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有機發酵吸附類緩釋肥料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香樟木屑20~30、農作物秸稈35~50、干牛糞20~30、沼渣15~20、果樹垃圾25~35、荷塘淤泥15~25、硫酸鉀15~20、EM菌劑2~3、五氧化二磷16~22、磷礦粉20~25、硫酸銨15~25、碳酸氫鈣8~12、粘結劑4~5和適量的水;不同于以往緩釋肥料緩釋的特點,它不是整體的球形包膜結構,利用難降解的膜來作用緩釋,本肥料施肥后易松散,均勻分布,然后根據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起到緩釋效果,作用效果更均勻,植被吸收更全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肥料的工藝
,具體涉及到。
技術介紹
包膜肥料又稱包衣肥料、薄膜肥料。用半透性或不透性薄膜物質包裹速效性化肥顆粒而成的肥料。成膜物質有塑料、樹脂、石蠟、聚乙烯和元素硫等,包膜的目的是使包膜肥料在施入土壤后里面的速效養分緩慢地釋放出來,以延長肥效。釋放速率決定于包膜種類、厚度、粒徑、肥料溶解性、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等。適用于經濟價值高、生育期長、需肥量大但又不便分次施肥的作物,以及養分易于淋失的溫高、多雨地區或灌溉地區,尤其是在質地輕的砂性土壤上。本公司生產的肥料的包膜劑大多由兩部分制成,一部分是石粉類基料,另一部分是粘結劑,可能加入一些造孔劑,如有機造孔劑淀粉、瓊脂、明膠粉、海藻酸鈉等,還有無機造孔劑如尿素、氯化銨、碳酸氫鈉等,受熱分解后留下多孔型表面,透氣、流通,便于釋放內部養分。石粉類基料大多由蛭石粉、石灰石粉、水泥、石膏粉、石灰粉、淀粉、石英石粉等,作用是提供穩定的支架,保證內部松散結構,有利于肥料裂解后發散更均勻,不至于結團現象,另外可以防止肥料受潮結塊,不利于施肥,除以上以外,石粉大多是一種含鈣鎂等元素的綜合無機混合物,還具有改善土質,防止土壤板結的作用。另一類的是粘結劑,主要是樹脂單體聚合部分和油類、表面活性劑和石粉組成的乳劑部分復配而成,這里用的是樹脂類單體苯乙烯溶液,先是利用稀釋后的乙醇溶解,然后加入交聯劑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聯聚合在一起,注意的是苯乙烯單體不宜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第二部是混合十二烷基硫酸鈉、茶樹油、葡萄糖酸鋅和水,將油與水通過表面活性物質十二烷基硫酸鈉包裹形成油水共聚物的同時將葡萄糖酸鋅摻加其中,制成乳劑,與前述的稀薄聚合溶液進行復配,最后制成具有粘結效果的粘結劑,其特點是近乎無污染,粘結效果好,適當控釋濃度和包膜厚度可調節肥料在土壤中的釋放快慢。
技術實現思路
一種有機發酵吸附類緩釋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香樟木肩20~30、農作物秸桿35~50、干牛糞20~30、沼渣15~20、果樹垃圾25~35、荷塘淤泥15~25、硫酸鉀15~20、EM菌劑2~3、五氧化二磷16~22、磷礦粉20~25、硫酸銨15~25、碳酸氫鈣8~12、粘結劑4~5和適量的水; 所述粘結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4-丁二醇1~3、苯乙烯8~12、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乙醇5~8、十二烷基硫酸鈉2~4、茶樹油10~12、葡萄糖酸鋅15~20和適量的水;制備方法是:(I)在攪拌器中,將乙醇加入到8~10倍的水中稀釋,然后在轉速300~500r/min條件下依次加入苯乙稀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稀酸醋,攪拌10~15min進行聚合;(2)在反應缸中,混合十二烷基硫酸鈉、茶樹油和葡萄糖酸鋅,兌入2~3倍其總重量份的水,攪拌發散20~30min成乳劑;(3)混合(I) (2)所得產物,同時加入1,4_ 丁二醇,在200~400r/min條件下攪拌30~50min復配后即得。一種有機發酵吸附類緩釋肥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將香樟木肩和農作物秸桿混合,加4~7倍的水浸泡8~10h,球磨30~40min成勻漿,離心后將下層沉淀烘干得粉劑; (2)將(I)所述粉劑密封隔絕氧氣的條件下放入炭化爐中,溫度600~700°C進行加熱炭化5~8h,冷卻至室溫后得炭化產物; (3)混合干牛糞、沼渣、果樹垃圾及荷塘淤泥,加入用水5倍稀釋的EM菌劑,調整含水量55%左右,在溫度36~42°C條件下,堆積發酵16~20天,每2天翻攪一次; (4)將(2)所述的炭化產物混合硫酸鉀、五氧化二磷、硫酸銨和碳酸氫鈣,加2~3倍的水在70~80°C,功率700~900W的超聲條件下攪拌30~50min,完成后混合粘結劑及其它剩余成分加入至(3)所述發酵底料中,調整含水量30~40%,于圓盤造粒機造粒,粒徑4~6mm,最后烘干即可。