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包括集水管、排水管和虹吸管;所述集水管與煤氣管為一體式結構,集水管設在煤氣管下側,集水管下端密封,上端與煤氣管接通;所述虹吸管豎直設置,虹吸管下端伸入集水管內,上端穿過煤氣管管壁連接至排水管;該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利用管網壓力及虹吸原理,能夠有效排出管網積水,防止管網內積水過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煤氣管網領域,具體是一種煤氣管網排水裝置。
技術介紹
高爐煤氣是一種含有可燃一氧化碳的氣體,是一種低熱值的氣體燃料,可以用于冶金企業的自用燃氣,如加熱熱軋的鋼錠、預熱鋼水包等。也可以供給民用。一般通過煤氣管網供氣。由于高爐煤氣內含水較多,特別是氣溫降低以后管網溫度降低,高爐煤氣出水現象更為嚴重,形成的冷凝水嚴重影響熱風爐、加熱爐、后續用戶管網及閥門等設施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煤氣管網排水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包括集水管、排水管和虹吸管;所述集水管與煤氣管為一體式結構,集水管設在煤氣管下側,集水管下端密封,上端與煤氣管接通;所述虹吸管豎直設置,虹吸管下端伸入集水管內,上端穿過煤氣管管壁連接至排水管。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虹吸管與排水管之間通過法蘭連接。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虹吸管位于煤氣管外部的管段上設有球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該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利用管網壓力及虹吸原理,能夠有效排出管網積水,防止管網內積水,避免管網積水影響熱風爐、加熱爐、后續用戶管網及閥門等設施的正常使用;2、該煤氣管網排水裝置結構簡單,排水效果好,易于推廣。【附圖說明】圖1為煤氣管網排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集水管、2-煤氣管、3-球閥、4-排水管、5-法蘭、6-虹吸管。【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包括集水管1、排水管4和虹吸管6 ;所述集水管I與煤氣管2為一體式結構,集水管I設在煤氣管2下側,集水管I下端密封,上端與煤氣管2接通,煤氣管2內的積水流入集水管I內,并在集水管I內聚集;所述虹吸管6豎直設置,虹吸管6下端伸入集水管I內,上端穿過煤氣管2管壁連接至排水管4,虹吸管6與排水管4之間通過法蘭5連接,所述虹吸管6位于煤氣管2外部的管段上設有球閥3,通過球閥3控制虹吸管6的開閉。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安裝在煤氣管網最低位置,煤氣管2內的積水流入集水管I內,并在集水管I內聚集,當集水管I內的水位達到一定高度后,在煤氣管2內煤氣壓力作用下,集水管I內的水進入虹吸管6并通過排水管4排出,當集水管I內的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后,虹吸管6內外水位差所產生的壓力差與煤氣壓力達到平衡,排水自動停止,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集水管I內的水位再次達到一定高度后,重復上述排水過程。由于虹吸管6下端端口始終位于集水管I內液面以下,因此煤氣不會虹吸管6逸出。所述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利用管網壓力及虹吸原理,能夠有效排出管網積水,防止管網內積水,避免管網積水影響熱風爐、加熱爐、后續用戶管網及閥門等設施的正常使用;所述煤氣管網排水裝置結構簡單,排水效果好,易于推廣。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主權項】1.一種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管(1)、排水管(4)和虹吸管(6);所述集水管(I)與煤氣管(2)為一體式結構,集水管(I)設在煤氣管(2)下側,集水管(I)下端密封,上端與煤氣管(2)接通;所述虹吸管(6)豎直設置,虹吸管(6)下端伸入集水管(I)內,上端穿過煤氣管(2 )管壁連接至排水管(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6)與排水管(4)之間通過法蘭(5)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6)位于煤氣管(2)外部的管段上設有球閥(3)。【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包括集水管、排水管和虹吸管;所述集水管與煤氣管為一體式結構,集水管設在煤氣管下側,集水管下端密封,上端與煤氣管接通;所述虹吸管豎直設置,虹吸管下端伸入集水管內,上端穿過煤氣管管壁連接至排水管;該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利用管網壓力及虹吸原理,能夠有效排出管網積水,防止管網內積水過多。【IPC分類】F17D3-14【公開號】CN204592876【申請號】CN201520199553【專利技術人】孫建全 【申請人】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申請日】2015年4月5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煤氣管網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管(1)、排水管(4)和虹吸管(6);所述集水管(1)與煤氣管(2)為一體式結構,集水管(1)設在煤氣管(2)下側,集水管(1)下端密封,上端與煤氣管(2)接通;所述虹吸管(6)豎直設置,虹吸管(6)下端伸入集水管(1)內,上端穿過煤氣管(2)管壁連接至排水管(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建全,
申請(專利權)人: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