的用電功率起提醒作用,故而必將約束自己的用電功率。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從上至下包括基座(11)、繞線柱(12)、照明體(13);所述基座(11)吊置于電線支架(3)的下側;所述繞線柱(12)呈空心管狀,具有中空內腔;所述照明體(13)包括頭部和軀干部,所述軀干部包括有伸入所述中空內腔的、與所述繞線柱同軸的鐵芯線圈;所述頭部包括有圓形照明面板(132)以及外殼(133);所述照明面板(132)上均布發光二極管,所述發光二極管電性耦合所述鐵芯線圈;所述基座(11)的外徑和所述照明體(13)的頭部的外徑大于所述繞線柱(12)的外徑,對繞線柱上的繞線形成軸向限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從上至下包括基座(11)、繞線柱(12)、照明體(13);所述基座(11)吊置于電線支架(3)的下側;所述繞線柱(12)呈空心管狀,具有中空內腔;所述照明體(13)包括頭部和軀干部,所述軀干部包括有伸入所述中空內腔的、與所述繞線柱同軸的鐵芯線圈;所述頭部包括有圓形照明面板(132)以及外殼(133);所述照明面板(132)上均布發光二極管,所述發光二極管電性耦合所述鐵芯線圈;所述基座(11)的外徑和所述照明體(13)的頭部的外徑大于所述繞線柱(12)的外徑,對繞線柱上的繞線形成軸向限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電力線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柱(12)的中空內腔具有內螺紋,而所述照明體(13)的軀干部還包括有包裹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人歡,
申請(專利權)人:馬人歡,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