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利用農作物秸桿,將其加水磨漿后離心得沉淀,將沉淀密封后高溫炭化,得到粗制的活性炭成分,混合溶解的N、P、K營養成分,用超聲震動攪拌,讓離子存在的化學元素與活性炭成分充分接觸,吸附在表面,最后加入到發酵的基礎底料中去,配合適當的粘結劑造粒即可,不同于以往緩釋肥料緩釋的特點,它不是整體的球形包膜結構,利用難降解的膜來作用緩釋,本肥料施肥后易松散,均勻分布,然后根據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起到緩釋效果,作用效果更均勻,植被吸收更全面。【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一種有機發酵吸附類緩釋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香樟木肩20、農作物秸桿50、干牛糞20、沼渣20、果樹垃圾32、荷塘淤泥18、硫酸鉀16、EM菌劑2、五氧化二磷20、磷礦粉24、硫酸銨17、碳酸氫鈣12、粘結劑4和適量的水; 所述粘結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4-丁二醇3、苯乙烯12、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乙醇7、十二烷基硫酸鈉4、茶樹油12、葡萄糖酸鋅20和適量的水;制備方法是:(I)在攪拌器中,將乙醇加入到8~10倍的水中稀釋,然后在轉速300~500r/min條件下依次加入苯乙烯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攪拌10~15min進行聚合;(2)在反應缸中,混合十二烷基硫酸鈉、茶樹油和葡萄糖酸鋅,兌入2~3倍其總重量份的水,攪拌發散20~30min成乳劑;(3)混合(I) (2)所得產物,同時加入1,4- 丁二醇,在200~400r/min條件下攪拌30~50min復配后即得。一種有機發酵吸附類緩釋肥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將香樟木肩和農作物秸桿混合,加4~7倍的水浸泡8~10h,球磨30~40min成勻漿,離心后將下層沉淀烘干得粉劑; (2)將(I)所述粉劑密封隔絕氧氣的條件下放入炭化爐中,溫度600~700°C進行加熱炭化5~8h,冷卻至室溫后得炭化產物; (3)混合干牛糞、沼渣、果樹垃圾及荷塘淤泥,加入用水5倍稀釋的EM菌劑,調整含水量55%左右,在溫度36~42°C條件下,堆積發酵16~20天,每2天翻攪一次; (4)將(2)所述的炭化產物混合硫酸鉀、五氧化二磷、硫酸銨和碳酸氫鈣,加2~3倍的水在70~80°C,功率700~900W的超聲條件下攪拌30~50min,完成后混合粘結劑及其它剩余成分加入至(3)所述發酵底料中,調整含水量30~40%,于圓盤造粒機造粒,粒徑4~6mm,最后烘干即可。將本專利技術的有機發酵吸附類緩釋肥料用于種植普通農作物實驗,選擇5畝種植基地,施用本專利技術的肥料,作為實驗組,對照組的5畝基地按常規種植要求施常規肥料,其它條件相同,實驗證明,實驗組種植的農作物再達到同等農產品產量的情況下,大大減少肥料使用量,同時原料易得,原料成本比較低,節省勞力,保護環境,土壤有機膠質含量明顯提升,同比經濟提高20.7%。【主權項】1.一種有機發酵吸附類緩釋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香樟木肩20~30、農作物秸桿35~50、干牛糞20~30、沼渣15~20、果樹垃圾25~35、荷塘淤泥15~25、硫酸鉀15~20、EM菌劑2~3、五氧化二磷16~22、磷礦粉20~25、硫酸銨15~25、碳酸氫鈣8~12、粘結劑4~5和適量的水;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機發酵吸附類緩釋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香樟木屑20~30、農作物秸稈35~50、干牛糞20~30、沼渣15~20、果樹垃圾25~35、荷塘淤泥15~25、硫酸鉀15~20、EM菌劑2~3、五氧化二磷16~22、磷礦粉20~25、硫酸銨15~25、碳酸氫鈣8~12、粘結劑4~5和適量的水;所述粘結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4?丁二醇1~3、苯乙烯8~12、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乙醇5~8、十二烷基硫酸鈉2~4、茶樹油10~12、葡萄糖酸鋅15~20和適量的水;制備方法是:(1)在攪拌器中,將乙醇加入到8~10倍的水中稀釋,然后在轉速300~500r/min條件下依次加入苯乙烯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攪拌10~15min進行聚合;(2)在反應缸中,混合十二烷基硫酸鈉、茶樹油和葡萄糖酸鋅,兌入2~3倍其總重量份的水,攪拌發散20~30min成乳劑;(3)混合(1)(2)所得產物,同時加入1,4?丁二醇,在200~400r/min條件下攪拌30~50min復配后即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紅兵,李光富,陳金華,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科邦生態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